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外面电闪雷鸣,哗哗哗的下雨,
苏棠就这样,一声大叫,生了,五斤半,女孩,粉嫩的,跟之前的小宝一样一样的。
苏棠突然哭了,她的小宝又回来了。
在孕妈妈群里的时候,有人说,今年是龙年,电闪雷鸣就是龙王送子,未来孩子肯定大富大贵。
也有的说,找人算过了,今年龙年,龙王太忙碌了,天天干活。干脆找个晴天剖腹产,让孩子一辈子轻快点,当个闲散龙王,不要天天忙着去下雨。
还有的说,个个都龙王送子,大富大贵,谁当普通牛马?
张秋菊笑着说:“别不信,我一个亲戚就是龙年的时候出生的,那天本来是晴天,后来突然,电闪雷鸣,哗哗哗的大暴雨,”
“他妈妈就突然肚子疼了,然后他出生了。出生后聪明过人,上学也不用大人操心,后来考个市状元,”
“大学毕业后,直接进了政府部门上班,一辈子顺风顺水又顺心,”
“大富大贵倒是没有,但是有权有势,哈哈。”
“等着吧,你家这个小宝啊,肯定也是有福之人。”
“苏棠,你就跟着享福吧,哈哈。”
苏棠笑了,“借你吉言!”
…………
苏棠满月后,肖阳肖星都从学校回来了,俩人争先恐后的抱小宝宝,这次不同甘共苦了,也不教她学习了,而是无底线的宠。
九十九岁的苏爷爷在旁边看着,欣慰的笑了,老泪都流出来了。
上次,小宝走了,他也难过很久,本来孩子就稀少,还走了一个。还好,老天厚待,又给了一个。
苏爷爷明年就一百岁了,苏棠问,要不要过个一百岁寿宴?
苏爷爷摇摇头,“不过,我以后年年九十九。阎王爷把我忘了。如果,过一百岁寿宴,阎王爷就想起我来了。我现在还不想死呢,”
苏棠搂着爷爷的胳膊,“爷爷,你会长……寿比南山的。”
她刚才差点脱口而出:长命百岁。呸呸呸。
苏爷爷笑了,“我还想活着看肖阳肖星结婚呢,这俩孩子太有出息了,我们苏家还没出过这么厉害的学生呢。你爸爸也不如他俩,你更差远了。”
苏棠一听,笑了,“爷爷,你这还捧一踩一,哼,”
苏爷爷笑,“我这是事实,你不能听不进实话,自欺欺人,哈哈。”
苏爷爷接着说,“还有这个小宝宝,我要亲眼看着她长大,哈哈,名字我都想好了,叫,肖宝。”
刚走进来的肖辰飞一听,“嗯,苏肖宝,挺好听的。”
苏爷爷说:“就叫,肖宝行了,不用姓苏了。你家那边……”
肖辰飞说:“爷爷不用担心,我跟我妈说了,如果几个孩子不是一个姓,怕他们有分别心。所以三个孩子都姓苏,苏肖阳,苏肖星,苏肖宝,嗯,挺好听。”
苏爷爷问:“能行?”
肖辰飞笑着说,“能,我跟我妈说好了。并且肖恩正准备结婚呢,有肖恩留在肖家,够了。”
苏爷爷点点头:“其实,都怨我啊,我当初不知道你是领养的,不知道你还有个亲妈家。只是看着你是个孤儿了,孩子跟着姓苏,把我们的苏家村延续下去。”
“现在看来,是我目光短浅了。你看,现在苏家村也全国闻名了,姓不姓苏都一样。”
肖辰飞看着苏爷爷说:“不一样的,苏家村如果一家姓苏的都没有,那才是断了根呢。我是吃苏家村的饭长大的,这里是养大我的地方,三个孩子都姓苏就行。”
苏爷爷叹了口气说:“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你看现在孩子们的成绩都那么好,以后的成就也会很大,不会留在苏家村了……”
苏棠笑了,“爷爷,现在户口本上,都有一个祖籍那一项,不管以后他们在哪里,祖籍都是苏家村。”
肖辰飞说:“以后让他们苏家村家族抱团,这样对孩子未来发展特别好。”
“那种宗祠特别团结的,一个家族里面,
擅长读书的就培养读书,
擅长去从政的就培养从政,
擅长经商的就培养经商,
什么都不会干的,就在老家苏家村,做做慈善,养养孩子,侍奉老人,家族企业打工。”
苏爷爷点点头,“嗯,非常好。哦,对了,你们村长叔是不是七十三了?”
苏棠说:“是的,不过听说他不打算过七十三寿宴了。”
苏爷爷说:“你买点鱼,给他送去,他过不过,咱都送。苏家村的发展,离不开你村长叔啊。”
苏棠点头,“我明白,爷爷,这事儿不用你说,六十六的时候我也送肉了,礼轻情意重。对了,村长叔家的孩子改姓苏了。”
苏爷爷一听:“什么时候的事儿?不过本来该姓苏,当初村长的爹是上门女婿,村长的娘是咱苏家村的姑娘,姓苏,村长本来姓苏,后来过了几年,被改父姓了。”
“我以前跟你讲过苏家村的故事,当年苏家村是大家族,男人们出去保家卫国了,没有回来,家家挂白,剩下一群孤儿寡母的,才开始招上门女婿。”
“但是上门女婿,后来让孩子都姓的父姓。唉。苏家村就我们一家还姓苏。这也是我想让你俩的孩子姓苏的原因。”
苏棠说:“爷爷,现在苏家村大多数都要改姓苏呢,我听村长叔说,过几天,开祠堂,很多都要改过来。还说什么就因为当初背信弃义了,所以才发展的不好。”
“而我们家,因为坚守姓苏,才把苏家村生态园发展起来了,哈哈。”
苏爷爷点头:“嗯,改姓苏就姓苏吧,对得起列祖列宗啊。其实,既然当初答应了当上门女婿,那孩子就是受这个家族的列祖列宗庇佑的。”
“但是,一旦背信弃义,那祖宗是会生气的。父亲那边原来的祖宗不搭理,这边的祖宗生气不要了,那就成了没有祖宗庇佑了。其实这样很不好。”
“这是不敬先人,没有祖宗,哪有我们?人家那些老华侨,年年千里奔家祭祀,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