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皇四年(公元23年)春,南阳大地在兵戈与烽烟的催逼下,提早结束了冬日的沉寂。舂陵乡间,刘演、刘秀兄弟散尽家财,招募子弟、结交豪杰,树起“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帜,与南下的新市兵、平林兵(绿林军分支)汇合,组成了一支号称“汉军”的联合部队。然而,这支队伍成分复杂,号令不一,虽有刘演慷慨激昂、身先士卒,接连攻克了棘阳、育阳等城,但在进攻南阳重镇宛城时,却遭遇了新任新朝前队大夫(南阳太守)甄阜和属正(郡尉)梁丘赐的顽强抵抗,攻势受挫,损失不小。
汉军内部,以新市、平林兵为首的各路首领,本就对刘演这位汉室宗亲的威望和军事才能心存忌惮,此刻受挫,更是怨声四起,认为刘氏兄弟“徒有虚名”,欲另立他人为主,以分其权。他们看中了另一位同样加入联军、但性格更为懦弱、易于控制的宗室——刘玄,并密谋拥立其为帝。
消息传来,刘演营帐内气氛凝重。刘演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案几上:“竖子不足与谋!大业未成,便思内讧,争权夺利!宛城未下,甄阜、梁丘赐十万大军就在眼前,此刻立帝,是嫌目标不够大,引王莽全力来攻吗?”
他看向坐在下首,一直沉默不语的弟弟刘秀。刘秀面容清俊,相较于兄长的锋芒毕露,他显得更为沉静内敛,甚至有些谨小慎微,在联军中并不起眼,常被人视为一介儒生。
“文叔(刘秀字),你如何看?”刘演深知这个弟弟心思缜密,常有独到见解。
刘秀抬起头,目光平静,声音不高却清晰:“兄长,新市、平林诸将,其心各异,畏我刘氏势大,故而欲立更始将军(刘玄)以自固。此刻若强行反对,恐生内变,联军顷刻瓦解。甄阜大军在外,若内部先乱,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难道就任由他们胡来?”刘演怒气未消。
“非也。”刘秀微微摇头,“立帝之事,势难阻挡。但可暂缓称帝名号,先称‘更始将军’,以示仍尊汉室,且避王莽之锋芒。当务之急,是整合兵力,速破甄阜、梁丘赐,拿下宛城,以为根基。只要军权在手,战功卓着,日后之事,犹未可知。”
他审时度势,深知在自身力量尚弱、强敌环伺的情况下,隐忍与团结远比逞一时意气更为重要。刘演虽心有不甘,但也知弟弟所言在理,强压怒火,暂时默许了此事。
不久,在清水畔的沙滩上,刘玄被新市、平林诸将拥立为帝,建元“更始”,史称更始帝。刘玄即位时,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其庸懦可见一斑。刘演被任命为大司徒,刘秀则仅为太常偏将军,位卑权轻。联军内部达成了表面上的统一,但裂痕已然深重。
更始政权建立,如同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天下,也彻底激怒了长安城中的王莽。他再也无法容忍这个公然打出“汉”字旗号的政权,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他不再信任此前作战不利的严尤、陈茂,而是选派了他最为倚重的族亲、纳言将军(大司马)王邑和司徒王寻,尽起洛阳、长安之精兵,并征召号称精通兵法的巨无霸为垒尉,驱赶虎、豹、犀、象等猛兽以助军威,集结了四十二万大军,号称百万,旌旗辎重,千里不绝,浩浩荡荡,直扑南阳!首要目标,便是汉军将领王凤、王常等率万余人驻守的昆阳(今河南叶县)。
昆阳城小兵微,面对如泰山压顶般扑来的新朝大军,守军魂飞魄散,诸将皆惶恐,欲散归各城自保。城内一片绝望,仿佛末日降临。
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那个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太常偏将军刘秀,站了出来。他面对惊慌失措的诸将,冷静分析道:“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他的话语,如同冷水泼面,点醒了众人分散必亡的结局。然而,诸将素来轻视刘秀,见他平日谨慎,此刻却出此言,皆怒道:“刘将军何敢如此!” 嘲讽之意,溢于言表。
恰在此时,新朝大军前锋已抵城北,旌旗蔽野,埃尘连天,鼓声震地。诸将见状,更是胆裂,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才不得不重新看向刘秀,问道:“计将安出?”
面对嘲讽与轻视,刘秀神色不变,心中却已做出了决断。他知道,这不仅是昆阳的生死关头,也是他刘秀,乃至整个更始政权,乃至天下大势的转折点。他不能再隐忍,必须行险一搏!
“诸公守城,”刘秀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斩钉截铁,“秀,请出城求援!”
当夜,昆阳月色暗淡,星斗无光。刘秀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饱食厉马,趁着新军合围未坚、阵脚未稳的间隙,悄无声息地潜出南门。他们如同暗夜中的幽灵,在庞大的敌军营地边缘寻觅缝隙。新军营地连绵百里,灯火如繁星,巡逻队伍往来不绝。刘秀等人伏低身形,借助地形阴影,屏息凝神,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数拨巡逻队。
突然,一阵犬吠声响起,附近营帐被惊动,火把亮起,有人呼喝着向这边搜寻过来!
“走!”刘秀低喝一声,十三骑不再隐藏,猛地打马,如同离弦之箭,向着南方黑暗深处疾驰而去。身后传来追兵的呼喝与杂沓的马蹄声,箭矢破空之声嗖嗖作响,从耳畔掠过。
刘秀伏在马背上,感受着风驰电掣的速度,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他知道,身后是绝境,前方是未知。但他更知道,他必须成功!这不仅是为了昆阳城内近万弟兄的性命,也是为了兄长刘演正在攻打的宛城,为了那个刚刚建立、风雨飘摇的更始政权,更是为了他内心深处,那个或许连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宏阔而遥远的未来。
十三骑,如同劈开黑暗的利刃,向着希望与更大战役的旋涡中心,义无反顾地冲去。刘秀的抉择,不仅决定了昆阳的命运,也悄然撬动了历史的杠杆。一场旷古烁今的大战,即将在这座小小的城池下,拉开它惊心动魄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