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已与‘优助-07’完成数据同步,当前定位‘台风季来临前72小时’,根据‘囤货覆盖衣食住行’的进度,机器人已生成三级囤货清单,系统将全程辅助执行,您可专注收集烟火气。”001的提示音刚落,苏景妧的手机就弹出机器人发来的囤货进度表,她笑着把手机揣进口袋,转身走向楼下刚支起的早餐摊。
与此同时,“优助-07”已启动自主囤货流程。第一步是锁定仓储资源,它通过系统调取的区域仓库实时数据,筛选出3处符合要求的空间:“优先推荐城东2号仓库,50㎡带独立温控(支持0-25c调节),可囤积冷冻产品,距宿主小区1.8公里,且配备24小时监控,当前空置可立即签约,月租320元低于周边15%。”系统同步核验仓库产权与消防资质后,机器人秒速完成电子签约,生成的仓库电子钥匙自动同步到苏景妧的手机云盘。
接着进入物资采购环节,“优助-07”按照“应急刚需→日常消耗→提升储备”的顺序拆分清单。在食品类,它根据系统记录的宿主饮食偏好(每周消耗3kg大米、2L牛奶,偏爱低糖零食),在粮油平台下单20kg真空装大米、10L常温纯牛奶,同时锁定本地生鲜平台的“台风应急包”(含5kg速冻饺子、3箱即食粥、20瓶矿泉水),备注“优先配送至仓库,需开箱检查保质期”;日用品方面,它对比3家超市价格后,选择在折扣平台下单10瓶洗衣液、5提卫生纸、3套洗漱套装,系统同步触发“满减叠加”功能,最终比原价节省86元。
最关键的生鲜囤货环节,“优助-07”展现出精准的时效把控。它提前与社区生鲜店约定“早6点配送”,确保采购的5斤猪肉、3斤牛肉能第一时间送入仓库冷冻区,同时根据系统提供的未来3天天气数据(未来2天无降雨),临时增加2箱新鲜蔬菜(含青菜、番茄、土豆等),备注“配送时需用冰袋保鲜”。采购过程中,系统实时监控订单状态,当发现某品牌泡面库存不足时,立即触发备选方案,机器人秒速替换为同价位的宿主常吃款,避免订单延误。
物资配送期间,“优助-07”全程远程监工。仓库门口的智能摄像头实时回传画面,它通过AI识别确认每批物资的数量与完好度——看到大米袋无破损、牛奶盒无漏液后,才允许配送员卸货;遇到生鲜箱轻微渗水,它立即联系平台补发,同时让系统给苏景妧发送“问题已处理,无需担心”的提示,确保不打扰她收集烟火气。待所有物资送达后,机器人还会生成“仓库物资分布图”,用不同颜色标注冷冻区(肉类、速冻食品)、常温区(粮油、日用品)、应急区(矿泉水、手电筒),方便苏景妧收取到空间。
此时的苏景妧刚从景区赶回家,手机弹出“优助-07”发来的囤货完成通知:“已完成98%物资入库,仅剩3箱应急蜡烛待配送,预计1小时内到仓。当前仓库物资可满足宿主30天基础需求,应急物资可支撑7天极端天气。”她点开附带的仓库照片,看到整齐码放的大米、分类明确的生鲜,嘴角忍不住上扬——不用费心记库存、跑市场,机器人把物资妥帖安排好,她才能有更多时间去感受早餐摊的烟火、超市里的寒暄,这些藏在日常里的细碎温暖,才是“人间烟火气”最真实的模样。
“优助-07”正忙着给最后送达的应急蜡烛贴标签,系统则在后台生成囤货复盘报告,为下一次囤货积累更精准的数据分析依据,苏景妧站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眼神在手机和堆满物资清单的桌面间来回切换,有条不紊地对系统下达指令:“系统,让‘优助-07’根据我们做的清单进行采购,品质一定要上乘。联系靠谱的物流,把这些物资直接运往郊外的隐蔽仓库,确保运输途中不被察觉,仓库那边安排好24小时监控,随时向我汇报动态。”
交代完囤货事宜,苏景妧打开手机上的机票预订软件,手指飞速滑动,仔细筛选着航班信息。系统贴心地在一旁推送近期机票优惠信息,“宿主,目前 A市飞往周边城市的机票价格处于低位,其中A市飞b市,本周三早上8点的航班,不含机建燃油费用只需280元,且该时段航班准点率高达90%,可直达目的地,周边酒店资源丰富,出行便利。”
苏景妧稍作思索,点击预订了这趟航班,“系统,规划一下从b市国际机场到市区热门物资采购点的路线,顺便推荐几家本地人常去、性价比高的干货市场和户外用品店,到时候直接过去补货。”
刚完成机票预订,“优助-07”便传来消息:“已完成80%物资采购,剩余物资预计2小时内全部到位,物流车辆已在仓库门口待命,1小时后出发,全程实时定位,确保安全送达。”苏景妧满意地点点头,将手机塞进背包,拿起外套,准备奔赴机场,开启这场边旅游边囤货的特殊旅程。
半年前全球出现“季节性物资波动”,部分传统手工食品(如临市酱菜、海滨市海产)因原料产地气候异常,产量骤减30%,且现代工业复刻品始终缺了“老味道”。 这次去的临市,是省内有名的“山货之乡”,百年老酱园“张记”用山泉水+古法陶缸酿的豆瓣酱,在物资波动后成了“抢手货”,每天只限量供应50罐;当地农贸市场的野生菌更是只有春秋两季能挖到,过季就只能买冷冻款——这也是苏景妧特意赶早班机过去的原因,既不想错过新鲜货,也想趁着游客没扎堆,把能囤的都囤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