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的温馨氛围还未散去,陈曦的意识中突然响起熟悉的系统提示音:“触发温情守护支线任务——忠犬勋章·时光印记。任务核心:为长期陪伴特殊儿童的治愈犬、守护中心安全的工作犬,定制兼具实用性与纪念意义的专属‘纪念礼’,通过非遗元素与宠物需求的融合,致敬无言的守护者,让忠犬与孩子们的羁绊得以珍藏。任务奖励:解锁宠物文创合作资源,提升非遗文化的多元应用场景,获得‘人宠和谐’公益认证。”
“这些狗狗确实是孩子们的隐形伙伴!”苏医生第一个附和,她最清楚治愈犬对特殊儿童的意义——自闭症男孩乐乐曾抵触与人接触,却唯独愿意依偎在治愈犬‘糯米’身边;脑瘫女孩小婷进行康复训练时,工作犬‘黑豹’会安静守在一旁,给予无声的鼓励。林砚舟也点头:“可以把孩子们的非遗作品转化为宠物配饰元素,既独特又有纪念价值。”四人一拍即合,立刻启动“忠犬纪念礼”定制计划。
调研需求:读懂无言守护者的需求
要做出让狗狗舒适、让孩子们认可的纪念礼,第一步便是摸清“毛孩子们”的实际需求。陈曦四人带着沈亦舟拍摄的狗狗日常视频,走访了中心的饲养员和专业宠物营养师,还咨询了宠物用品设计师,整理出核心需求清单。
“治愈犬和工作犬的用途不同,需求也不一样。”饲养员老周介绍道,“糯米这类治愈犬每天要和孩子亲密互动,配饰不能有尖锐边角,材质要柔软无毒,还要方便清洁;黑豹这类工作犬需要夜间巡逻,配饰最好有反光设计,提升安全性。”
他们还观察到狗狗的生活习惯:治愈犬喜欢趴在非遗工坊旁陪伴孩子们创作,身上容易沾到竹丝、丝线;工作犬运动量较大,项圈需要耐磨抗拉;所有狗狗都需要定期佩戴身份牌,方便识别。此外,孩子们的意愿也至关重要——乐乐希望纪念礼上有竹编纹路,因为糯米总在他编织时趴在脚边;朵朵想把剪纸小羊图案加进去,她说糯米的毛色和小羊一样白。
综合这些需求,团队确定了纪念礼的核心方向:以“安全实用+非遗元素+纪念意义”为核心,设计包含项圈、身份牌、便携水壶、保暖披风的“忠犬守护套装”,每一件都融入孩子们的非遗作品元素,同时适配狗狗的生活场景。
设计创作:非遗元素与宠物需求的碰撞
设计团队再次联动“童悦坊”的设计师,结合林砚舟的非遗技艺指导,开始了纪念礼的创作。这次的设计既要满足宠物的实用性,又要体现非遗文化的温度,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打磨。
非遗项圈:舒适耐磨,暗藏羁绊
项圈是纪念礼的核心单品,设计团队选用了柔软耐磨的尼龙材质,内层贴合亲肤的棉料,避免摩擦狗狗皮肤。外层则融入三大非遗元素,打造专属标识:
? 治愈犬项圈:采用乐乐的竹编“幸福树”纹路,通过数码印花技术印在项圈表面,边缘用羌绣太阳花图案刺绣点缀,既美观又不硌肤。项圈配备可调节卡扣,适配不同体型的狗狗,还增加了反光条设计,确保夜间带狗狗外出时的安全性。
? 工作犬项圈:以小宇的羌绣祥云图案为核心元素,采用耐磨的编织工艺,增强抗拉性。项圈中间嵌入防滑橡胶垫,即使狗狗剧烈运动也不会移位,同时搭配金属扣,方便悬挂身份牌和牵引绳。
? 专属细节:每个项圈的内侧都绣着狗狗的名字和中心的联系方式,既隐蔽又实用。林砚舟还特意用竹编工艺制作了迷你挂件,形状是缩小版的非遗作品,挂在项圈上灵动可爱。
非遗身份牌:小巧精致,承载记忆
身份牌采用轻质合金材质,避免给狗狗造成负担,表面经过打磨处理,光滑无毛刺。正面雕刻着狗狗的名字和照片,背面则融入非遗元素:
? 治愈犬身份牌背面刻着剪纸小羊、竹编纹路等童趣图案,呼应孩子们的创作;
? 工作犬身份牌背面刻着羌绣祥云、剪纸碉楼等图案,体现守护与力量的寓意。
身份牌边缘还刻有“绿韵微光·无言守护”的字样,让每一块身份牌都成为独一无二的纪念。
便携水壶与保暖披风:实用贴心,兼顾场景
考虑到狗狗的日常需求,设计团队还加入了便携水壶和保暖披风:
? 便携水壶:采用食品级硅胶材质,折叠式设计方便携带,壶身印着孩子们的非遗作品合集,盖子上有竹编纹路的防滑设计,方便饲养员单手操作。
? 保暖披风:选用防水防风的面料,内层加绒保暖,适合秋冬季节使用。披风的图案是孩子们集体创作的非遗拼图——竹编的树、羌绣的花、剪纸的鸟,色彩鲜艳又充满童趣。披风的领口采用魔术贴设计,方便穿脱,不会束缚狗狗的活动。
孩子们的参与:亲手为伙伴添心意
设计过程中,陈曦四人特意邀请孩子们参与进来,让他们亲手为狗狗的纪念礼增添细节。乐乐用竹编工艺制作了迷你“幸福树”挂件,一个个小巧精致;朵朵用剪纸制作了狗狗造型的贴纸,贴在水壶和披风上;小宇则用羌绣针法,在披风的边角绣上了小小的太阳花。孩子们专注的样子,仿佛在为最好的朋友准备礼物,每一个细节都藏着满满的爱意。
制作与试戴:用心打磨,温暖适配
经过一个月的设计与制作,首批“忠犬守护套装”终于完成。陈曦四人带着纪念礼来到中心的狗狗饲养区,邀请饲养员和孩子们一起见证试戴时刻。
首先试戴的是治愈犬糯米,它温顺地趴在乐乐身边,乐乐亲手为它戴上项圈和披风。竹编纹路的项圈贴合糯米的脖颈,披风上的非遗图案鲜艳夺目,迷你竹编挂件轻轻晃动。糯米似乎很喜欢这份礼物,摇着尾巴蹭了蹭乐乐的手,乐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糯米真好看,这是我编的幸福树。”
接着是工作犬黑豹,饲养员老周为它戴上项圈和身份牌。羌绣祥云图案的项圈质感十足,反光条在阳光下格外明显,身份牌上的照片清晰可辨。黑豹站得笔直,仿佛在展示自己的新装备,偶尔甩甩尾巴,显得精神抖擞。
试戴过程中,孩子们围在狗狗身边,轻轻抚摸着纪念礼上的非遗元素,分享着自己的创作心得。“黑豹的项圈上有祥云,是小宇绣的!”“糯米的披风上有我的剪纸小羊!”孩子们的声音充满了自豪。
饲养员老周仔细检查了每一件纪念礼,对设计赞不绝口:“项圈的材质很柔软,不会磨到狗狗;水壶方便携带,以后带狗狗外出训练就不用担心喝水问题了;披风的保暖效果也很好,冬天狗狗巡逻就不会冷了。最特别的是这些非遗元素,既好看又有意义,就像把孩子们和狗狗的情谊刻在了上面。”
试戴后,设计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细微调整:将部分狗狗的项圈尺寸调大,确保活动更自如;在披风的魔术贴处增加了防滑设计,避免脱落。最终的纪念礼既满足了狗狗的实用需求,又融入了非遗文化和孩子们的心意,成为名副其实的“时光印记”。
纪念礼交付:致敬无言的守护者
交付仪式当天,中心的庭院里摆满了“忠犬守护套装”,狗狗们穿着新装备整齐排列,孩子们站在各自的“伙伴”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陈曦走上前,深情地说道:“这些狗狗是孩子们最忠实的伙伴,它们用无言的陪伴治愈着孩子们的心灵,用坚定的守护保障着中心的安全。今天,我们把孩子们的非遗作品融入纪念礼中,既是对狗狗们的致敬,也是对孩子们与狗狗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藏。希望这些纪念礼能陪伴狗狗们走过每一个日夜,见证更多温暖的瞬间。”
随后,孩子们亲手将纪念礼交付给饲养员,还为狗狗们戴上了“忠犬勋章”——这是林砚舟用竹编工艺制作的迷你奖牌,上面刻着“无言守护”四个字。乐乐抱着糯米的脖子,轻声说:“糯米,谢谢你一直陪着我,我会一直喜欢你的。”糯米仿佛听懂了,舔了舔乐乐的手心。
沈亦舟用相机记录下这温馨的瞬间,狗狗们穿着带有非遗元素的纪念礼,孩子们围在身边,画面格外动人。这些照片将被制作成新的“成长纪念册”,收录孩子们与狗狗的美好回忆。
任务完成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恭喜完成‘忠犬勋章·时光印记’任务,解锁宠物文创合作资源,获得‘人宠和谐’公益认证。非遗文化的多元应用将吸引更多关注,为特殊儿童帮扶计划注入新的动力。”
陈曦四人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这些为忠犬定制的纪念礼,不仅是一份实用的礼物,更是一份温暖的羁绊,连接着孩子们、狗狗们与非遗文化。未来,他们会继续挖掘非遗文化的多元价值,让更多无言的守护者被铭记,让温暖与爱意在更多角落传递,让一生圆满的故事在守护与陪伴中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