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间休息的短暂时间里,康塞科球馆的喧嚣暂时被压抑在喉咙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气息。7分的分差不算巨大,但奥尼尔在内线展现出的那种近乎无解的统治力,像一片阴云笼罩在每一个步行者球迷心头。
第二节开始,里克·卡莱尔做出了调整,李特替换下肯尼·约翰逊,披挂上阵。他踏上球场,目光平静地扫过湖人的半场,那双眼睛里没有面对传奇阵容的畏缩,只有一片冷静的分析与计算。
湖人这边,由费舍尔以及科比带领轮换阵容。科比的眼神依旧冰冷,仿佛第一节的顺畅进攻只是热身。
步行者第一次进攻,李特控球过半场,没有急于发起挡拆,而是打出了一个清晰的手势。雷吉·米勒从底角启动,借助布拉德·米勒在罚球线附近的一个扎实掩护,快速切向弱侧底角。同时,阿泰斯特在强侧底线迅速上提,看似要为李特做墙,却在接近的瞬间突然拆开,沉向底线。
这是一个简洁却极具威胁的强弱侧转移联动。
李特的球及时地分给了借助掩护暂时摆脱的米勒。老米勒接球,吸引了科比的追防和弱侧协防的注意力,他没有贪功,几乎在接球的同时,将球横传给到了另一侧借助阿泰斯特无球掩护空切到肘区的克罗希尔手中!
克罗希尔接球,面前一片开阔,中距离跳投命中!
这个进攻套路,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空间感,与步行者常规的挡拆突分或者内线强攻截然不同。场边,一直稳坐钓鱼台的“禅师”菲尔·杰克逊,微微挑了挑他那着名的白眉。
回过头来,湖人进攻,科比试图单打阿泰斯特,但他的翻身跳投在阿泰斯特拼命的干扰下偏出。李特保护下后场篮板,立刻转身推进。他没有像传统控卫那样降速等待落位,而是伸手指挥,步行者的球员如同精密仪器的齿轮,迅速开始新的跑动。
这一次,球经过几次快速的传导,最终由借助掩护兜出的李特,在弧顶接球。防守他的德文·乔治被掩护延误了半步,李特没有丝毫犹豫,拔起就射!
三分命中!
分差瞬间被缩小到2分。湖人队有些措手不及,他们预想了步行者会拼命防守,会冲击内线,却没想到对方在进攻端打出了如此流畅且……熟悉的配合。
“嘿,科比,”李特回防时,对着脸色不太好看的科比轻声说道,“听说你们管这个叫‘三角’?看起来也不难嘛。”
科比的脸色更沉了,他没有回应,但下一次进攻,他更加坚决地要球单打,这次他造成了阿泰斯特的犯规,两罚一中。
但步行者的进攻浪潮已经起来了。李特像一位球场上的交响乐指挥,不断调动着队友。他敏锐地抓住了湖人防守的命门——年龄和移动速度。
当奥尼尔在场时,李特就指挥球队不断进行无球掩护和空切,专门找佩顿和马龙这两个点打。佩顿的经验还在,但脚步确实跟不上米勒永不停歇的跑动;马龙的膝盖让他无法及时扩防到中距离,布拉德·米勒和克罗希尔在他面前投进了好几个空位中投。
当奥尼尔下场休息时,李特更是抓住机会,指挥阿泰斯特去低位强吃湖人的替补锋线,或者自己借助掩护快打慢,冲击湖人移动更慢的内线。
整个第二节,步行者的进攻打得极其合理,几乎每一次出手都源自于耐心的传导和精准的空位把握。李特自己得分不多,但他盘活了全队。他阅读防守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总能找到湖人防守链条上最薄弱的那一环,然后狠狠打击。
半场结束时,比分变成了 52 : 50,步行者不仅填平了坑,还反超了2分!更令人惊讶的是技术统计,步行者上场球员几乎人人都有得分进账,进攻点极其分散。
下半场,湖人试图重新收紧防守,但步行者已经打出了信心。李特继续着他魔法师般的表演。一次经典的“三角”站位后,他看似要将球交给低位的杰梅因·奥尼尔,却用一个逼真的传球假动作骗开了防守注意力,自己突然反跑空切,接到米勒的击地传球轻松上篮。
又一次,他在强侧吸引包夹后,一个看似随意的背后传球,将球精准地送到了弱侧完全被放空的弗雷德·琼斯手中,后者手起刀落,命中三分。
“你们到底有几个进攻发起点?”一次死球时,被遛得气喘吁吁的佩顿忍不住冲着李特抱怨。
李特擦了擦汗,笑了笑:“不多,也就场上这五个。”
第三节结束时,步行者已经将领先优势扩大到了8分。第四节,湖人发起了疯狂的反扑,科比连续命中高难度进球,奥尼尔也在内线翻江倒海。但每当湖人将分差迫近,步行者总有人能站出来得分。阿泰斯特的强硬篮板二次进攻,米勒的关键三分,小奥尼尔面对替补内线的稳定勾手……全队七人得分上双!完美的团队篮球!
最终,当全场结束的哨声响起,记分牌上的数字定格在 107 : 100。印第安纳步行者,在主场爆冷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洛杉矶湖人,取得了总决赛的开门红!
康塞科球馆陷入了沸腾的海洋。球员们疯狂地拥抱在一起,庆祝这场难以置信的胜利。
赛后新闻发布会,胜利者里克·卡莱尔带着李特和杰梅因·奥尼尔出席。轮到湖人主帅菲尔·杰克逊发言时,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禅师”脸上依旧挂着那副高深莫测的笑容。
“恭喜印第安纳,他们打了一场完美的比赛。”杰克逊的声音缓慢而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尤其是他们的77号,李特。他让我印象深刻,他对比赛的理解,他的传球,完全不像一个二年级。他今晚仿佛穿着我们的球衣在打球(指三角进攻),说真的,我有点好奇他是不是偷偷看了我们的战术手册。”
这话听起来是称赞,但细细品味,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捧杀”意味,将胜利的焦点过多地引向了一个二年级替补,隐隐在制造一种“他不可能一直这么神奇”的舆论压力。
顿了顿,杰克逊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满:“当然,我认为我们在内线获得的一些机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沙克在某些回合被侵犯得很明显,但裁判的哨子似乎睡着了。我们希望接下来的比赛,双方能在一个更公平的吹罚尺度下竞争。”
他将失利的部分原因,引向了裁判因素。
台下记者的镜头立刻对准了李特,想看他如何回应这混合着赞誉和抱怨的发言。
李特面对话筒,脸上没有什么得意的表情,只是平静地说:“菲尔教练过奖了。我们只是努力执行战术,抓住对手给予的机会。至于裁判……我相信他们尽力了。篮球比赛,终究是靠把球放进篮筐来决定胜负的。”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既接下了赞誉,又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关于裁判的争议,将焦点重新拉回到了比赛本身。
走出发布会现场,印第安纳的夜风带着胜利的微醺。但李特很清楚,这仅仅是开始。菲尔·杰克逊的“捧杀”和抱怨,正是大战序幕拉开的信号。湖人这头沉睡的巨狮,在被狠狠刺痛后,下一场必然会露出更锋利的獠牙。而他和步行者,需要做好迎接更猛烈风暴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