“二婶,这是什么果子?”齐澜举着颗赤红色的果子凑到怀清面前,果皮油亮得像裹了层蜜,比樱桃大上一圈,圆润饱满的模样瞧着格外新奇。
怀清一眼便认出是空间里余下的异种红果,心头微转正思忖着如何回话,齐禹恰好从廊下走来,见状笑着接过话头:“这是前阵子从一位西域外商手里淘来的种子,试着在庄子上种了些,收成不多,看着新奇就留了些给自家人尝鲜。”
他边说边指着盘中异常肥厚的青菜,“还有这个,也是那批种子里的,清炒出来带着点淡淡的奶香;架上挂的紫茄形状也特别,溜圆饱满,肉质比寻常茄子更绵密些。”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那些蔬菜瓜果虽模样与寻常品种差别不大,却透着股格外水灵的鲜活气,瞧着就让人稀罕。
齐禹笑了笑,看向众人:“这些新奇物件数量实在有限,本不好拿出来献丑。但想着今日都是自家人,不如就请各位今晚在府里小聚,一同尝尝这些异种果蔬的滋味,也不算辜负了这好收成。”
怀清闻言,眉眼弯得更盛,忙笑着附和:“可不是嘛!我这儿正巧酿了些新酒,一坛是今秋头茬白菊泡的菊花酒,清冽中带些甘苦,最是解燥;还有几瓮果子酒,是用前阵子收的山楂、秋梨酿的,酸甜润口,配着这些水灵菜蔬再合适不过。”
她边说边示意丫鬟去取酒具,“各位可得给我这个面子,按个尝尝鲜才好。”
女眷们本就被那些异果奇蔬勾了兴致,瞧着齐澜手里那颗红果红得透亮,又听怀清说有酸甜的果子酒,顿时来了精神。
童锦清抚着小腹笑道:“听着就馋人,这秋梨酒定是温润的,正好适合我这怀身子的。”
颖英侯大夫人也跟着点头:“菊花酒配蟹正合适。”
另一边,童阁老和姜祭酒几位长辈,目光早被“新酿”二字牵了去。
童阁老捻着胡须,眼中带笑:“哦?白菊酿的酒?老夫倒要品品,是杭白菊的清,还是本地野菊的烈。”
姜祭酒素来爱酒,闻言已忍不住搓了搓手:“山楂酿酒最是开胃,秋梨又能润喉,怀清这心思倒是巧,把秋日的滋味都酿进酒里了。”
齐泽在旁笑道:“几位长辈放心,酒是够的。前几日名成他们试酿时我尝过,菊花酒加了点冰糖,苦中带甘;果子酒是封在陶瓮里发酵的,酸甜劲儿正合适,保管合胃口。”
这话一出,众人更是兴致高涨,连空气里都飘着几分期待的甜意。
正说笑间,院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管事略显紧张的通传:“老将军,国公爷,贤王殿下、秦王殿下带着六皇子来了!”
满院人皆是一愣,怀清手里刚拿起的红果差点掉在地上——这几位金尊玉贵的人物,怎么会突然驾临?
不等众人起身相迎,贤王已带着秦王和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跨进院门。
那小团子正是六皇子,穿着一身石榴红锦缎小袄,怀里还抱着个玉麒麟,看见满院的热闹,眼睛瞪得溜圆,挣开贤王的手就往花丛里跑,被秦王眼疾手快地捞了回来,低声斥道:“仔细脚下。”
“诸位不必多礼。”贤王笑着摆了摆手,目光扫过桌上的果蔬,眼底闪过一丝了然,“我们可不是来搅扰宴席的,是替父皇跑腿——父皇说,齐国公府近来给宫里送的那些菜蔬瓜果,鲜嫩得紧,尤其是明善县主亲手打理的几样,连几位娘娘都赞不绝口。”
秦王接口道:“父皇说,明善县主有臣子本分,不骄不躁,还能将后院打理得井井有条,实在难得。特命我们来送些赏赐,算是谢过齐国公府这份心意。”
说着,身后的内侍已搬来几个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既有成色极佳的东珠,也有绣工精美的云锦绸缎,还有几匹难得的雨前龙井贡茶,最显眼的是一对羊脂玉瓶,莹白温润,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六皇子挣着下地,小短腿“噔噔噔”跑到怀清面前,仰着小脸就把手里的玉麒麟往前递:“二婶,这个给你!父皇说,你的菜菜很好吃,比御膳房的还甜!”
怀清听得“二婶”二字,吓得心头一跳,忙矮身屈膝行了个标准的臣妇礼,指尖接过那小巧的玉麒麟时都带着点微颤,脸上却依旧笑意温婉:“六皇子折煞臣妇了。谢六皇子赏赐,也替国公府谢过陛下隆恩。不过是些田间寻常物,能得陛下和各位贵人喜欢,已是天大的荣宠。”
她暗自捏了把汗——这声“二婶”可不敢当。
论辈分,她是齐国公府的儿媳,对圣上而言是晚辈;
可真论起来,圣上是君,她是臣,六皇子是君家血脉,她怎敢受这声称呼?
若真应了,岂不是变相与圣上平辈?
贤王、秦王更是她该恭敬对待的殿下,哪敢当他们的“长辈”?
还是安分守己做个臣子,才能多活几年,多尝些世间美味。
贤王显然也听出了六皇子称呼里的不妥,却只当作孩童口无遮拦,看着怀清从容不迫的模样,朗声笑道:“明善倒是实在。父皇说了,好物不在贵重,在那份心意。你既以臣子本分待君,父皇自然也要有君王的体恤。这些赏赐,你们安心收下便是。”
齐国公夫妇连忙上前谢恩,戚氏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忙命人添上上好的茶水点心。
六皇子早被桌上那盘红果吸引,拉着齐霖的手摇了摇:“阿霖,那个红红的是什么?能给我尝尝吗?”
贤王和秦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自家这位小弟,在宫里被宠得无法无天,到了外头也这般随性,活脱脱个馋嘴的小团子,实在让人没眼看。
一场家宴忽逢圣恩,非但没有添乱,反倒因这突如其来的赏赐添了几分喜气。
齐澜拉着六皇子去尝果子,贤王和秦王则与童阁老等人闲聊起来,从农事说到诗文,倒像是寻常亲友相聚一般。
满院的秋光里,桂香混着酒香浮动,尽是融融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