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汹涌,唐大夫人是又伤心又害怕,真的病倒了,唐老夫人斟酌再三,还是进了宫。
“老身给陛下请安!”
老夫人不敢摆谱,见了皇上便跪下请安。
“老郡主不必多礼,赐座。”
“圣上,老身此来,所说之事关系重大,就让老身跪着吧!”
“老太君不必如此,您不仅是婉凝的母亲,也是朕的表姑。”
“老身知道陛下是个念旧情的仁君,但老身,没能管好自己的子孙,已然铸下不可挽回的大错,真没脸坐着”。
唐老夫人边说边老泪纵横,梅氏确实不讨喜,可如今,她的三个儿女都保不住了。
尤其是灵珠,可恨,也可怜啊!在那小院受了一番折辱不说了,死前又受了多大的折辱啊!
那一脸的眼泪鼻涕,还有双腿间的尿液,一眼就能看出,恐吓、羞辱之下,她得有多疼多悔!
“表姑不必如此,有些事情,尚未查清,没有必要自乱阵脚”。
“陛下!老身有愧啊!没有管好儿孙,让他们上了这么大的当,今天来打扰陛下,不为别的,就想恳请陛下开恩,网开一面,让我儿能够堂堂正正死在战场上”。
“朕说了,有些事情还未查实”。
“陛下容秉,事情是这样的......”
唐老夫人没办法了,能保住小儿子家,已经是万幸的了,但她不甘心,长子和长孙有错,但罪不致死,所以,她把一切都说了出来,包括自己猜测的一石三鸟之计。
“唐灵珠怀孕了?”
“是的,陛下,已经四个多月了,一开始,也只是猜测她与某位王爷心生爱恋,是那天......
当府里把她接回来的时候,嬷嬷们替她换洗才感觉不错对,偷偷请了外面的郎中,假装成普通人家媳妇,郎中把完脉后肯定。
后来,多方审问之下,她承认是位王爷,说她也是为了唐家着想,听那口气,笃定那位王爷就是储君,她将来就是皇后。
也说了,第一次喝的是避子汤,后来在七拐胡同,那位给的是丸药,让她当面吃的,后来的交由她保管,她也认真吃的。
老身当即让她去把剩余的药丸取来,经多人验看,那丸药是上好的保胎助孕药。
能把药悄无声息换了的,只能是府中之人,但她身边的奶嬷嬷和两个贴身丫鬟已死,换药之人不好找,但主使之人却是有些眉目的,府中的姨娘秦氏......
虽然算是梅氏帮了她,但因老大不喜欢她,她面上不怎么样,心里应该是恨着梅氏的。
秦氏生的惠珠,看似安安静静的,府里出事之后,老身这才派人暗中查访,她也是个不安份的。
陛下,老身私心重,想着能保一个算一个,所以一而再而三地遮掩,知道灵珠怀孕后,打算偷偷买个庄子,让灵珠去把孩子生下来,再隐姓埋名过日子。
她竭力反抗,一副大事马上就要成了的样子,我知道,不让她死心,把她送到哪里都要出事,所以才弄了那么个不伦不类的芨笄宴。
我答应她,不派人跟踪监视,我不想引火烧身,过后也没问,但陛下生辰宴的头一天,她找到老身,痛快淋漓地骂了一顿,口口声声称,唐家当年可以倾尽一切,扶持婉凝做皇后,为什么现不能助她?
说老身自私,为了自己女儿,要钱出钱,要兵出兵,如今他们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候,金钱和兵权都十分需要,她知道我亏待长子,所以没提出过份的要求,只是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想着尽量帮上忙。
她在芨荓宴那天已经告诉对方怀孕的事,但现在处境十分艰难,不能引起任何一丝一毫的关注,所以没找到机会商量,让老身把她带进宫。
在宫里,她再次被众人耻笑羞辱,老身也觉得她会被灭口,所以加紧办理庄子上的事......
她写的信,原件我已派人送去边关给老大,内容是这样的...... 至死,她都不愿说出那人真实信息。
她的死状凄惨,死前,应该又被那个杀手羞辱一番。
老身不敢妄言,但恭王、恒王、礼王三位王爷中,应该有两位已经参与了这事,他们一口气就毁了唐家的三个孩子,这还是最差的结果,如果顺利,那就是一口气毁了三位皇子,唐家则直接灭门。
因为端王妃告诉老身,带两个孩子去三川镇的事,是陛下恩准的,老身明白,陛下应该是饶过唐家老二了,只是还贪心地想留住灵珠和信柏。
结果,就因为这点贪心,又将唐家往泥沼里推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