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他们吃过晚饭又停留了一会儿,庄子里一直都挺正常,主人已经明说了,庄子里干活的人挺多,几百人(这一招绝啊!这么宽广的地方,加上这看似杂乱的几百人,老三和老二他们,即使带着上千人来搜,怕也是难攫搜到,这些人都被分散成不同的小集团,有组织的,而且他们只认许家几兄妹,两个狗东西想占便宜,做梦吧!他们的好机会已经失去了)。
干活的人多,作坊也多,做石灰的,做香皂的,做纸的,还有做酒的,这些作坊又不在一起,所以分成几处吃饭也不奇怪。
许乐一直都高兴地转出转进,许家三兄弟,同样陪着唐家俩姐弟参观园子,一切都十分美好,说明老六他毫发无损,这吃的好东西,他绝对一样不少吃。
真是一群狡猾的小狐狸!
桥头附近的砖房子,主要负责生产纸(这生产二子用得好,这的确就和生孩子一样,崭新的人生,崭新的产品),在此工作的人不少,加上村民和城里来的人,乌乌秧秧全都是吃饭的人,为了照顾村民的面子,大致分成两部份,村民们见了县令大人都发抖,更何况还有位王爷,能吃得顺畅吗?
已经和他们说过,男女老少都有份,但得等官老爷们先吃,他们还得赶回城,村民们太理解了,这个安排好,有官老爷在旁边、不好意思放开吃。
本来,村民们的晚饭简单,一碗稀粥喝过便睡,白天要干活,不吃干饭干不动活,晚上则不同,躺床上睡觉吃好了没意思,浪费。
今天发生了大事情,被吓着的人不少,一番折腾下来,终于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天大好事儿!
自己家这份钱挣得更踏实了!许家还要现在请大家吃晚饭!不是清粥,是肉食,羊肉。
咱是农人,不说那矫情话,说什么羊肉腥膻之类的话,只要是肉食,再难吃它也是大补之物。等官老爷们走了,大家好好吃,够够地补身子,偷摸着看过,杀的羊不少,太气派了!
想多了,王爷和官大人们午饭就吃羊肉了,如果不好吃,有必要留下来吃晚饭吗?他们可不愁补的东西。
远远瞧见那些官兵,自己一趟又一趟地往锅边跑,绝对是吃美了的样子,太期待了!
王爷临走的时候,又把村长叫过去吩咐,以后封禁这宜熙园的可是靖王爷,谁敢硬闯,直接开打!
太给力了!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依然觉得自己浑身是劲!
可以开吃了!
夜幕降落,荒地上早已燃起三堆篝火,火光将两百多村民的脸庞映得通红。九口大铁锅架在青石灶上,锅里翻滚着奶白色的浓汤,整只剥好的山羊被砍成小块,在沸水中微微颤动,羊油浮在汤面,滋滋地冒着金红的油花,混着花椒与茴香的香气,在夜风中飘出半里地。
穿粗布短打的汉子们赤膊围着锅沿,手里攥着木勺,不时搅动几下。孩子们提着陶碗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鼻尖几乎要凑到锅边,被娘舅们笑着拍开。石村长用柴刀劈开最后一根木柴,添进灶膛,火星噼啪炸响,惊得几只不知名的夜鸟扑棱着翅膀跳上草垛。
好嘞——随着屠厨师的吆喝,第一锅羊肉终于煮得酥烂。他抄起铁勺在铁锅里晃荡几下,利落地舀起羊肉,稳稳倒进大海碗中,油汤顺着勺子滴进锅里,溅起细碎的油星。村民们立刻端着碗围拢过来,粗瓷碗里盛着带皮的羊肉,浇上滚烫的浓汤,撒把翠绿的芫荽,再掰半块饼子泡进去。
蹲在火堆旁的后生们顾不得烫,埋头就啃,油汁顺着下巴流到胸口也不在意。婆娘们端着碗坐在草席上,一边给孩子吹凉肉块,一边闲话着今年的收成。最热闹的是场边的酒坛旁,几个老汉用粗陶碗轮流喝着米酒,酒液混着羊肉香,让满场的笑语都染上了微醺的暖意。
火光跳动间,有人捞起锅里的白萝卜块,有人争抢着最后一块羊杂。孩子们举着啃剩的骨头追逐打闹,骨头在月光下泛着油光。直到月上中天,九口锅里的羊肉渐渐见了底,只剩浓稠的汤汁还在咕嘟作响,将满场的欢腾熬煮得愈发醇厚。
“明天得让扣点工钱,我这吃了太多,怕是要撑坏了,明天起不早了”。
“哈哈哈!那可不成,我们得抓紧时间点干,听大旺说,他妹子明春要种的地多,耽误不得”。
“对对对!赶紧散了,回家好好睡觉,明天甩开膀子干,铁定不能耽误小乐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