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也知道汉中那边兵灾闹得比较厉害,但他没有想到瑞王是逃出来的。
心中思索着,如果瑞王来借钱粮剿匪,该以什么理由拒绝他?
但当他看到瑞王朱常浩翻山越岭多日后衣不遮体的凄惨模样时,还是忍不住震惊地说道:
“瑞王,你怎么这么狼狈了?”
瑞王朱常浩听后,心中一阵酸楚。
他说道:
“我就是被汉中那些叛军给围住了,我这是投奔你来了。”
没想到汉王是来投奔自己的。
蜀王朱至澍虽然也没想到汉中的兵灾闹得这么凶,但只要瑞王不找自己要钱要粮,那都无所谓。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
“既然来了,就在这里多住一段时间吧。”
瑞王看着他冷淡的表情,虽然大家关系一般,可同姓朱,就留下来住一段时间。
“谢王爷恩典。”
赵光远连忙拱手施礼。
朱常浩刚想说什么,就被赵光远拉扯住了。
赵光远等人逃到成都,瑞王立刻就给京城去信。
奏折中朱常浩说的凄惨,汉中又丢了,唐世济下落不明。
瑞王还算讲人情,在奏折上还给赵光远求情了。
闯营中。
“闯王,汉中这个好地方被马家军得到了,咱们也得提振声望。现在虽然闯王的民歌到处都是,但咱们现在也得打几场大仗,让天下人知道明廷要被反复,必是闯王。”
听到新晋谋士李岩的分析,李自成也不由点点头。
他也不甘心被个毛头小子占了上风。
“好,那额就打,打他狗娘的。”
李自成一拍座椅,站了起来大喊。
一场大战即将打响。
李自成看向下方一个文士打扮的说道:
“先生,你看额们这仗能打赢么?”
被李自成称呼先生的,正是刚被宋金星推举的闯军新谋士宋献策。
靠着“十八子主神器”、等谶语,深受李自成器重。
“闯王,我前日已经算得天机,大明国运将终。”
“先容我算一算。”
宋献策先是向李自成微微施礼,随即两眼微闭,左手趋向身后,右手几只手指快速掐动。
“流入顺河干,陷于十八滩。若要上云天,起自雁门关。将军开始起义就是马上称王,定国号为闯,已经验证这种说法。现在按‘起自雁门关’一语,将军起义就是从现在开始啊!”
宋献策突然嘴角微微出血,立刻停止掐动,擦擦嘴角,立刻将结果告知了李自成。
李自成知道宋献策这是掐诀提前透露天机,折损了寿命。
“辛苦先生了,先生先稍作休息。”
得知大明国运将终,现在又是大干一场的时候。
李自成信心爆棚。
“传令,出兵洛阳。”
在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谋士连番劝说下,李自成决定占据洛阳。
洛阳对于华夏人来说,总有着不一样的情怀。
占据洛阳,不仅能在声势上压倒马岳,更能彰显自己的实力。
李自成脸上洋溢着喜悦,郑重地说道:
“全军快马加鞭,攻打洛阳!”
随着他的号令,闯王军纷纷响应,十几万大军闻风而动。
整个河南,已经彻底陷入了动荡之中。
不足半月,这座曾经繁华的洛阳城便易了主。
李自成在城中开设了福禄宴,其中的“福”便是指洛阳的福王。
他将福王活活烹煮,场面虽血腥,但李自成及其麾下,乃至城外的流民们都兴奋地喊道:
“吃闯王,喝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成都。
在成都的日子越久,瑞王朱常浩渐渐远离了南郑那令人心悸的危险环境,心态也随之放松下来。
虽然瑞王借住在蜀王府内,心中却暗自思量:
“同为朱姓皇室,我何必拘泥于礼节?”
于是,他开始随意地调戏蜀王府的下人,这令蜀王心中颇为不满,两人时常因此发生口角。
而同样寄居在此的总兵赵云赵光远,也并未得到蜀王的青睐。
作为藩王,他们天然要与文武百官保持一定的距离。
更别说赵光远还是一名武官了。
贪财好色尚可容忍,但结交武官却是大忌。
赵光远心中也是有苦难言,自从四川巡抚陈世远上任以来,对他这个曾经的败军之将从未正眼相待。
即便勉强客套,也只是称他为“汉中总兵”,可如今汉中之地都已被他人占据。
四川的武官更是对他不屑一顾。
在这样的风气下,整个四川官场上的官员,无论大小,都对他敬而远之。
而在汉中,马岳正打算潜心发展。
河南、湖北等地却是风波不止。
洛阳。
闯王李自成,如今已杀入洛阳,建立大顺政权。
如今王朝倾覆,他李自成未必不能坐上那至高无上的位置。
他内心深处涌动着野心,作为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敢于表达自己的权欲。
京师。
崇祯皇帝先是接到了瑞王的陈罪疏,说是无诏脱离封地,现在自请陛下发落。
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没有援军,他瑞王没有才能,打不过。
现在自己跑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反正就是把他关到凤阳,他瑞王也认。
崇祯看的脸色铁青。
一方面是因为汉中丢失,汉中贼寇做大。
另一方面,汉中多次求援,他没在意,说起来他也有责任。
当然了,他是皇帝,不可能有错。
有错的只能是臣子,是瑞王。
崇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回奏折无关痛痒的申饬一下瑞王。
瑞王私自逃离封地,虽然事出有因,但作为皇帝来说,这绝对不能成为常例,崇祯对此谨慎的很。
唐王就是前车之鉴。
唐王朱聿键私自勤王就被抓进凤阳,瑞王自然不用,但也要给予警告,不能让其他藩王有样学样。
崇祯刚准备打定主意要调派大军收复汉中时,坏消息却不断传来:
接到了河南奏报,洛阳已被李自成攻占,李自成自称大顺王,建立了大顺政权。
“反了!都反了!”
崇祯皇帝在朝堂上气得脸色铁青,一口气没上来,当场晕倒在了暖阁内。
旁边的王承恩高声喊道:
“陛下!陛下怎么了?快传太医!快!”
刚刚被召进来的内阁首辅和六部大臣们也是一片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