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社区的参观成了新的起点,没过多久,街道办主动联系苏景妧和林晓,想把他们小区的“绿色经验”做成分享会,让更多社区借鉴,李师傅自告奋勇当“讲解员”,还特意把光伏板的工作原理画成简单的示意图,说要让大家一看就懂。
分享会那天,小区广场挤满了人,不仅有周边社区的居民,还有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张工程师拿着改造前后的电费单,笑着说:“这可不是纸上谈兵,真金白银省下来了!”李师傅则带着大家走到接水墙旁,拧开阀门演示:“下雨天接满一桶水,够浇半个花坛,既省水又方便。”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太阳能小灯笼,在人群里穿梭,像移动的小星光。
散会后,好几个社区的代表拉着苏景妧要联系方式,说想请张工程师和李师傅去帮忙指导改造,林晓趁机提议:“不如咱们建个‘绿色社区交流群’,大家有好点子随时分享!”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响应,当场就有几十个人扫码进群。
接下来的日子,小区里的“绿色行动”越发热闹。居民们自发组织了“周末清洁日”,带着手套、拿着夹子,把绿化带里的垃圾捡得干干净净;有人把家里的旧衣物、废纸箱整理好,定期送到小区门口的回收点;就连宠物主人,也开始主动带着垃圾袋,随手清理宠物粪便。
这天傍晚,苏景妧和林晓坐在花坛边,看着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打闹,光伏路灯的光洒在他们身上,像裹了一层暖纱,李师傅推着小推车路过,车上放着刚修好的旧花盆,笑着说:“明天再种上几盆花,咱们小区又能添点颜色!”
001的声音轻轻响起:“宿主,一颗种子发芽后,会带动更多种子生根。”苏景妧望着远处居民楼里透出的灯火,每一扇窗户都像一颗温暖的星,她知道,“理想家园”从来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样,而是大家用每一份小善意、每一次小行动,慢慢打磨出来的样子,而这条路,还会有更多人一起走下去,让温暖和绿意,蔓延到更远的地方。
“绿色社区交流群”里的消息总是热闹不停,东边社区发来用厨余垃圾做成的有机肥照片,黑乎乎的肥料里已经冒出了小青菜的嫩芽;西边社区则分享了居民自发组建的“旧物置换角”视频,孩子们用闲置的绘本换回了心爱的玩具车,大人们也借着置换,聊起了各自社区的绿色小妙招。
苏景妧和林晓常常在群里整理大家的经验,李师傅更是成了“群内顾问”,只要有人问起光伏板维护、接水墙改造的细节,他总是第一时间发去手绘的示意图,还时不时主动@提问的人,追问“安装时遇到啥难题没,我抽空过去看看”,张工程师也把小区每月的电费对比表做成模板,分享给其他社区,附上一句“照着算,准能看出省了多少真金白银”。
这天,街道办又找上门来,这次是带着区里“绿色文明社区”评选的通知,“你们小区现在可是咱们区的‘标杆’,必须报名试试!”工作人员笑着说,苏景妧没立刻答应,而是在小区公告栏贴了张通知,召集居民一起商量。
傍晚的小区广场上,大家围坐成一圈,刚搬来不久的年轻妈妈说:“咱们的光伏路灯、接水墙都特别好,要是能在小区里再建个‘亲子种植园’,让孩子们跟着大人学种菜,肯定更有意义!”养了多年花的王阿姨跟着附和:“我那儿有不少花籽,要是建种植园,我免费提供,还能教大家怎么种!”李师傅也凑过来:“我来搭架子,保证结实又好用!”
没几天,小区角落的空地上就热闹了起来,居民们自带工具,有的翻土,有的搭木架,孩子们拿着小铲子,在大人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把种子埋进土里,苏景妧和林晓忙着给大家分发菜苗和花籽,张工程师则在旁边规划着,打算给种植园接上一小段接水墙的分支,方便浇水。
种植园刚建好没几天,交流群里的一个社区就组织居民来参观,看着孩子们蹲在地里观察菜苗,大人们围着接水墙讨论改造方案,带队的社区代表感慨道:“原来‘绿色社区’不只是装设备、搞改造,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愿意动手参与,这股劲儿比啥都珍贵!”
秋末的时候,“绿色文明社区”的评选结果出来了,苏景妧他们的小区顺利当选,颁奖那天,居民们推着小推车,车上放着种植园收获的青菜、萝卜,还有王阿姨培育的各色鲜花,一起去了颁奖现场,李师傅特意把光伏板发电的数据做成了展板,笑着说:“这奖不是我们几个人的,是咱们小区每一个人的,更是群里所有社区一起‘帮’着咱们拿到的!”
颁奖结束后,苏景妧收到了001的声音:“宿主,一颗种子长成大树后,会为更多种子遮风挡雨。”她看着身边说说笑笑的居民,有的在讨论要把获奖的奖金用来给种植园添点新工具,有的在和其他社区的代表约着下次互相“取经”,远处的光伏路灯已经亮起,暖黄色的光洒在每个人身上。
林晓凑到苏景妧身边,指着远处刚挂起“绿色文明社区”牌匾的居民楼,笑着说:“你看,咱们的‘理想家园’又多了一层样子。”苏景妧点点头,望向交流群里不断弹出的新消息——有社区说要效仿“亲子种植园”,还有社区计划邀请李师傅和张工程师去做现场指导。
她知道,这颗名为“绿色与温暖”的种子,早已不止在自己的小区生根发芽,它会随着每一次分享、每一次互助,飘向更多地方,在更多人的心里扎根,长成一片又一片充满生机的“理想家园”,让那抹绿意和温暖,一直蔓延下去,点亮更多像星星一样的窗户。
“绿色文明社区”的牌匾挂上居民楼大门那天,小区里特意办了场简单的庆祝会,王阿姨带着种植园收获的萝卜,做成了酸甜爽口的萝卜条分给大家;李师傅把修好的旧花盆摆满了广场边的石墩,每个花盆上都贴着居民手写的“护绿小标语”;孩子们则举着新做的太阳能小灯笼,在牌匾下排成小小的方阵,灯笼的光映着牌匾上的字,暖得像春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