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庐州城外,官道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黄尘,仿佛连空气都透着绝望。

灼人的日光炙烤着龟裂的大地,逃荒的百姓三三两两,面带菜色,眼神空洞,如同一群被抽去魂魄的行尸走肉,步履蹒跚地向着传闻中尚有余粮的寿州挪动。

死寂之中,忽有马蹄声由远及近,卷起一路烟尘。

一队精干的骑兵护卫着一辆朴素的青帷马车,逆着人流而来,旗帜上一个鲜明的“苏”字,在风中猎猎作响。

逃难的百姓麻木地抬头,眼中却没有丝毫波澜。

官府,他们已经见得多了,除了催缴赋税,便是呵斥驱赶,没人指望他们能带来活路。

马车在城门前缓缓停下,车帘掀开,走下来的却不是满面威严的官吏,而是一名身着素雅白衣的女子。

她容颜清丽,眉宇间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果决。

正是奉李昭之命,前来庐州主持赈济的苏慕烟。

“开义仓,放粮!”苏慕烟没有半句废话,声音清冷而坚定,穿透了周围的嘈杂。

庐州守官面露难色,凑上前低声道:“苏长史,这……寿州调拨的粮食刚到,账目尚未理清,况且城中刁民甚多,若是哄抢起来,恐怕……”

苏慕烟冷冷地瞥了他一眼,那眼神锐利如刀,让守官后半句话噎在了喉咙里。

“人命关天,刻不容缓。账目,我亲自来核。刁民,我亲自来管。若是再有延误,耽误了主公大事,后果你可担待得起?”

守官浑身一颤,再不敢多言,立刻躬身领命。

义仓大门轰然开启,露出了里面堆积如山的粮袋。

那一瞬间,死气沉沉的人群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无数双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名为“希望”的火光。

苏慕烟并未就此放手,她亲自坐镇在义仓门口,一张长案,一本账册,一支笔。

每发一户,她都亲自过问家中人口,仔细核对,并在账册上清晰记录,杜绝了小吏趁机克扣的可能。

她的身侧,亲卫按刀而立,目光如电,任何试图插队或冒领的人,都被毫不留情地揪出队伍。

秩序,在绝对的威严与看得见的恩惠面前,迅速建立起来。

不仅如此,苏慕烟还在城中几处要道搭起粥棚,用碎米熬制热粥,专门救济那些老弱病残、无力排队领粮的饥民。

她时常亲自持勺,将一碗碗能救命的热粥递到那些颤抖的手中。

百姓们跪地叩谢,泪流满面,一声声“活菩萨”的称呼,很快便传遍了整座庐州城。

庐州城东,讲武堂。

与城内的愁云惨雾不同,这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数千名新兵赤着上身,在烈日下操练着刺杀、格挡,吼声震天。

校场一侧,李昪目光沉凝,不时高声纠正着士兵的动作。

他治军极严,一个最简单的动作,也要重复上千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然而,操练只占半日。

午后,这些刚刚还在喊杀的士兵,便会放下兵器,扛起锄头,在讲武堂外的屯田里劳作。

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脊背,也浇灌着田里茁壮成长的禾苗。

这便是李昪提出的“半训半耕”之法。

庐州新军,兵源多是本地农民,既熟悉农事,又有保家卫土之心。

如此一来,军队战时能打,闲时能产,不仅大大减轻了寿州的军费压力,更让士兵们亲手耕种的土地与他们守卫的家园紧密相连,战斗意志远非寻常募兵可比。

几日后,一队特殊的客人抵达了寿州。

吴越国王钱镠,听闻李昭在江北的治理颇有声色,尤其对寿州的屯田之法深感兴趣,特遣国中重臣陆仁章前来“观政”。

李昭深知,这是一次绝佳的展示机会。

他没有将陆仁章局限在寿州城内,而是热情地引着他,一路北上,直抵庐州。

陆仁章这位吴越使者,见多识广,起初心中还存着几分对江北蛮荒之地的轻视。

可当他亲眼看到庐州城内,苏慕烟主持下井然有序的赈灾场面,百姓脸上虽有饥色却无绝望,反而对他这个外来者投以安稳的目光时,他脸上的矜持便收敛了几分。

当他被带到讲武堂,看到那些上午还在田间挥汗如雨的壮汉,下午便能列出森然军阵,眼中杀气腾腾时,他心中的轻视已经化为了震惊。

他无法想象,一支军队竟能以如此方式自给自足,且保持着如此高昂的士气。

“兵农合一,寓兵于农……”陆仁章喃喃自语,眼中精光闪烁,“李使君之才,实乃经天纬地。”

李昭只是微微一笑,引着他继续参观新建的水利沟渠,那些清澈的水流正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万亩良田。

“天下纷乱,百姓困苦,昭不过是尽些人事,求一方安宁罢了。”

陆仁章闻言,深深地看了李昭一眼。

这份从容与底气,绝非寻常藩镇节度使可有。

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已经超额达成了。

回到吴越后,陆仁章将所见所闻尽数上报。

钱镠沉吟良久,最终拍板。

很快,一份正式的盟约送抵寿州。

吴越与寿州庐州之地,正式开启互市。

吴越开放盐铁,换取寿州的茶叶和庐州未来产出的部分粮食。

消息传来,整个庐州都沸腾了。

盐铁,是官府严控的战略物资,而今却能源源不断地从吴越运来,这意味着更锋利的兵器,更耐用的农具。

而茶叶换来的,更是解了燃眉之急的粮食和财货。

庐州的饥荒,至此才算被彻底拔除了根源。

民心,也在这场看得见、摸得着的变革中,彻底倒向了李昭。

夜,深沉如墨。

寿州节度使府内,李昭处理完最后一卷公务,揉了揉眉心。

窗外,万籁俱寂,只有几声虫鸣。

庐州的危机已经化解,与吴越的盟约更是意外之喜,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就在这时,一名亲信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双手呈上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笺。

信封上没有任何标识,但李昭一眼就认出,这是苏慕烟的密信。

他拆开信封,展开信纸。

烛光下,苏慕烟清秀而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庐州民心已定,钱粮之事亦有吴越之助,此地无虞。然,扬州恐生变。”

短短一句话,却如一道惊雷在李昭心中炸响。

扬州!

那是天下最繁华的都会,也是如今各方势力觊觎的焦点。

苏慕烟为何会突然提到扬州?

她又是从何渠道得知扬州将有变故?

李昭的目光落在信纸末尾“慕烟”二字上,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忽然想起了一些被刻意遗忘的旧事,一些关于苏家与扬州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些尘封的往事,似乎正随着这封密信,从记忆的深处悄然浮现,带着一丝不祥的气息。

沉思片刻,他眼中的平静被一抹锐利的锋芒取代。

他霍然起身,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纸,提笔蘸墨,笔走龙蛇。

“即日起,庐州军整备三日,随时待命。”

写罢,他将信纸吹干,装入信封,用最高等级的火漆封好,递给亲信:“八百里加急,送往庐州李昪将军处。”

亲信领命而去,书房内重归寂静。

李昭负手立于窗前,遥望东南方扬州的方向,夜色深沉,仿佛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漩涡,正欲将所有人都拖入其中。

他知道,一场新的、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而风暴的中心,或许就藏在苏慕烟那句语焉不详的警告背后。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