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处的同事们很快恢复了常态,键盘声和电话声再次响起,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未曾发生。
但林默能感觉到,那些投向他的目光,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如果说之前是纯粹的审视和排斥,那么现在,则多了一分好奇和忌惮。
一个能把“下马威”从容不迫地变成“课题研究”的人,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愣头青。
张然走过来,脸上带着几分真心实意的客气:“林默,需要什么办公用品就跟我说。柜子的钥匙在这儿,里面的文件很多,你……慢慢来,不着急。”
他话里的“慢慢来”,意味深长。
“谢谢张处长。”林默接过钥匙,走向那几排顶天立地的铁皮柜。
高远从他身边走过,去茶水间接水,嘴里发出一声不大不小的嗤笑,声音刚好能让林默听见。
“搞得跟真的一样,还课题研究……装模作样。”
林默置若罔闻,用钥匙打开了其中一个柜门。
一股混合着灰尘和陈旧纸张的霉味扑面而来。柜子里,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各种牛皮纸档案袋,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标注着年份和项目名称,有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关于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思考(2012)》、《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老工业基地联动发展初步方案(2014)》、《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协调性研究(草案)(2016)》……
每一个标题背后,都可能是一次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投资,关系着数个省市的经济命脉和无数官员的仕途升迁。
而现在,它们都静静地躺在这里,被灰尘覆盖,像是一群退役的、沉默的老兵。
林默没有立刻动手,他先是花了半天时间,将所有柜子里的档案目录大致浏览了一遍。他的大脑像一台高速运转的超级计算机,将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标题、年份、项目类型进行飞速的分类和关联。
过目不忘的能力,在这一刻发挥到了极致。
到了下午,他已经在大脑中构建起了一幅横跨十年,纵贯全国的“区域经济政策演变热力图”。他能清晰地看到,哪些区域在哪些年份是政策的焦点,哪些概念从热门到冷门,又有哪些新的提法正在悄然兴起。
他甚至能从档案袋封皮上签批领导的笔迹变化,推断出司内乃至部里的人事更迭和权力流转。
这哪里是什么故纸堆?
这分明是一座尚未被发掘的金矿!一部最真实、最鲜活的当代华夏权力博弈史!
林默的心情变得有些激动。他意识到,钱博,或者说钱博背后的人,给他安排这个任务,或许本意是想让他知难而退,在枯燥中消磨掉锐气。
但他们打错了算盘。
对别人来说是苦役,对他来说,却是最好的“新手教程”。
他可以借此,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洞悉这个国家最核心经济决策部门过去十年的所有脉络和“病历”。
有了这张“病历”,他才能开出自己的“药方”。
接下来的几天,林默彻底沉浸在了档案室里。
他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中午饭也是让张然帮忙带一份盒饭,就在堆积如山的档案旁解决。
他没有急着去进行所谓的“数字化”,而是找来了一辆小推车,按照自己构建的逻辑框架,将所有档案重新进行分类和排序。
他以“五年规划”为大的时间节点,再以“国家级战略”如“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为主要脉络,将相关的项目、会议纪要、调研报告、领导批示,像串糖葫芦一样,一个一个地串联起来。
原本杂乱无章的档案,在他的整理下,开始呈现出清晰的逻辑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