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轮抵岸,
比起船上的闲谈,岸上要显得冷淡的多。
按道理说像罗曼这种特殊的外交人员,外交规格可以高,但也不至于总统亲临。
毕竟国际上有着不成文的外交规矩,
大国、强国之间接待人员也应该和被接待人员的级别划等号,以彰显尊重而又不显得矮一头。
并且罗曼也并没有用国防军副司令的名义前来访问,而是挂职在外交部的身份,以考察团的名义前来外交。
按道理副总统规格的接待就已经算超标了,但考虑到道威斯和罗曼的私人友谊倒也说得过去。
而此刻,
纽约港口停了两辆显眼的黑色凯迪拉克,一辆属于几乎和罗曼地位平齐的道威斯副总统,而另一辆属于卡尔文·柯立芝总统。
这种奇异的双接待,
让一众记者浮想联翩,结合近期总统接任前闲言碎语,总统和副总统不和的新闻在他们笔尖酝酿。
虽然媒体们都喜欢捕风捉影来夸大其词,
但这次他们难得的没有猜错。
红毯边,
柯立芝倚靠在车窗边,低头看着微微敞开的怀表。
秒针不断向前,
而旁边柯立芝前不久逝去的孩子黑白照格外显眼,
不比站在红毯外一脸笑意的道威斯,柯立芝一向以不张扬和深沉出名,现在依旧如此。
低垂的目光搭配上略带哀伤的神情,
让他看上去格外冷淡。
而他之所以违背自己的信条,
是因为道威斯从挪威回来时便有些越界了,
虽然道威斯前往德国重构经济体系的名气,让帮助他们赢得了大选。
但高涨道威斯股票让这位副总统有些过分直言和狂妄了。
不仅在就职演讲后的各大场合吹嘘自己完成了欧洲的全面掌控,为美利坚的国际影响力扩展迈出了一大步。
话里话外,
一副将所有外交成就揽在自己身上的模样,而只要提到柯立芝这位总统,话里话外皆是无视。
如果仅仅是这样,
柯立芝还犯不着在这种外交场合剥道威斯面子,而是因为这个狂妄自大的蠢货,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他原本是想将道威斯一并拉入内阁会议,好巩固对民主党和进步党联盟的防线。
可这货他直接说自己不想参加内阁会议也就算了。还声称那样做是违背美国宪法原则的表现!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还是容忍,
这个蠢货居然把信一并交给了媒体,要不是发现的及时。
这封信想必已经被刊登上头条了!
全美都会认为他是个被副总统剥了面子的软蛋!
他这是想干嘛?利用舆论给自己施压?逼迫自己的决定?到底自己是总统还是道威斯是总统?!
而这次来参与外交,
一方面是改变外界对自己不擅长外交的印象,另一方面更是告诉其他政客,道威斯不过是长了一张好嘴巴的蠢货。
没有他自己依旧能处理好外交关系,并在外交领域能有所成就。
望着驻扎在一边的总统专车,
道威斯的不满掩埋在笑意中,
他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他只是讲出了自己诉求而已。
柯立芝这是在干什么,
这不就是在打他的脸,特意搅场?发泄自己把信件外泄给记者的不满,用近乎孩童的方式来外交场合玩弄。
自从对方的儿子因感染去世了,
道威斯就感觉自己这位老朋友越来越不对劲了,对某些事越来越敏感,脾气也越来越大。
最近更是在好几场州级的宴会上表达对自己的不满。
当副总统真是件苦差事,
道威斯摇摇头,
如果柯立芝提前和他说明要来,他还不准备和总统撕破脸,毕竟这种场合闹出笑话对谁都没好处。
但现在这种不告而来,
他要是在不给这位总统一个教训,他知道对方只会越来越过分。
望着抵达的游轮,道威斯已经想好了用什么理由,将罗曼这位他邀请来的外交关键,拉上自己的汽车。
呜——
悠长的汽笛声在罗曼的耳旁响起。
望着下方奇异的的双接待场景,
罗曼稍稍一愣,诧异很快演变成一抹笑意,他知道柯立芝和道威斯有矛盾,但没想到矛盾居然来的如此之快。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矛盾永远是获利的根源,
利娅也意识到了这个外交事故,凑了过来问道:
“罗曼先生,我们应该上谁的车?”
罗曼思考片刻立刻回应道:
“谁地位高上谁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和另一个交坏关系,外交意图可不能太明显。”
他此行的目的是打着考察各个公司的名义,
当然名义不代表他只做这些,实际上他是想将早已定下的两个造船公司搬到德国,同样他不认为这种情况会被轻而易举的允许。
两个公司他都亲自筛查过,
和美国的军舰制造有着不俗的关系。
就算以分公司的名义搭成合作,这其中肯定少不了美国的限制,
他来之前都已经想好了,
利用苏俄给美国压力,在国际领域拉扯,最后再写一份无所谓的条约营造出德国倒向美国的假象做政治上的让步用作置换。
这并不会影响苏俄方面的关系,
毕竟苏俄在军事学院方面的态度,就已经表明他们不会因为一份协定、条约而暴露军事基地的消息,
苏俄也是获利的一方。
但这么一看,
他好像能换到更多东西。
想着,
罗曼率先走下楼梯,道威斯先一步走了过来问候道:
“好久不见罗曼,代我向兴登堡总统问好。”
两只手握了握,
“好久不见道威斯先生,这位是柯立芝先生吧,您好总统先生,没想到我这么一位小人物也能被您亲自接待。”
将手收回,
罗曼转而将左手前伸。
还在想自己该用什么话术,开口解释为什么来接待的柯立芝,没想到这位年轻人先一步给自己了一个台阶。
而柯立芝也接着台阶往下迈,同时内心不由自主的对罗曼增添了几分好感:
“约德·罗曼先生,我听说过你在经济协定中的影响,以我个人角度来看诺贝尔和平奖更应该颁发给你。”
此话一出,
码头的火药味明显上升了一个层次,道威斯刚想反击,但罗曼率先用幽默的口吻稳住了局面:
“那可不行总统先生,要是一个德国人拿下和平奖,那巴黎绝对不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