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域探查队的三艘穿梭艇穿越机械域传送阵时,源能域的跨域广场早已聚集了上万名迎接的两界居民。当淡蓝色的传送光消散,艇身泛着淡金色抗暗能装甲的穿梭艇缓缓降落,广场上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 末世居民挥舞着绣有 “平安” 字样的绸带,仙界弟子吹奏起空灵的仙笛,蚀仙族成员则用能量共鸣在空中勾勒出 “共生” 的符文图案,三色光纹交织在天空,形成一幅跨越文明的和谐图景。
王大锤率先走下穿梭艇,手中紧握着那枚刻满初始域符文的多空间坐标芯片,身后的队员们虽面带疲惫,却难掩胜利的笑容 —— 李三炮的抗暗能装甲上还留着暗能领主攻击的划痕,林小婉的医疗包旁挂着救治伤员时染血的净化符,阿坤的指尖仍残留着与暗能共鸣的淡紫色微光。“我们回来了!暗能危机,彻底解决了!” 王大锤的声音通过扩音符文传遍广场,人群中再次响起欢呼,不少居民激动得热泪盈眶。
联盟随后在通天峰协作区举行了 “跨域决战庆功大典”—— 紫渊族长为探查队成员颁发 “跨域英雄勋章”,勋章由源能晶核与共生草纤维混合锻造,正面刻着两界联盟徽章,背面是深渊域封印阵的简化图案。“你们不仅终结了威胁多空间的暗能危机,更证明了不同文明只要同心协作,就能克服任何绝境。” 紫渊族长的致辞中,满是对跨域文明未来的期待。
庆典后,两界的融合发展步入 “深水区”:
1. 生态融合:生命域的共生技术在末世与仙界全面推广,末世的 “抗逆农田” 中,共生草与小麦套种后亩产提升 40%;仙界的 “仙植园” 引入源能仙谷,药材生长周期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二,两界粮食与药材自给率首次突破 90%。
2. 技术共享:器仙族将抗暗能装甲与高频净化炮的图纸纳入《两界技术大典》,末世的机械工匠通过 “远程教学仪” 学习初始域机械技术,仅半个月就造出 3 台简化版暗能净化仪,用于清理残留的暗能污染。
3. 居民迁移:新空间的 “共生社区” 迎来首批 500 名两界居民,其中末世居民 200 户、仙界居民 200 户、蚀仙族居民 100 户,社区内的 “多语言交流站” 配备能量共鸣翻译器,不同文明的居民能无障碍沟通,孩子们在共同的学堂里学习两界文字与历史。
与此同时,技术组在源能域的研发中心开启了 “多空间坐标芯片解析” 工作。器远带领陈阳等两界技术学院学员,用升级后的 “初始域符文解码器” 逐行读取芯片数据 —— 芯片内存储着 12 个未知空域的坐标,其中 “星核域” 的标注最为详细,符文记载:“星核域为初始域‘跨域引擎研发基地’,域内存在‘星核能量源’,可为跨域设备提供永续能量,域内遗迹藏有‘多空间导航系统’完整版。”
“星核域的能量特征与源能域相似,但浓度是源能域的十倍!” 赵磊用 “能量频谱分析仪” 比对芯片数据,“芯片还标注了星核域的‘安全航道’,需从机械域出发,穿越‘星尘乱流带’,沿途有两个初始域留下的‘能量信标’,可用于修正航线。”
更关键的发现来自芯片内的 “初始域技术日志残片”:“星核域的跨域引擎可实现‘多空间同步跳转’,无需依赖固定传送阵,初始域崩塌前,曾计划用该技术连接所有已探索空域,后因暗能爆发被迫终止……” 这段记载让所有技术人员兴奋不已 —— 若能找到并修复跨域引擎,两界的跨域探索将摆脱对现有航道的依赖,真正实现 “自由穿梭”。
王大锤在联盟会议上提出 “星核域探查计划”:“星核域的跨域引擎技术是打开遗失空间的‘钥匙’,不仅能提升我们的探索效率,还能为两界文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星核域的能量浓度极高,且可能存在初始域遗留的自动化防御系统,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会议确定了 “三步走” 准备方案:
1. 装备升级(1 个月):器仙族研发 “星核耐受型穿梭艇”,艇身采用 “星核合金”(源能矿石与初始域金属碎片混合锻造),能抵御高浓度星核能量;丹仙族炼制 “星核适应丹”,增强人体对星核能量的耐受性。
2. 人员选拔(半个月):从两界技术学院毕业生、现有探查队员中选拔 25 人组成 “星核域先遣队”,要求掌握初始域符文基础、具备跨域探查经验、能熟练操作新型装备。
3. 情报收集(同步推进):派遣 10 只 “抗干扰探路鼠” 携带微型探测设备,提前进入星尘乱流带,确认能量信标的位置与状态,为后续探查扫清障碍。
方案启动后,两界居民再次展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 —— 末世的矿工们加班加点开采高纯度源能矿石,用于制造星核合金;仙界的紫纹族阵法师主动前来,为穿梭艇绘制 “星核能量引导符文”;蚀仙族的阿月则带领族人,用能量共鸣测试探路鼠的抗干扰能力,确保它们能在星尘乱流中正常工作。
一个月后,首批探路鼠传回消息:星尘乱流带的能量信标仍在运转,第一道信标位于乱流带入口处,第二道信标在乱流带中央的 “星尘岛” 上,信标释放的淡蓝色能量可在乱流中开辟临时安全航道;星核域外围未检测到暗能波动,但存在 “星核风暴”,每天凌晨会爆发一次,持续约两小时。
“星核域探查的条件已成熟!” 器远在装备验收会上汇报,“星核耐受型穿梭艇已完成测试,最大续航时间 72 小时,可在星核域内自由活动;星核适应丹的有效时间延长至 24 小时,能满足初期探查需求。”
王大锤看着手中的星核域坐标图,心中明白:星核域的探查不仅是对遗失空间的首次探索,更是对两界文明协作能力的又一次考验。而这一次,他们将带着初始域的技术遗产,带着两界居民的期待,朝着更遥远的宇宙,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