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那丫头的话,像颗种子似的在李特脑子里发了芽。他灌了口水,盯着地下室里那个被揍得砰砰作响的沙袋。马修确实是个不错的体育经纪人,谈合同、搞代言是一把好手,但娱乐圈那摊子事,那老小子确实有点抓瞎。
拍电影?写歌?对他来说确实是玩票。训练和比赛才是主业,这些玩意儿就是图个乐子,顺便维持一下场外热度。量不大,正好给李雪那丫头练练手,反正沃顿商学院的高材生,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缺的就是实战。赔了赚了都无所谓,就当给她交学费了。
他正琢磨着怎么跟马修开这个口,不至于让那老小子觉得被分了权,手机就炸了。不是铃声,是那种能把人从深度睡眠里拽出来的震动加嘶吼。
李特瞥了一眼屏幕,是斯派克·李。这老哥找他,八成没正事。
他刚划开接听,那边炮仗一样的声音就冲了出来:“李!开门!我就在你家门口!有好事儿!”
得,训练是别想了。李特扯下拳套,擦了把汗,慢悠悠地往楼上走。透过门禁监控一看,好嘛,斯派克·李真戳在门口,戴着那副标志性的超大号眼镜,手里挥舞着一个文件夹,活像个搞传销的。
开门。斯派克·李也不客气,直接挤了进来,兴奋得眼镜都快从鼻梁上滑下来了。
“李!看看这个!专门为你量身定做的!”他把那个文件夹拍在李特胸口。
李特接过来,封面几个花里胡哨的大字:《从玉米地到苹果城》。他一脸无语,翻开。果然,典型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剧本。讲述一个来自印第安纳乡下的篮球天才,如何一路逆袭,最终在纽约扬名立万的故事。剧情简单粗暴,逆袭打脸,香车美女,校园纯爱,兄弟情谊,好莱坞励志片的元素一个不少,俗套,但看着挺爽。
“怎么样?”斯派克·李搓着手,眼睛放光,“简直就是你的自传!稍微艺术加工一下!想想看,你本色出演!票房绝对爆!”
李特没立刻答应,也没拒绝。他慢悠悠地翻着剧本,脑子里快速盘算。成本看样子不大,拍摄周期应该也不会太长,正好在休赛期能搞定。故事虽然俗,但这种草根逆袭的套路永远有市场,对他个人形象没啥坏处,甚至还能巩固一下他“纽约新王”的人设。关键是,这事儿听着挺有意思。
“戏份不多吧?别耽误我训练。”李特合上剧本,扔在茶几上。
“放心!绝对以你的训练为准!剧组跟着你的时间表走!”斯派克·李拍着胸脯保证,“就是几个关键场景,打球,耍帅,再说几句酷酷的台词!”
李特点点头。这事儿,可以干。
正事谈完,斯派克·李熟门熟路地去冰箱里翻饮料。李特靠在沙发上,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对了,斯派克,我妹妹李雪,你见过的,考上沃顿了。”
斯派克·李拿着一瓶苏打水转过身:“嗯哼?那丫头聪明得很,怎么了?”
“她对娱乐圈这块挺感兴趣。我这边以后类似拍电影、搞点音乐这种玩票性质的事,量不大,但总得有人打理。马修忙主要的体育那边代言都忙不过来。我想着,要不就让李雪先试着弄弄,反正赔了赚了无所谓,就当给她练手了。”李特说得轻描淡写。
斯派克·李多精的人,一听就明白了。他拧开瓶盖,灌了一大口,大手一挥:“就这事儿?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让小丫头跟着我,我带她见识见识!在纽约,在好莱坞,我斯派克·李还是有几分面子的!保证让她快速上手!”
他这话倒不是吹牛。作为纽约乃至全美文化界的标志性人物,斯派克·李的人脉和资源,带个新人入门绰绰有余。
“那就这么说定了。”李特笑了笑。搞定。
斯派克·李又待了一会儿,兴致勃勃地跟李特讨论了一下剧本里几个篮球场景的设计,强调一定要拍出“肉碰肉”的真实感,不能像那些软绵绵的篮球电影。直到李特暗示自己还要去进行下午的力量训练,他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临走前还没忘了嚷嚷:“告诉雪儿,随时可以来找我!”
送走这位精力过剩的大导演,房子里重新安静下来。李特看着茶几上那份《从玉米地到苹果城》的剧本,摸了摸下巴。打球,拍电影,还有个跃跃欲试要当他娱乐经纪人的妹妹……这个休赛期,看来是清静不了了。
不过,好像也不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