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寅时,微风冷。
蜿蜒曲折的道上,三个黑影正匆匆前行。
“县太爷怎么是我未来岳父?这亲是怎么定的?”
“这事说来话长。我也是听老爷说的。”少女声如黄鹂啼鸣般娓娓道来一段陈年往事” 。
话说十几年前,富商大贾杨老头坐着马车在悠悠赶路。
烈日炎炎,炽热的光线直射道路上。一个身形佝偻的落魄秀才,正脚步虚浮地走着。他的衣服又脏又旧又破。头发散乱,满脸尘土,嘴唇干裂。
秀才双脚每迈一步都相当吃力,双脚如有千钧重负。身子摇摇欲坠。他是生病了吗?还是中暑了?秀才身子晃了晃,直接栽到路上。
此时,富商大贾杨老头刚路过。这杨老头年过半百,身形发福,脸上绽放着久经商场的精明能干。不经意间瞥见倒在地上的秀才。连忙叫停车夫。
杨老头下车,快跑到秀才身旁,伸手探了下秀才鼻子。之后又开始掐秀才人中,一会儿秀才恢复意识。
“老人家,谢谢你救了我。”秀才有气无力地说。
杨老头把秀才扶到路边树荫下问:“后生怎么落到这般田地?”
“老人家,我原本赴京赶考,不料中途遇山匪抢劫。身上的盘缠,衣物,粮食全部劫走了。”秀才眼眶泛红,“我一路乞讨,风餐露宿,饿了几天了,实在走不动了才晕倒。”
杨老头听后,心想: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苦了这个后生。
杨老头不禁摇头叹息:“这世道变了!苦了我们普通百姓和你这些读书人!”
秀才听后呜呜地抽哭。
“年轻人呀。你这是中暑和饿才晕倒的。”说着帮秀才放宽了衣物,又拿来水弄湿毛巾帮秀才降温。
弄了一阵杨老头用手探了探秀才额头。见体温渐渐降了,又拿来水和粮食给秀才。
秀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杨老头见他吃完了,微微笑:“你终于没事了,你也是往前面县城里吧。我可以带你一程。”
秀才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感激,忙不迭点头致谢:“那真是太好了,多谢老人家搭救,又蒙您慷慨相助,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马车晃晃悠悠朝着县城行进。途中,杨老头与秀才闲聊,得知秀才名叫梁康平。这梁康平言谈常识相当丰富,腹中颇有才学。
到了县城里分别。
杨老头拿出一袋银子摔入秀才手中。
秀才梁康平捧着那袋银子,眼眶瞬间湿润,扑通一声跪地:“老人家,如此厚赠,叫我如何报答!”
杨老头连忙扶起他,和蔼笑道:“莫要如此,日后若考取功名,造福百姓便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我虽是落魄秀才,但是也知感恩图报。家中有一女儿,今年八岁。你家是否有爱子年纪相仿?我将女儿许配与他。”
杨老头微微一愣,随即哈哈一笑,伸手扶起秀才:“后生,你这可折煞我了。我救你,不过是举手之劳,并未图你回报。”
杨老头的拒绝让梁康平愈发感动,他站起身子,目光坚定地看向杨老头:“老人家,您的这份情义我记下了,不管您答不答应这门亲事,您都是我的大恩人。”
分手后,杨老头经商。梁康平赶考。
“那也没有成这门娃娃亲呀?”另一个年轻的爽朗男声问。
少女嘴角浮起一抹神秘笑意,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说道:“志方哥别急,这故事,还有后续。”
秀才得到杨老头的无偿资助。顺利去到京城应试。考中了进士。
高中后的梁康平,在京城声名鹊起,不少达官显贵纷纷抛出橄榄枝,或是想将女儿许配给他,或是邀他加入自己的阵营。但梁康平心中始终牢记着心中的承诺和杨老头的救命之恩。他一一婉拒了这些好意,收拾行囊,带着满心的诚意和荣耀,踏上了找杨老头应亲之路。
梁康平找到了杨老头家,敲响了门。
开门的是杨管家杨福。
简单介绍后管家带梁康平进去见杨老头。
杨老头也没有想到这梁康平找到了上门。心里是意外和感动。
寒暄过后,梁康平一脸严肃,认真地说道:“杨老爷,当年我提及的娃娃亲,我今日来,就是想正式应下。我已高中,也有了能力给令郎和小女一个安稳的未来,还望您成全。”
“梁康平兄弟呀。你这亲家我是不认也不行呀!”
这门娃娃亲就这样子定了下来。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我申报建屋地契时,县太爷这么热心肠。”
“三少爷,你怎么想在大王山脚下建房子呀?我们只有一车粮和一百两白银,如果花钱建房子,食铺,和生意启动资金。那我们日后生活怎么办呀?”少女担忧问。
“大王山上有座庙,每逢初一十五都有人来上香。平日也有行商路人经过。这虽然远离县城,但没有什么商铺食店。恩公这个想法行得通。就是怕启动资金和日后生活费不够。”
“如果资金链断了是一个大问题,但山人自有妙计。”说这话的正是杨易安。
“三少爷,你有什么妙计呀?”王碧瑶满脸疑惑。
“你听说过空手套白狼吗?”杨易安问。
杨易安分家后,如果靠捕鱼卖,和收田租也可以过好这新生活的。他现在要另起炉灶,开始做食铺。面临资金链断的困局。他如何破局呢?怎样个空手套白狼呢?欲知后事如何?且读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