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宫前,李晏对庄如意道:
“庄姑娘,你先安抚好这些受灾百姓,孤回宫向母皇汇报灾情,制订救灾方案。
朝廷一定不会不管他们。”
李晏没有下车去看这些受灾的百姓。
其实李晏下车慰问一下这些受灾的百姓,能给她带来好口碑。
但李晏觉得现在最要紧的是先应对雪灾。
实际行动比什么都重要!
看着李晏远去的马车,庄如意在心中道:
殿下心中有天下有百姓,行事也有章法,俨然是一位合格的储君。
假以时日,也会是一位好君主!
既然如此,自己就助她一臂之力!
庄如意回到两个大棚,对里面的百姓道:
“刚才皇太女殿下来过了,得知大家遭了雪灾,已遣人去采购粮食、防寒衣服和木炭。
不久后,就会有粮食、防寒衣服和木炭送来。
朝廷不会不管大家的,大家先安心在这里待着。”
虽然庄如意搭了两个大棚让受灾百姓暂时躲避大雪,但百姓们内心依然惶恐。
毕竟庄如意只是一个大家闺秀,她的善心和实力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可是皇太女不同。
皇太女代表的是朝廷!
只要朝廷愿意救助他们,他们就不用担心。
何况皇太女已让人去采购粮食、防寒衣服和木炭了,有了这些物资,他们就能抵抗住严寒与风雪!
庄如意的话刚说完,就有百姓哭了出来。
一个人哭出声后,不少百姓跟着哭了出来。
就连一些汉子,也没忍住悄悄抹眼泪。
看到这一幕,庄如意内心感慨:
百姓们要的真的不多,只要能活命,他们就对朝廷感激涕零!
庄如意出了大棚,去采购粮食。
庄如意明白李晏的意思:只要有了粮食,就不用受庄氏一族制掣!
庄如意虽然也是庄氏一族之人,但她这次更愿意站在百姓那边!
不仅仅是因为善心,因为同情百姓,还因为庄如意的清醒认知!
这个世道,极少数的世家和权贵们占据着大多数的优质资源,众多的百姓去争抢剩下的少得可怜的物资,是百姓们在供养世家和权贵。
不说对百姓感恩,起码也应该在百姓遭灾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如果这个时候还要以百姓来裹挟朝廷,世家和权贵迟早要走上灭亡之路!
只是这个道理,并不是人人都像庄如意一样清楚!
……
回皇宫的路上,雪一直在下,没有停过。
回到皇宫后,李晏直接去了勤政殿。
勤政殿内,方太傅、尚书令、户部尚书、唐国公等人都在。
向琼皇行了礼后,李晏直接说道:
“母皇,因下大雪,儿臣特意出去看了一下受灾情况,城门口那里已聚集了一些皇城近郊的百姓。
他们都是因为家中房屋被大雪压倒、无家可归才来向朝廷求助。
儿臣到的时候,庄卿正的女儿庄姑娘已令家中下人搭建了两个大棚临时安置他们。
可是雪一直在下,大棚御不了寒,朝廷必须出手相救。
而且,儿臣担心雪一直下的话,受灾的百姓会越来越多。”
听李晏说完,琼皇倍感欣慰。
晏儿再一次展示出皇太女该有的担当!
“我和几位爱卿也是担心发生雪灾,正在商量救灾一事。”
“儿臣已让叶少卿出面向叶氏一族购买木炭,也让庄姑娘向庄氏一族购买粮食,现在缺的是防寒衣物和防寒住所。
防寒衣物可让禁卫军将去年的旧冬服捐赠出来,或者组织权贵们捐赠家中旧的防寒衣物。
只是儿臣没想好将受灾百姓安置到哪里?
还有,等大雪停后,朝廷还要派出人手帮助百姓重建被大雪压垮的房屋。”
李晏这番话说完,不仅琼皇欣慰,方太傅同样欣慰。
看来他没有白教皇太女,皇太女俨然有储君的担当!
其他几位大臣也对皇太女刮目相看。
尤其是唐国公。
他想起前段时间李晏让人赶制冬服送去北方军中一事。
皇城今年的冬天都这么冷,北方军营所在的地方今年冬天只会更冷!
幸亏有了这批冬服,否则北方的将士们还不知道如何过冬?
琼皇问大家:“大家觉得将受灾百姓安置到哪里好?”
唐国公第一个开口:
“唐国公府可以腾空几个仓库,如果受灾的百姓少,倒是可以将他们暂时安置到仓库里。
只是多的话,老臣也无能为力。”
唐国公府武将出身,姚广仁如今还在北方领兵,士兵绝大多数是贫苦百姓出身,因此唐国公对百姓的感情比其他世家或文官出身的权贵们深。
再加上他感念李晏替北方将士赶制冬服一事,所以主动出来排忧解难。
李晏没想到唐国公这么轻易就说出前世几大家族安置受灾百姓的方法。
前世,几大家族是从琼皇那得到好处才出面安置受灾百姓,可这一世,唐国公根本没想过要回报。
李晏心底对唐国公多了几分敬重。
有了唐国公带头,方太傅也接过了话:
“老臣府中也能空出几个仓库安置受灾百姓。”
尚书令和户部尚书也出来表态:
“我们府中不像唐国公府和太傅府富有,但空出一个仓库安置受灾百姓还是可以的。”
琼皇适时开口:
“有诸位爱卿齐心协力,朝廷定能避过这次雪灾。
那就先安排救灾事宜,至于帮助百姓重建被大雪压垮的房屋,就等大雪停了以后再说。”
李晏道:“儿臣还有一个提议。”
琼皇和几位重臣的视线齐齐看向她。
还是第一次被几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重视,李晏稍微尴尬了一下。
“儿臣觉得这件事不仅仅只有朝廷出面,诸位的家眷也可以适当参与进来。
比如,可以由太傅夫人牵头,组织各家家眷捐赠旧冬服,还可以轮流去施几天粥。
这样,更能彰显朝廷、朝廷官员及官员家眷们对百姓的关爱。
让官民关系更亲和。”
李晏这话说完后,大家都觉得甚好!
这可是搏取好名声的机会!
不过……
方太傅道:
“老臣夫人年岁已高,受不得风寒,她就不出面了。
但是老臣的儿媳倒是可以多施几次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