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庞庄村,因游客的涌入而生机勃勃,但也如同快速生长的机体,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成长的烦恼”。周末的人流高峰过后,喧嚣散去,留下的一些痕迹开始引起王龙飞、李静和村委会的警觉和深思。热闹带来了收入,但也对村庄的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和环境卫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周一上午,王龙飞召集了李静、老庞支书、李强、赵大虎、张小梅等核心成员,在村委会开了一个紧急会议。气氛不像往常讨论生产那般乐观,而是带着一种审慎和紧迫。
“周末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王龙飞开门见山,语气严肃,“游客多了,是好事,说明咱们村和农庄有吸引力。但问题也出来了:村道上车乱停,晚上有些路段黑灯瞎火,存在安全隐患;游客多了,垃圾量猛增,垃圾桶不够用,分类不清,有的地方脏乱差;还有,几家开了临时民宿的乡亲,卫生和消防条件到底怎么样,心里没底。这些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游客体验,更可能砸了咱们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口碑,甚至出安全事故!”
老庞支书深有同感,敲着烟斗说:“龙飞说得对!以前咱们村晚上静悄悄,现在晚上还有游客散步,路灯不亮,确实不安全。垃圾也是个老大难,光靠几个公益岗,根本扫不过来。”
张小梅作为一线接触游客最多的人,反馈更具体:“飞哥,庞叔,不少游客私下跟我抱怨,说晚上带孩子出来玩,路太黑怕摔着。还有,看到路边有垃圾,虽然没说啥,但眼神里有点失望。咱们‘本味’摊位的卫生我盯得紧,但整个村子的环境,会影响他们对咱们品牌的整体印象。”
李静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说明我们到了必须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阶段。这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硬件投入和软件管理要同步进行。”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一套针对性的“庞庄村旅游环境综合提升方案”迅速形成,并立即开始部署落实。
一、 点亮乡村:安全光网的铺设
首要任务是解决照明和安保问题。王龙飞和李强立即行动,联系了专业的亮化工程公司和安防设备供应商。
* 全村路灯亮化工程: 对村内主干道、支路、村民广场、停车场以及通往农庄各景点的步道进行系统规划,增补和更换节能高效的太阳能路灯。重点区域如广场、路口,采用亮度更高的灯头,确保夜间照明无死角。工程队很快进场,立杆、安装太阳能板和控制单元,几天之内,原本入夜后一片沉寂的村庄,被温暖明亮的路灯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夜晚的村庄变得安全而富有生气。孩子们在广场上嬉戏,游客饭后散步,再无后顾之忧。
* 公共区域监控系统覆盖: 在村口、广场、停车场、主要路口等关键位置,安装高清红外摄像头,接入村委会的监控中心,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这不仅大大提升了治安管理水平,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事件(如车辆刮蹭、儿童走失),也对潜在的不文明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监控系统的安装,让村民和游客都感到更加安心。
二、 洁净家园:卫生连队与垃圾分类体系的建立
面对激增的垃圾问题,老庞支书发挥核心作用,牵头成立了 “庞庄村环境卫生自治连队”。
* 组建队伍: 连队由村里几位认真负责的中年妇女和一位老党员担任队长组成,统一配发工作服和清洁工具。他们不再是零散的保洁员,而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
* 定时清扫与巡回保洁: 连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时间表,每天清晨和傍晚进行两次集中清扫,白天则在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巡回保洁,确保垃圾不落地、不留存。
* 推行垃圾分类: 这是提升的关键。村里购置了分类清晰的四色垃圾桶(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放置在广场、停车场、主要路口和每家每户门口。卫生连队负责指导游客和村民进行初步分类,并定时定点收集。收集后的垃圾,可回收物由连队统一售卖,收益作为连队经费;厨余垃圾运往农庄的蚯蚓养殖场或堆肥区,转化为有机肥;其他垃圾由镇环卫所统一清运。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环境,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村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
三、 规范经营:民宿安全与卫生的底线坚守
对于悄然兴起的几家村民自办民宿,王龙飞和李静认为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守住安全卫生的底线。
* 初步排查与告知: 由村委会出面,对提供住宿的农户进行初步排查,了解基本情况,并发放《庞庄村民宿经营安全卫生基本要求告知书》,明确消防、用电、用水、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最低标准。
* 提供支持与培训: “本味农庄”发挥带头作用。李静安排食堂有经验的春燕,为这几家农户提供简单的客房清扫、布草清洗消毒的现场指导;李强则帮忙检查电路安全,建议配备灭火器。王龙飞表示,农庄可以集中采购一批质量合格的床品、洗漱用品,以成本价提供给这些民宿,确保基础质量。
* 建立报备与检查机制: 要求民宿经营者向村委会报备,接受不定期抽查。对于不符合基本条件的,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游客住得安心、舒心。
措施推行后,效果立竿见影。下一个周末,当游客再次涌入时,他们明显感受到了变化:
“呀,村里晚上亮堂多了,散步舒服多了!”
“路上真干净,垃圾桶也分类了,这村子管理得真不错!”
“住的这家农家乐,挺干净的,毛巾闻着都有阳光的味道,比想象中好!”
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环境好了,游客满意度高了,愿意停留的时间更长,消费也更多了。卫生连队的成员们,靠着辛勤劳动获得了额外收入,腰板挺得更直。开办民宿的农户,在规范经营后,客源更加稳定,收入增加。
王龙飞和李静傍晚再次漫步在村里,看着整洁的道路、明亮的路灯、有序的摊位和脸上带着笑意的村民,心中充满了欣慰。
“看来,这一步我们又走对了。”王龙飞感慨道,“发展不能光顾着往前冲,还得把基础打牢。安全、卫生、秩序,这些都是‘软实力’,但恰恰是能留住人、赢得口碑的关键。”
“嗯,”李静点头,“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关注到每一个影响体验的细节。只有这样,咱们的乡村旅游和品牌形象,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庞庄村,这片日益火热的热土,在经历短暂的混乱后,正以更有序、更洁净、更安全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也为自己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