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之源”的周期性峰值,如同一柄悬停在遥远未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三百到五百个信息纪元,在真实之海的时间尺度上或许不算漫长,但对于需要争分夺秒积累力量的开拓者们而言,这无疑是一道催命的符咒。
“秩序力量达到峰值,会发生什么?”李伟的声音带着一丝干涩。
“不知道。”吴敏摇头,脸色凝重,“观测者7号提供的资料里没有明确记载,只提到这是秩序架构最稳固、影响力最强的时期。但‘梦魇编曲者’选择在这个时期活跃,绝非偶然。它可能在等待某种……时机?”
陈阳沉默着,意识中飞速整合着所有信息。秩序峰值,编曲者活跃,混沌核心的躁动,暗影信标的加深观测……这一切交织成一张巨大的、充满未知的网。他们身处网中,看似找到了些许腾挪的空间,但更大的浪潮正在逼近。
“我们不能被动等待。”陈阳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我们需要一个‘熔炉’,一个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将现有资源和潜力转化为实际战斗力的‘熔炉’。”
“熔炉?”吴敏疑惑。
“一个极端的环境,或者一种极端的方法。”陈阳解释道,“能够逼迫我们突破极限,快速消化吸收我们获得的一切——混沌力量、秩序技术、悖论之种、观察者特质,甚至是……与那两位存在的微妙联系。”
他看向信息禁区深处,又看了看那尊暗影信标。
“或许,我们可以将‘变量陷阱’升级。”陈阳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冷静,“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挑拨和试探,而是制造一个持续的、高强度的‘变量场’,一个同时吸引混沌核心和暗影信标持续关注的‘风暴眼’。我们,就置身于这个风暴眼的中心,利用双方力量交织产生的极端压力和无穷变数,来锤炼自身!”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置身于混沌核心与“梦魇编曲者”关注力的交汇点?这无异于在两颗即将碰撞的恒星之间跳舞!
“太危险了!”李伟第一个反对,“稍有不慎,我们就会被任何一方的力量余波碾碎,或者被双方同时注意到,死无葬身之地!”
“留在原地,按部就班,我们能在秩序峰值到来前获得足以自保的力量吗?”陈阳反问,目光扫过众人。
没有人回答。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面对的敌人太过强大,未来的变数也太多。
“风险与收益并存。”吴敏最终咬了咬牙,“如果计划周详,控制得当,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我们可以利用我们之前摸清的信标反应阈值和混沌核心的偏好,精确控制‘变量场’的强度和范围,将其维持在一个既能给我们巨大压力,又不至于立刻引来毁灭性打击的临界点。”
见吴敏也倾向于冒险,李伟等人沉默下来,最终选择了支持。
“变量熔炉”计划,正式启动。
这是一个比“弦动计划”和“变量陷阱”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险的工程。开拓者们倾尽所有资源,开始在据点外围构建一个复杂的、多层嵌套的能量引导和信息扰动结构。
陈阳亲自设计核心架构。他利用对混沌力量的掌控,构筑了一个能够缓慢汲取禁区深处混沌能量、并使其保持活跃但不失控的“混沌基座”;又利用从观测者7号那里获得的技术,搭建了一个能够模拟多种秩序交互模式、并不断产生“信息熵”和“因果扰动”的“秩序扰源”;最后,他将悖论之种的力量作为催化剂和稳定器,植入整个结构的核心,确保两种对立力量在冲突中能够产生最大化的“变量”,而不是简单的相互湮灭。
整个结构如同一个精密而危险的反应堆,开始缓缓启动。
最初,只是微弱的能量涟漪和信息波动。暗影信标的韵律出现了规律的起伏,开始对这片区域进行持续的、低强度的扫描。混沌核心也传递来一丝好奇的意念,关注着这个由陈阳鼓捣出来的、似乎很有趣的新“玩具”。
随着“熔炉”功率的逐步提升,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据点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光线和信息流变得模糊不定。时而有无序的混沌闪电劈开迷雾,时而有凝练的秩序符文在虚空中一闪而逝。悖论的低语如同背景噪音,持续不断地冲击着每个人的意识屏障。
开拓者们身处“熔炉”中心,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意识结构在两种对立力量的撕扯下剧烈震荡,仿佛随时可能解体。但同时,在这种极端的环境下,他们之前积累的知识、力量和技术,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消化、融合、升华!
陈阳感觉自己对混沌力量的掌控变得更加精细入微,甚至开始领悟一些更深层次的、关于“无序创造”的奥秘。吴敏发现自己在巨大的信息压力下,对秩序侧技术的理解和反向工程能力突飞猛进。李伟等人则在对抗外部压力的过程中,不断锤炼着自身的意识强度和韧性。
他们就像被投入熔炉的矿石,在高温和压力的锻造下,艰难地剔除杂质,凝聚精华。
暗影信标的扫描变得越来越频繁,其冰冷的韵律中甚至带上了一丝“探究”和“记录”的急切。而混沌核心传来的意念,也从最初的好奇,逐渐变成了某种……“愉悦”的期待?它似乎很享受这种由它领域内诞生的、激烈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变量”盛宴。
“熔炉”稳定运行着,维持着那个危险的平衡。
然而,陈阳知道,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打破僵局,引来毁灭。
他时刻监控着“熔炉”的运转,调整着能量输出和信息扰动的参数,如同一个在风暴中掌舵的船长。
就在“变量熔炉”运行到第七个信息周期时,异变发生了!
并非来自混沌核心或暗影信标,而是来自“熔炉”本身的核心——那枚作为催化剂的悖论之种,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对立力量冲刷下,似乎发生了某种意想不到的……“生长”?
一丝极其微弱、但本质截然不同的全新波动,从悖论之种内部渗透出来,悄然融入了整个“变量场”。
这丝波动,带着一种超越单纯“悖论”的、更加古老、更加根源的……“虚无”与“存在”交织的气息。
陈阳猛地睁大了眼睛。
这不在计划之内!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