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看着团队成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既有对新成员到来的欣慰,又有一丝隐隐的担忧。她知道,新老成员之间的磨合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无论如何,她都做好了应对一切问题的准备。深吸一口气,她转身走向办公室,准备迎接可能出现的新状况。
新成员加入后的几天,项目重新启动,办公室里一片忙碌景象。键盘敲击声、讨论声交织在一起,看似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吴倩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在一次进度汇报中,负责市场调研的老员工李明,拿着一份报告,眉头紧皱,向吴倩抱怨道:“吴总,按照之前的流程,我们市场调研这一块是先做定性分析,再进行定量研究。但新来的小张,一上来就开始大规模收集数据,这顺序完全乱了,后续的工作都不好开展了。”
吴倩微微皱眉,安抚道:“你先别急,我找小张了解下情况。”
与此同时,在项目策划组那边,新成员林辉正和老成员王姐争论得面红耳赤。林辉挥舞着手中的策划书,激动地说:“现在市场变化这么快,我们的策划就得紧跟潮流,大胆创新,你们之前的那些方案太保守了,根本吸引不了年轻消费者。”
王姐也不甘示弱,提高音量反驳道:“我们之前的方案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虽然没有特别新颖,但胜在稳妥。你这一下子改动这么大,风险太高了,万一出了问题谁负责?”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工作环节都有出现。吴倩敏锐地意识到,新老成员之间由于工作方式和理念的差异,已经开始影响到项目的正常推进。她深知,若不及时解决,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于是,吴倩决定组织一次新老成员的沟通交流会。她提前通知大家放下手头工作,来到团队沟通会议室。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压抑,新老成员们各自坐在两边,脸上带着些许严肃和戒备。
吴倩站在会议室前方,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缓缓开口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因为我发现最近工作中,新老成员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这很正常,大家来自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工作习惯。但我们现在是一个团队,为了同一个项目努力,所以希望大家能坦诚地交流,分享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一起找到一个平衡点,让我们的团队更加融合,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吴倩说完后,会议室里沉默了片刻。随后,林辉率先打破沉默,站起身来,指着手中的策划书说道:“我就拿策划这一块来说吧。我认为我们身处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必须要有创新思维。比如这次的项目,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年轻人,他们追求个性、时尚,我们的策划方案就得抓住这些特点,大胆采用新的营销手段和创意,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林辉话音刚落,王姐就忍不住回应道:“创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盲目创新。我们公司一直以来的风格就是稳扎稳打,每一个方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多次市场调研验证的。年轻人的喜好变化太快,过于追求新颖,很可能会偏离我们的核心目标,导致资源浪费。”
紧接着,负责技术的陈宇也发言了:“我在技术方面也有同感。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应该积极引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但老员工们似乎更倾向于使用熟悉的技术,这样虽然保险,但可能会错过一些更好的发展机会。”
老员工赵工皱着眉头反驳道:“新技术虽然好,但稳定性和兼容性都有待验证。我们之前就因为贸然采用新技术,吃过亏,项目进度严重滞后。所以,在技术选择上,还是要谨慎。”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争论得越来越激烈。会议室里的气氛也愈发紧张,火药味渐浓。吴倩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焦急。她试图引导大家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说道:“大家先冷静一下。林辉,王姐她们的经验是经过时间积累的,有其合理性;王姐,林辉他们带来的新思维也能为我们的项目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既保证创新,又能规避风险呢?”
然而,大家似乎都沉浸在自己的观点中,一时难以接受对方的意见。沟通交流会陷入了僵局,新老成员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激化了。
吴倩看着面红耳赤的众人,心中暗暗发愁。这次沟通,本是希望能解决新老成员之间的问题,促进团队协作,可没想到却变成了这样。新老成员磨合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沟通似乎并未起到良好效果,接下来她要如何化解矛盾,让团队协作更加顺畅?她深知,留给她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多了,项目的进度不能再因为团队内部的矛盾而耽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