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雨势稍歇,但天色依旧阴沉如墨,细雨绵绵不绝。苏婉刚起身,便见铁柱浑身湿透、裤腿沾满泥浆,一脸焦急地从外面跑了进来。
“婉儿!不好了!”铁柱声音沙哑,带着喘息,“石根派人连夜冒雨下山送信,说云雾坳里积水了!虽然不深,但那些新种的苗子根浅,最怕水泡!他们人手不够,排水不及!”
果然还是出事了!苏婉心头一紧,但面上却异常冷静:“送信的人呢?”
“在坳口茶摊歇着呢,累得快脱力了。”
“铁柱哥,你立刻带上昨晚准备的人和工具,先行赶去支援!务必协助石根,尽快疏通水道,排出积水!注意安全!”苏婉语速极快,条理清晰,“娟子,去准备些驱寒的姜汤和干粮,让铁柱他们带上。再备些金疮药和干净布条,以防万一。”
铁柱领命,匆匆喝了碗热粥,便带着几个伙计和满载工具的骡车,再次冲入了雨幕之中。
苏婉在铺子里坐立难安。她知道,自己此刻前去也帮不上太多忙,反而可能添乱。但她必须做点什么。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回想前世关于植物涝害急救的知识。
“周伯伯,”她转向周文焕,“劳您再去一趟药铺,买些石灰粉回来,要快。”
“石灰?”周文焕一愣。
“对,石灰遇水放热,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恢复活性。而且能中和土壤因积水可能产生的部分酸性有害物质。”苏婉解释道,这是她能想到的、符合这个时代条件的有限补救措施之一。
周文焕虽不完全明白其中原理,但见苏婉神色笃定,立刻转身去了。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苏婉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连绵的雨丝,心中不断推演着山坳里的情况,设想着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应对之法。婉娘见她忧心,默默端来热茶,陪在一旁。
直到午后,雨渐渐停了,天边甚至透出一丝微光。前去打探消息的伙计飞奔回来禀报:“姑娘!铁柱哥让人传话回来,说积水已经排得差不多了!他们正在清理被淤泥堵塞的水沟,有些苗子歪倒了,正在扶正加固!石根大哥说,发现得还算及时,大部分苗子只是泡了水,应该……应该还能救!”
苏婉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一些。能救就好!只要根系没有长时间浸泡腐烂,就还有希望。
“告诉铁柱,稳住局面后,仔细检查每一株苗子。将石灰粉均匀撒在植株根部周围,但切忌直接接触根系。所有扶正的苗子,都要额外加固支撑。让他们轮换休息,吃些东西,别累倒了。”苏婉仔细叮嘱着。
伙计领命而去。苏婉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这场突如其来的山雨,如同一场实战演练,检验着她前期的准备,也考验着团队的应急能力。所幸,她布下的棋子——石根、铁柱,还有那些提前准备的工具,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经此一事,我们应对山地种植风险的经验,又多了几分。”苏婉对周文焕道,眼神恢复了沉静,“待他们回来,需得好生总结。这云雾坳的排水系统,必须彻底整治一番了。”
窗外,云散雨收,一道淡淡的彩虹挂在天际。苏婉知道,前路依然挑战重重,但只要应对得当,希望,总会在风雨之后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