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斋的茶香似乎还在鼻尖萦绕,但林凡已然将那份静谧抛在脑后,重新投入到纷繁复杂的多线博弈之中。柳芸这座冰山露出的一角,固然引人探究,但眼前的危机却更为迫在眉睫。北非项目的僵局、持续追踪的“远见资本”数据流向、以及公司日常高速运转带来的巨大管理压力,如同数条并行的湍流,需要他同时驾驭。
回到公司,林凡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就静心斋之行获取的信息进行复盘和策略调整。
“柳芸此人,深不可测。”林凡开门见山,“她不像直接的执行者,更像是一个高级别的信息枢纽和观察者。她对我们的态度暧昧,既有戒备,也可能存在某种观望甚至利用的可能。目前不宜打草惊蛇,但必须加强监控,尝试理解她的行为模式和真实意图。”
张浩点头:“明白。我会加派人手,采用更隐蔽的长期监控策略,重点分析她的通讯模式、访客网络以及那个庭院和手镯的奥秘。另外,对‘远见资本’数据流的追踪有了新发现,那个中东跳板服务器,近期与一个位于新加坡的Ip有异常频繁的加密通讯,而这个新加坡Ip,与几家背景复杂的东南亚航运公司有关联。”
新加坡?航运公司?林凡眉头微蹙,这似乎与柳芸涉及的东南亚商会圈子产生了某种遥远的呼应。“继续深挖这条线,看能否找到与静心斋或已知的‘青云会’节点的交叉点。”
与此同时,北非项目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新消息。赵凯在越洋电话中,语气带着焦虑和愤怒:“凡哥,情况有变!那个环保部门的副局长,在迪拜参加完论坛回来后,态度突然变得强硬起来,以‘需要更长时间评估项目对地下含水层的潜在累积影响’为由,无限期推迟了最终审批!我们之前所做的所有努力,第三方环评、社区支持,似乎都被他无视了。更蹊跷的是,当地几家原本保持中立的媒体,突然开始集中报道一些关于‘外国大型项目可能消耗宝贵水资源’的负面新闻,虽然没直接点名我们,但指向性非常明显!”
“背后有人煽风点火。”林凡语气冰冷,“而且手段升级了,从技术性刁难转向了舆论和政治层面的施压。凯子,稳住阵脚。第一,立刻聘请国际顶尖的水文地质专家,针对他提出的‘累积影响’进行独立评估,用更权威的数据反击。第二,加大社区惠民工程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巩固民意基础。第三,通过官方渠道,向我国驻当地使馆进行紧急汇报,请求外交层面的关切和交涉。”
林凡意识到,北非的阻力已经超越了商业范畴,带有了明显的地缘政治博弈色彩。这必然是“青云会”调动了其更广泛影响力的结果。他必须借助国家力量来应对。
就在林凡全力应对北非危机时,苏晚晴那边也有了独立的进展。她利用自己在学术和艺术圈的人脉,以研究“东方美学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应用”为课题,非正式地接触了几位与静心斋有过设计合作的艺术家和学者。从这些旁敲侧击的交流中,她了解到柳芸不仅精通茶道,对古典音乐、尤其是某些冷门的欧洲巴洛克时期音乐家颇有研究,并且曾资助过几个关于古代丝绸之路香料贸易的文化研究项目。
“这些爱好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都指向了‘交流’与‘通道’。”苏晚晴将自己的分析告诉林凡,“茶、音乐、香料,历史上都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柳芸的兴趣,或许暗示了她所扮演的角色本质——一个连接不同世界、传递信息的‘桥梁’。”
这个视角给了林凡新的启发。柳芸的静心斋,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情报站,更是一个高级的“文化交流沙龙”,通过共享某些小众高雅的爱好,来筛选和连接特定圈层的人士,从而构建一个隐秘而稳固的关系网络。
压力之下,林凡进行了新一天的签到,内心期盼着能获得破局的助力。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今日奖励!】
【奖励:特殊物品【信息迷雾驱散器(区域性,一次性)】!效果:可在指定区域(如一个城市或一个大型项目周边)激活,持续48小时。效果期间,大幅降低该区域内针对宿主的虚假信息传播效力,提升真相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可信度,并有较大概率使隐藏在幕后的信息操纵源暴露出微弱痕迹。】
信息迷雾驱散器!林凡眼中一亮!这简直是应对北非当前舆论战的利器!它不能直接改变官方决策,但可以削弱对手的舆论攻势,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甚至可能顺藤摸瓜找到背后的黑手!他毫不犹豫地决定,将这次性物品用在北非项目所在地区域。
效果立竿见影。赵凯在几天后兴奋地汇报:“凡哥,神奇了!当地那些负面报道的热度突然降下来了,反而有几家独立媒体开始客观报道我们的环评结果和社区贡献。更重要的是,我们暗中监控到,那个一直煽风点火的本地NGo负责人,与副局长的一名亲信助理,在一次秘密会面后发生了激烈争吵,似乎是因为‘舆论效果未达预期’以及‘资金问题’。我们录到了一些模糊的对话片段,正在加紧分析!”
“很好!抓住这个机会,深挖那个助理和NGo负责人的关系网和资金链!”林凡下令,他感觉到,北非的坚冰正在出现裂痕。
然而,就在北非局势出现转机之时,东海这边,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了苏晚晴。一家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八卦媒体,突然曝出“独家猛料”,称苏氏集团千金苏晚晴与“暴发户”林凡交往,并附上几张角度刁钻、显得两人举止“过于亲密”的照片,暗示苏晚晴“遇人不淑”,林凡“攀附豪门”。文章虽未明指,但用词极具引导性,明显是想制造舆论压力,挑拨林凡与苏家的关系。
这手段低级却恶心,瞄准的是苏晚晴的名誉和林凡的公众形象。
“肯定是韩家或者‘青云会’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苏晚晴气得脸色发白,但更多的是对林凡的担忧。
林凡却相对平静。他握住苏晚晴的手,安慰道:“别担心,这种下三滥的招数,伤不了根本。清者自清,而且,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做点事情。”
他立刻让赵凯以磐石资本的名义,发布了一则措辞严谨的声明,澄清事实,谴责不负责任的谣言,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他联系了郑家等交好势力,请他们在各自渠道上发声支持。
更重要的是,林凡让张浩反向追踪了那家八卦媒体的资金流水和近期联系人,很快发现了与韩家控股的一家小型广告公司有资金往来。林凡没有直接揭露,而是将这个证据通过隐秘渠道提供给了与苏家交好的主流媒体负责人。很快,几篇分析商业竞争对手利用舆论打压新锐企业的评论文章悄然出炉,虽然没有点名,但圈内人都心知肚明,反而让韩家又灰头土脸了一次。
这场小小的风波,在林凡冷静果断的处理下迅速平息,不仅没造成损害,反而让林凡和苏晚晴的关系在公众面前更加明朗和坚定,苏家内部对此也更加团结支持。
就在林凡刚刚处理完舆论风波,准备集中精力应对北非和静心斋两条线时,一个他万万没想到的人,主动联系了他。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但林凡的【危机直觉】却并未报警。他接起电话,对面传来一个温和而熟悉的女声:
“林先生,冒昧打扰,我是柳芸。”
林凡心中一震,表面却不动声色:“柳先生,您好。请问有何指教?”
柳芸的声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指教不敢当。只是那日与林先生、苏小姐一叙,颇感投缘。近日偶得一些不错的凤凰单丛,想起林先生似乎对茶道亦有见解,不知明日午后可否拨冗再来静心斋品鉴一番?顺便,有件小事,或许能与林先生交流一下看法。”
柳芸的主动邀请,而且提到了“交流看法”?这完全出乎林凡的意料。是陷阱?还是转机?
林凡迅速权衡。静心斋是龙潭虎穴,但也是接近核心秘密的捷径。柳芸主动抛出橄榄枝,无论目的为何,都是一个近距离观察和试探的绝佳机会。
“柳先生相邀,是我的荣幸。”林凡爽快答应,“明日午后三点,我一定准时到访。”
挂断电话,林凡眼神锐利。柳芸的主动出击,让原本就复杂的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明天的茶叙,恐怕不会再是风花雪月了。
多线作战,危机四伏,但转机也往往孕育在危机之中。北非的迷雾被驱散一角,静心斋的大门主动开启。林凡知道,自己必须稳住心神,在纷乱的棋局中,找到那条通往胜利的路径。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