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接着说道:“在徐州,刘备故技重施,同样广交豪杰,屡次三番以复兴汉室为名,甚至试图拉拢当时在前去救援徐州的张辽将军,其野心昭然若揭。”
“后来得知陶公有意让出徐州,更是游走四方,企图接掌徐州,若非大王神兵天降,及时领军进入郯城,恐怕就已让他得逞。此后他驻军小沛,转战泰山,无时无刻不在整顿军备,寻找扩张势力的机会。”
“贾尚书正是早已看透刘备其人的志向与危险,才定下计策,将其引出兖州,驱往汉中,最终又被大吾军逼入巴蜀。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再次显露枭雄本色,反噬其主刘璋。”
“如今他虽占据广汉一郡,有关羽、张飞这等万人敌的结义兄弟辅佐,麾下还有万余历经战火的精锐,但与坐拥巴蜀大部、拥有地利人和的刘璋相比,这场内战究竟会持续多久,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经此一乱,巴蜀已元气大伤,短期内绝无余力出川与。”
“待大王平定北方,整合统治之地后,巴蜀二刘除了纳土归降,将再无第二条路可走。那刘备想必也是看清了这最终结局,不甘心坐以待毙,才不惜背负背信弃义之名,悍然发动叛乱,做这最后一搏。”
“因此,”郭嘉总结道,并提出了一个关键的具体行动,“吾等完全可以利用二刘之间的矛盾,以及刘璋麾下将领对刘备背叛行为的愤慨,进行劝降拉拢。比如,葭萌关守将张任,此人是刘璋麾下头号大将,忠心耿耿,且能力不俗。”
“他必对刘备的背叛极为不齿。吾等可以派能言善辩之士,秘密前往葭萌关,面见张任,陈说利害。”
“与张任述说刘备之虚伪与狠毒,指出若成都最终被刘备攻破,以刘备之行径,必定会挟持巴蜀文武的家眷作为人质,逼他们投降。”
“届时,他们巴蜀文武,将陷入忠孝两难之绝境:投降刘备,则背负不忠之骂名,不降,则家眷危矣,背负不孝不义之罪名。”
“另则吾明国开出优厚条件,若张任愿意弃暗投明,献上葭萌关、剑阁这两处入川咽喉要地,明国便可承诺,立即出兵干预,协助刘璋击败刘备,确保成都不失,并可善待刘璋及其家眷,保全其富贵。”
“这般不仅可保全其忠孝之名,将来仍可在明国军中任职,继续领兵,为国效力。如此,既解其眼前之困,又予其未来之望,成功的可能很大。”
郭嘉最后补充了一个重要的人选,让此计更具可行:“大王,臣还听闻一个消息,这张任与赵云、张绣二位将军,乃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曾师从枪法名家童渊。张绣将军如今在北地布防,应对曹操的威胁,无法抽身。但赵云将军正在长安附近负责训练新军,可以能够调动。”
“可否请赵将军秘密前往葭萌关一趟?凭借同门之谊,由赵将军亲自现身说法,陈述吾明国招揽之诚意与大王之仁德,或许能大大增加劝降张任的成功把握。”
“一旦张任献关,吾军便可兵不血刃地占据葭萌与剑阁这两座天险,不仅打开了入蜀的北大门,更能借此机会,修缮、拓宽入蜀的栈道,为将来大军平定益州,提前做好粮道运输的准备。”
一旁的徐庶仔细斟酌了郭嘉的话后,也出列表示赞同:“大王,奉孝所言,思虑周全,深远。此刻,确非明国大兴兵戈之时。大王领政务府与统帅府共同制定的休养生息之策,关乎国力根基,不可因外界一时之变而轻易动摇。”
“况且,徐州、江淮救灾之事尚未完全了结,江东、荆州两地近来也连续传来暴雨成灾、山洪暴发的消息,两地官府正领百姓全力疏浚河道、加固堤坝,这些工事无一不在消耗着大量的钱粮。”
“若此时调动大军,曹操、袁绍兵马南下,战端一开,绝非想停就能停下,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消耗国力的恶战。曹操、袁绍二人,也算是实力雄厚,麾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且他们本身都是雄才大略、善于用兵之主,绝非袁术那种无德无才、贸然称帝的草包可比,是极其难以对付的劲敌。”
“大战一旦爆发,所有关乎民生的救灾、水利、农耕等都必然被迫停滞,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天下黎民苍生。”
徐庶走到舆图前,指着益州周边:“对于益州,吾等最好的策略,就是坐山观虎斗,以拉拢劝降为主,辅以战略要地的逐步蚕食与封锁。”
“当前,明国在益州已拥有汉中郡、牂牁郡,若再依奉孝之策,拿下广汉属国,并依太史慈将军之进展,待其平定益州郡后,便可对巴蜀形成东、南、北三面的包围,将其死死困在蜀地。”
“届时,二刘内耗不止,又无外援,只能坐以待毙,等吾明国大军在平定北方后,从容收拾局面。此乃以最小代价,获最大利益之上策。”
殿内其余众臣听完郭嘉与徐庶的取巴蜀策略,在仔细权衡后,也纷纷出言表示支持郭嘉和徐庶的看法,一致认为当前应以休养生息、巩固内政为第一要务,不宜在益州开启大战。
毕竟,若要稳妥地攻取巴蜀,非动用十万以上的大军不可,如此规模的兵马调动与后勤补给,绝无可能瞒过北方。
而眼下,新的冶铁法与制钢法正推广至全国各大矿场,优质的钢铁正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输送至工匠营和工部,用于打造更精良的军械、铠甲及农具。
待全军换装完毕,新式骑兵训练成熟,国力更加充盈之时,再兴北伐之师,一统天下,方是万全之策。
波彦端坐于王座之上,静静地听着麾下众位心腹谋臣的言论,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张巨大的天下舆图,显然在进行着最后的权衡与决断。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色,终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诸爱卿所言有理,此时确非与巴蜀开战的最佳时机。
就依奉孝之策行事,第一,严令吕蒙,可伺机攻取广汉属国与阴平道,设立新郡,完成对巴蜀的北部封锁,但兵力得控制在万人以内,不得冒进,不得过度挑衅二刘。第二,全力进行劝降拉拢,首选张任及葭萌关、剑阁守军。
奉孝,此事由尔全权负责策划,所需人员、信物、条件,由尔拟定,报孤批准。可即刻传令于赵云,让他安排妥当军务后,秘密前往葭萌关,尝试劝降张任。告诉他,务必以自身安全为重,见机行事,若事不可为,不可强求。第三,传令全军、全国,继续行休养生息之国策,各级官吏务必各司其职,督促农桑,兴修水利,鼓励工商,储备钱粮,整训兵马,不得因益州之变而有任何懈怠!吾等要继续积蓄力量,等待那雷霆一击、定鼎天下的最佳时机!”
“大王圣明!”众臣闻言,齐齐躬身行礼,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