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风卷着细雪,教室窗棂咯吱作响,却盖不住屋里热烈的讨论声。陆星衍推开教室门时,正看见孩子们围在黑板前——那张泛黄的图纸上,陆爷爷用红笔圈出的“梦想墙”位置被摸了又摸。
“老师!我的愿望要贴最高处!”阿杰挥舞着写有“海洋生物学家”的卡纸。小雨的纸上则工整写着“和姐姐、陆老师再去看海”,末尾还画了只喷水花的小海豚。
“等春天实验室建好,”陆星衍指尖轻点图纸,“我们把愿望装进透明盒子,嵌进这面墙。”沙沙的书写声里,连最坐不住的小胖都认真画了只螃蟹,旁边歪扭写着“想养不逃跑的小螃蟹”。
苏念抱着红绸封面的证书进来时,孩子们“哇”地围了上去——县教育局将海洋研学评为年度优秀案例,还附了表彰大会邀请函。
“能说实验室的事吗?”小雨拽拽苏念衣角,“想让别的老师也知道我们要有梦想墙了。”
这时轿车驶入校园。陆振明抱着纸箱下车,孩子们像麻雀般扑去。箱子里是印着鲸鱼的笔记本和指南针钥匙扣。“用这个写愿望,”老人笑着分发,“十年后我来验收成果。”
最终版设计图在食堂餐桌铺开,阳光穿过窗户落在“梦想墙”标注上。“加了本地水产观察池,”陆振明指着图纸,“等孩子们从青岛回来,再引进海龟。”
陈砚带来新进展:施工队元旦后进场,星空助学基金即将签约。小雨爸爸默默端出野核桃,又指指宿舍门口:“青岛寄来了讲解员马甲和培训手册。”
小雨将蓝色小马甲紧紧抱在胸前,眼里闪着光。
表彰大会那天,孩子们穿着最整齐的衣服。小雨紧握讲解员马甲,朵朵书包里装着画——实验室里观察海龟的孩子们。县长听到“梦想墙”时弯下腰问小雨:“你的愿望是什么?”
“当讲解员!还要实验室快快建好!”
签约仪式上,两个孩子代表踮脚递上钢笔。返程时,朵朵小声说要把证书照片贴科普角,小雨则计划把县长的话写进日记。
校园里,红绳已围出实验室地基。陆振明带孩子们远远看着:“等春天这里亮起灯,第一件事就是贴愿望。”
晚饭的红烧肉香气里,陈砚放下筷子:“基金会想在向阳村建分校,让走两小时山路的孩子们能就近上学。”他看向陆家父子,“想请你们共同设计。”
陆振明与儿子对视一笑:“当年建希望小学时,就盼着这天。”
小雨爸爸立即表态:“我熟向阳村,能帮忙!”
“分校教室要画海洋墙!”阿杰喊。“操场挖沙坑赶海!”小胖举手。
夜色渐浓时,陈砚接到青岛来电,转身宣布:“明年夏令营,全国山区的孩子都会来!几百人一起看海!”
欢呼声惊飞檐下麻雀。无人注意陈砚手机里刚发出的消息:“山海计划启动,陆家父子联手设计分校,可作示范点。”
月光洒在实验室地基上,苏念与陆星衍并肩看着孩子们画的分校草图。
“真像梦啊……从看一次海到这么多可能。”
“是大家和孩子们一起种的种子开花了。”苏念望向星空,“你看,每颗星星都像谁的愿望。”
宿舍灯笼在风中轻摇,映着窗上的小海豚剪影。那些装在透明盒子里的愿望,正静静等待春天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