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碎星原周边几位金丹大圆满宗主的切磋论道,让洛九川对玄灵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也让他愈发清醒地意识到,仅凭他们三人之力,在这广袤无垠、强者林立的玄灵界,想要安稳立足并最终寻到母亲所在的超级家族,无异于痴人说梦。个人的勇武固然重要,但一个稳固的根基、一股可以倚仗的势力,才是长久之道。
“独木难支,众擎易举。”星尘居内,洛九川对苏半夏和柳如眉说出了自己的思考,“我们需在此地扎下根来,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势力。不为称霸,只为自保,也为将来探寻母亲下落时,能有几分底气。”
苏半夏柔声道:“我明白。炼丹疗伤,培育灵植,我可助你打理内务,聚拢资源。”她深知,一个势力的运转,离不开后勤保障。
柳如眉清冷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认同:“传道授业,可择品性良才。剑道杀伐,我可为你训练一支护道之军。”她虽不善言辞,但行动力极强。
意见统一,计划便迅速展开。洛九川并未大张旗鼓地开宗立派,而是以“星尘居”为基础,对外放出风声,言明欲招收几名心性纯良、有志于星辰大道的记名弟子,首重品性,次看缘法,对修为天赋反而不做硬性要求。
此消息一出,在碎星原这片崇尚弱肉强食的土地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迂腐之举;有人将信将疑,前来观望;但也有一部分长期受压迫、求道无门或心慕正道的散修和底层修士,心中燃起了希望。
数日间,星尘居外便聚集了数十名前来碰运气的修士,修为从练气到筑基不等,甚至还有几个毫无修为的凡人少年,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忐忑。
考核的方式很简单,却也极难。洛九川并未设置复杂的阵法或战斗测试,而是由他、苏半夏和柳如眉轮流与每位前来者交谈,问其来历,观其言行,察其心性。苏半夏会暗中观察对方在面对灵草、丹药时的态度;柳如眉则以其凌厉的剑意稍稍释放,考验对方的胆魄与心志;洛九川更是凭借其强大的神识和星图对气机的敏锐感应,洞察对方内心深处是否藏有奸恶。
这个过程持续了数日。有人夸夸其谈,被柳如眉一个眼神吓得语无伦次;有人见到苏半夏拿出的珍贵丹药眼露贪婪,被直接请离;更有人心怀鬼胎,想混入图谋不轨,被洛九川神识一扫,便原形毕露,狼狈而逃。
最终,只有十二人通过了这看似简单却直指本心的考核。这十二人,年龄不一,修为最高者不过筑基中期,最低者还是凡人,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眼神清澈,心性坚毅,或身世坎坷却保持良善,或身处逆境仍不忘道义。
其中,有一对父母皆死于匪患、相依为命的兄妹,哥哥十五岁,妹妹十三岁,虽衣衫褴褛,但哥哥将找到的唯一野果让给妹妹的眼神,打动了苏半夏。
有一名曾因不愿同流合污而被黑煞帮打断腿、靠采药为生的中年散修,虽修为尽废,但谈及昔日见闻时,眼中对正义的坚持未曾泯灭,让柳如眉微微动容。
还有一名沉默寡言、在星骸矿洞险些被活埋、被洛九川顺手救下的少年,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是洛九川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眼中唯有纯粹的感恩与追随。
这十二人,便是“星尘一脉”最初的火种。
洛九川并未立刻传授高深功法,而是先由苏半夏为他们调理身体,祛除暗疾,打下根基。柳如眉则传授最基础的吐纳法门和锻体之术,磨砺他们的意志。洛九川亲自为他们讲解星辰运行之理,道法自然之妙,塑造其向道之心。
他传授的核心功法,自然是经过他简化、适合初学者的《周天星辰引》基础篇。虽然简化,但其立意高远,直指星辰本源,远非碎星原流传的普通功法可比。更重要的是,洛九川强调道心为本,力量为用,绝不可恃强凌弱,要持身以正,守望相助。
星尘居的日子,变得充实而平静。白日里,弟子们刻苦修炼,开垦药圃,修建居所;夜晚,众人围坐,听洛九川讲道,或由苏半夏传授药理,柳如眉指点剑术。一种迥异于碎星原残酷氛围的、带着温情与秩序的微光,在这片边缘之地悄然点亮。
洛九川发现,在教导弟子的过程中,他自己对星辰之道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系统化。教学相长,以往许多模糊的感悟,在试图用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时,变得愈发清晰透彻。他的境界虽未提升,但道基却更加圆融稳固。
数月后,第一批弟子中,那对兄妹中的哥哥率先引气入体,踏入练气期!他引发的天地灵气异动,竟带着一丝纯净的星辰光辉,这让洛九川惊喜不已,此子竟有不错的星辰体质天赋!
随后,陆续有弟子突破。就连那名断腿的散修,在苏半夏的丹药和苏半夏、柳如眉轮流以灵力为其疏通经脉后,竟也重新感受到了气感,虽修行艰难,却意志弥坚。
看着这些弟子眼中日益明亮的光芒和彼此间真挚的情谊,洛九川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与责任感。这不再是他一个人的道途,而是承载着希望与未来的薪火传承。
这一日,他静坐于星尘居最高处的观星台上,望着下方药圃中辛勤劳作、演武场上挥汗如雨的弟子们,又看向身旁静静陪伴的苏半夏和柳如眉,心中一片宁静与坚定。
“母亲,您看到了吗?孩儿并非孤身一人。我会在这里,建立起一份基业,一步步变得强大,直到有资格,站在您和您所在的家族面前。”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漫长,但有了方向,有了同伴,便不再迷茫。
远空,一颗流星划过,拖曳着长长的光尾,仿佛在回应他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