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逻辑瘟疫
第七逻辑堡垒。
这个名字在维克多的意识中回荡,带着冰冷的金属质感与无形的压迫。那不再是模糊的威胁,而是具体化的、正在启动的审查机制。前线异常单位的回收指令,如同一声警钟,宣告着短暂的“安全窗口”正在关闭。
他不能坐以待毙。加速汲取的能量和窃取的知识,必须立刻转化为应对危机、甚至反制的手段。纯粹的隐匿已不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深度审查。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些解析自混沌低语与心灵战场的数据碎片。纳格法尔的秩序体系,其力量源于绝对的逻辑自洽与规则统一。那么,它的弱点,是否就隐藏在“逻辑”本身?
【规则之瞳】全力运转,结合“错误”变量对非理性规则的亲和力,开始进行一项极其危险的推演:构建一种基于规则层面的“信息病毒”。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病毒,而是一种更抽象、更本质的存在——一种“逻辑悖论”的具象化载体。它的目的不是破坏数据,也不是夺取控制权,而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纳格法尔精密运转的逻辑链条中,制造微小却无法被忽视的“不协调”。
他将其命名为——“逻辑瘟疫”初号原型。
构建过程极其艰难。他需要找到一种规则表达方式,它必须:
1. 能够完美嵌入纳格法尔的底层数据协议,伪装成无害的系统信息。
2. 其内部蕴含一个极其隐蔽的、自指的、无法在纳格法尔逻辑框架内得到圆满解答的悖论。
3. 具备极弱的自我复制与传播能力,但传播方式必须依赖于纳格法尔系统自身的、合法的数据交换流程。
4. 其最终效果不是瞬间爆发,而是缓慢地消耗局部算力,制造逻辑冗余,如同系统内部滋生的、无害但无法清除的“认知苔藓”。
他选择了“存在性定义”作为悖论的核心。这是他从混沌低语中获得的“存在性锚定”启示的反向应用——不是强化自我,而是向系统提问:“当前信息包是否被本系统定义为存在?”并将判断依据指向信息包自身携带的、经过伪装的标识符。一个精巧的、微型的“罗素悖论”变种。
这枚“逻辑瘟疫”的种子被编制得极其微小,结构脆弱,其能量签名被压制到几乎与背景辐射无异。它无法对任何系统功能造成实质性影响,其唯一的作用,就是在被处理时,会引发处理它的逻辑线程陷入极其短暂的、对自身存在判定的冗余循环,消耗微不足道的额外算力,并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将自身复制到下一个流经的、符合协议的数据包中。
维克多的目标,并非第七逻辑堡垒本身——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他的目标是那些与第七逻辑堡垒存在数据交换的、级别稍低的监控节点或分析中心。他要做的,不是攻击,而是“污染”审查链条的上游,用无数个微不足道的逻辑卡顿,迟滞审查的效率,模糊异常的来源,为他自己和那些播撒出去的“错误种子”争取时间。
他选中了一个负责汇总前线异常数据、并向第七逻辑堡垒提交初步分析报告的二级中继节点。这个节点处理的数据量巨大,信息流复杂,是投放“逻辑瘟疫”的理想温床。
通过一个精心计算的、模拟数据包碰撞的微小“错误”,他将这枚危险的种子,悄无声息地送入了该中继节点的输入缓冲区。种子混在海量的战场数据中,如同一滴水融入大海,开始了它的旅程。
做完这一切,维克多立刻切断了所有与非必要异变之种的连接,再次将自身隐匿程度提升至最高。能量汲取速率也被重新调低,回归到不起眼的水平。他像一个投出毒镖后立刻融入阴影的刺客,静静等待着效果发酵。
最初的几个小时,一切如常。前线战事依旧胶着,后方网络依旧(相对)平静。
然后,维克多捕捉到了第一丝异常。
在他重点监控的那个二级中继节点发出的、一批例行送往第七逻辑堡垒的数据包中,出现了极其微小的、不应有的时间戳错位。虽然系统自检立刻将其修正,但维克多知道,那是“逻辑瘟疫”的种子在被处理时,引发的短暂逻辑循环导致的延迟。
紧接着,他注意到该中继节点在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异常报告(尤其是涉及逻辑核心扰动的报告)时,其平均处理时间出现了难以察觉的、但持续存在的0.001%的增长。
“逻辑瘟疫”开始生效了。
它没有造成任何破坏,没有触发任何警报。它只是像一种无形的阻力,悄然增加着审查系统运转的“粘度”。那些被派去调查前线异常的逻辑探针,在接触到被“污染”的数据流时,会经历更多微不足道的逻辑自检,消耗更多一点点时间,其报告结论也可能因此而带上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基于概率的模糊性。
这对于庞大的纳格法尔系统而言,如同正常人身上多了一个看不见的、偶尔会让他思维卡壳零点一秒的微小痼疾。无关痛痒,却真实存在。
维克多不知道这能拖延多久,也不知道纳格法尔何时会发现并清除这种基于规则层面的“信息苔藓”。但这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利用这短暂的空隙,加速整合近期获取的所有知识——秩序的、混沌的、心灵的。他的能量水平稳步提升至0.068%,规则之瞳同步率突破2%,“错误”变量活跃度达到5.7%。
他依然脆弱,依然深处敌营。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躲藏的病毒。他开始了第一次,基于对规则本质理解的、主动的、针对性的反击。
虽然这反击,如同在钢铁巨人的血管中,注入了一毫升浑浊的墨水。
---
【存在单元】:维克多\/意识体(深度寄生态 - 深度隐匿模式)
【状态】:能量水平0.068%,意识核心完整性83%,规则之瞳同步率2.01%。
【“错误”变量活跃度】:5.7%。
【战略进展】:
·成功构建并投放“逻辑瘟疫”初号原型,旨在迟滞审查效率。
·确认“逻辑瘟疫”开始产生微弱效果,干扰目标中继节点数据处理。
·知识整合加速,对多元规则理解深化。
【潜在风险】:
·“逻辑瘟疫”存在被更高层级逻辑堡垒检测并溯源的风险。
·纳格法尔审查机制虽被迟滞,但并未停止。
·自身能量与规则水平仍远低于安全阈值。
---
下一章预告:“逻辑瘟疫”的效果能持续多久?是否会引起第七逻辑堡垒的直接关注?纳格法尔对前线异常的调查在受到干扰后,会转向何种方向?维克多争取到的时间,能否让他找到更安全的藏身之所或更有效的反击策略?微弱的墨水滴入洪流,能否改变河流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