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远闭上眼睛,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耳鸣的余韵还在耳边残留,像根细小的针,时不时刺他一下。他攥紧了被子,在心里默默数着数,试图让自己快点睡着。
明天还要上班,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不能再耗着了。他这样想着,意识渐渐模糊,终于在那点残存的不适感里,坠入了睡眠。
第二天一早齐思远醒来,窗外的天刚蒙蒙亮。他动了动手指,只觉得浑身发虚,像是被抽走了大半力气,连抬手都有些费劲。昨晚那阵耳鸣的余悸还在,头也隐隐发沉。
他撑着胳膊坐起来,缓了好一会儿才掀开被子下床。走到卫生间,掬了把冷水拍在脸上,冰凉的触感激得他打了个激灵,那股虚浮感竟奇异地退了不少。镜子里的人脸色依旧算不上好,但眼神清明了些,比昨天傍晚看着精神。
厨房里,江瑶昨天收拾好的剩菜和半碗粥还在冰箱里。齐思远拿出来,倒进小锅里慢慢加热。米粥的香气混着番茄炒蛋的味道飘出来,算不上浓郁,却让这清冷的早晨多了点烟火气。
他盛了小半碗粥,又夹了几口菜,坐在餐桌旁慢慢吃。胃里还是没什么食欲,每一口都吃得有些勉强,可他知道不能不吃——今天有急诊,高强度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空腹只会让身体更扛不住。
他逼着自己把那半碗粥喝完,菜也吃了小半盘。放下筷子时,胃里有点胀,但心里踏实了些。至少,有东西垫着,不至于在岗位上出岔子。
换衣服时,他特意选了件挺括的白衬衣,将领口系得整整齐齐。对着镜子看了一眼,除了眼下那点乌青,倒也看不出太多疲惫。
出门时,他习惯性地往江瑶公司的方向望了一眼。太早了,楼里还没亮灯。他拉了拉口罩,加快脚步往医院走。
今天的急诊,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脚步坚定地融进了清晨的薄雾里。
齐思远刚走到小区门口,胃里就突然翻涌起来。那股熟悉的反胃感顺着喉咙往上冲,带着点酸意,让他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弯下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喘着气。
他闭紧嘴,努力把那股恶心压下去,额角的冷汗却顺着脸颊往下淌。刚才逼着自己吃下去的粥和菜,此刻像块沉重的石头,在胃里搅得他难受。
“早知道该吃片胃药再出门。”他低声骂了句自己,心里满是后悔。早上起来光顾着赶时间,又想着胃里垫了东西能好点,居然把吃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周围路过的晨练老人看了他两眼,他勉强直起身,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又扶着旁边的树干缓了好一会儿。那阵反胃感渐渐退去,可胃里依旧隐隐作痛,连带着头也有点发晕。
他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离上班打卡还有半小时,要是回去拿药,肯定会迟到。急诊那边早就排好了号,他要是晚到,同事们就得扛双倍的压力。
齐思远咬了咬牙,直起身子,慢慢往前走。每走一步,胃里都跟着抽痛一下,他只能放慢脚步,双手悄悄按在腹部,试图缓解那点不适。
“再撑撑,到医院就好了。”他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目光落在远处医院的方向,脚步虽然慢,却没停下。至少,不能耽误急诊的事——这是他此刻唯一的念头。
齐思远慢慢走着,路过江瑶公司楼下。玻璃门紧闭着,里面一片漆黑,显然还没到上班时间。他停下脚步,目光下意识地往上抬,落在三楼那个熟悉的窗口——那是江瑶的办公室。
窗户关着,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见。可他还是盯着看了一会儿,脑子里不自觉地浮现出江瑶坐在窗边办公的样子:她有时候会对着电脑皱着眉,手指飞快地敲着键盘;有时候会端着咖啡,转头看向窗外发呆;偶尔加班到很晚,他还曾在楼下远远见过那扇窗透出的暖光。
胃里的抽痛还没完全消失,他却因为这片刻的注视,莫名觉得好受了些。就像每次路过这里一样,哪怕只是看一眼那扇窗,心里某个紧绷的角落,都会悄悄松下来。
他抬手按了按腹部,又看了眼手机——再不走,真的要迟到了。齐思远收回目光,最后望了那扇窗一眼,才转过身,继续朝着医院的方向慢慢走。
脚步依旧有些虚浮,可刚才那几秒的停顿,像是给了他一点微小的支撑。至少,知道她此刻应该还在家里好好休息,没有像他这样难受,就够了。
齐思远赶到医院时,打卡机的数字刚跳到上班时间。他松了口气,快步往急诊室走,刚拐过走廊,就看到护士长曹佳琪站在护士站旁,身边围着四五个穿着白大褂、略显拘谨的年轻人。
“齐医生,可算赶上了。”曹佳琪看到他,笑着招手,“给你介绍下,这几个是今天来咱们急诊的规培生,接下来两个月跟着你带教。”
齐思远停下脚步,压下胃里残留的不适感,目光扫过那几个新面孔——他们脸上还带着学生气,眼神里满是紧张和期待,手里攥着笔记本,显然是做足了准备。
“齐医生好!”几个规培生异口同声地问好,声音里带着点怯生生的雀跃。
“嗯,先跟曹护士长熟悉下急诊流程,等会儿我带你们转一圈环境。”齐思远点点头,语气尽量放得温和。他知道规培生刚到临床的紧张,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曹佳琪拍了拍身边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小周,你记一下,等会儿把急诊常用的药品位置和抢救设备清单给几位同学发一份。”她转头对齐思远补充道,“早上已经跟他们强调过纪律了,你放心带就行。”
齐思远“好”了一声,刚要再说点什么,急诊室的电话突然响了。曹佳琪快步接起,挂了电话后面色一沉:“有急救,车祸伤,马上到!”
齐思远瞬间收起了刚放松的状态,对几个规培生道:“跟我来,注意看,别乱碰东西。”说完,他转身就往抢救室跑,胃里的不适在忙碌的指令下,竟暂时被压了下去。
身后的规培生们连忙跟上,脚步有些慌乱,却紧紧盯着他的背影——这大概是他们临床生涯里,第一次直面急诊的紧张节奏,而齐思远沉稳的背影,成了他们此刻最直观的“教材”。
急救室的门“砰”地被推开,担架车带着刺耳的滚轮声冲了进来。齐思远一步跨到床边,目光迅速扫过伤者——中年男性,额头渗着血,呼吸急促,左手不自然地扭曲着。
“血压85\/50,心率120!”护士的声音快速响起。
“建立静脉通路,先补液!”齐思远一边说,一边伸手解开伤者染血的外套,指尖触到冰凉的皮肤时,他丝毫没分心,“小周,记一下,车祸伤,意识模糊,疑似左侧肱骨骨折,头部外伤待查。”
戴眼镜的规培生赶紧低头记笔记,手都在微微发颤。齐思远没顾上看她,拿起手电筒照向伤者瞳孔:“能听见我说话吗?哪里疼?”
伤者喉间发出嗬嗬的声响,眼神涣散。齐思远心里一沉,转头对护士道:“准备做头部ct,通知放射科优先安排!”
就在这时,伤者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溢出少量淡粉色泡沫。齐思远立刻俯身,手指按压在伤者胸廓两侧:“注意呼吸频率!可能有肺挫伤!”
他的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手上的动作却快而稳——调整氧流量,叮嘱护士密切监测血氧,又快速检查伤者的腹部有无压痛。规培生们围在旁边,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处理突发状况,原本慌乱的眼神渐渐安定下来。
胃里的反胃感又冒了上来,齐思远强忍着,额角渗出细汗,却没停下手里的动作。直到ct室的医护人员推着机器进来,他才退到一旁,低声跟负责医生交代伤者情况:“重点看头部和胸部,血压还没稳住,后续可能需要扩容。”
等担架车被推走,急救室里的紧张感才稍缓。曹佳琪递过来一瓶水:“先喝口,看你脸色不太好。”
齐思远接过水,喝了两口,才感觉胃里的不适感压下去些。他转头看向几个规培生,语气依旧平稳:“刚才的流程都记清楚了?车祸伤优先排查致命伤,头部、胸部、腹部,一步都不能漏。”
几个年轻人连忙点头,小周举起笔记本:“齐医生,我都记下来了,就是……刚才肺挫伤的症状,我有点没分清。”
“正常,刚接触都这样。”齐思远走到桌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单的胸廓示意图,“淡粉色泡沫痰是典型症状,结合呼吸频率和血氧变化,就能初步判断。”
他一边说,一边刻意放慢语速,尽量把要点讲得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