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登基大典前夜。

喧嚣与动荡了一日的京都,终于渐渐沉寂下来。但那种弥漫在空气里的、新旧交替的躁动与不安,却如同无形的薄雾,笼罩着这座古老的皇城。宫灯次第亮起,勾勒出殿宇巍峨的轮廓,却也投下了更多、更深的阴影。

萧凡没有留在即将属于他的宫殿里,而是独自登上了京都最高的一处城楼——朱雀门。这里,曾是他率军浴血奋战、击退戎族联军的地方,城墙上依旧残留着些许未曾彻底清洗干净的战火痕迹,无声诉说着不久前的惨烈。

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动他玄色的王袍(尚未换上龙袍),猎猎作响。他凭栏远眺,脚下是万家灯火,更远处是沉浸在黑暗中的、广袤未知的国土。明日之后,这万里河山,亿兆生民,其兴衰荣辱,便将系于他一人之身。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沉稳而熟悉。

萧凡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开口:“陈相也未曾安歇?”

来者正是陈松。他换上了一身寻常的深色儒袍,须发在宫灯映照下更显银白,但腰杆挺得笔直,步履从容。他走到萧凡身侧,同样望向城外的无边夜色,叹道:“新旧交替,乾坤初定,心中千头万绪,又如何能安歇?陛下不也是如此。”

萧凡微微侧头,看向这位在最后关头,以百年秘辛给予旧皇致命一击,也将他推上法理制高点的老臣,目光深邃:“朕只是想起,不过一年前,陈相在朝堂之上,还是弹劾朕、削弱朕的急先锋。千方百计,想要削去朕的兵权,将朕困于南疆,甚至……欲除之而后快。”

他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兴师问罪的意思,更像是一种纯粹的感慨与探究。

陈相闻言,脸上并无尴尬或惶恐之色,反而露出一丝复杂的、带着些许追忆的笑容,他转头正视萧凡:“陛下所言不差。老臣当初,确是一直想要打击、削弱陛下这个南疆藩王。各类明枪暗箭,制衡掣肘之策,也没少用。”

他承认得如此坦然,反倒让萧凡有些意外。

“说实话,”萧凡目光重新投向远方闪烁的灯火,“朕属实没有料到,最终会是你,陈相,手持太祖遗训,在最后关头,支持朕,将朕送上这至尊之位。”

陈相沉默了片刻,夜风吹拂着他的银须。他的眼神在灯火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澈和坚定。

“陛下,”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磐石,“您或许不信,但老臣的立场,从未改变过。”

“哦?”萧凡挑眉,带着一丝玩味,“从欲除之而后快,到鼎力支持,这立场,竟是一以贯之?”

“是。”陈相的回答毫不犹豫,“老臣当初针对并设法削弱南疆,怕的不是你萧凡个人,怕的是这个国家出现‘藩王之乱’!怕的是强枝弱干,地方坐大,最终导致如前朝末年般,群雄并起,天下分崩离析!”

他的声音渐渐激昂起来,带着一种沉淀了数十年的政治信念:“自陛下在南疆崛起,练兵、筹粮、肃清吏治、开疆拓土……南疆几乎成为国中之国!虎啸营战力冠绝天下,只知有镇南王,不知有朝廷!此等情形,放在任何一朝,任何一位稍有远见的宰相眼中,都是必须遏制、甚至铲除的威胁!老臣所为,非为私怨,实为公心!怕的就是这大梁江山,重蹈覆辙,陷入内战烽火!”

萧凡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明白,这是陈相的真心话,也是旧朝绝大多数忠臣(非萧衍私臣)的真实想法。

陈相语气稍缓,但那份坚定丝毫未减:“老臣的立场,就是这天下的稳定,就是这社稷的安宁!而我的政治立场,从来就是——郡县制!”

他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了最后三个字,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者般的光芒。

“分封制,看似能屏藩皇室,稳固边疆,然则血缘淡薄,不过数代,必生嫌隙。诸侯坐拥土地、人口、军队,野心滋生,尾大不掉,迟早必然会出现天下动荡!周室衰微,八百年战乱,根源何在?汉初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祸,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唯有郡县制,中央集权,政令统一,方能最大程度避免内耗,凝聚国力,应对四方之敌,保天下长治久安!”

他看向萧凡,目光灼灼:“老臣当年支持陛下(指萧衍)登基,亦是看他有加强中央集权之志。只可惜……他后来走了歪路,猜忌成性,任用私人,以致朝纲败坏,国力日衰,反酿成大祸。”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痛惜。

“所以,”萧凡接口道,他似乎有些明白了,“当你发现,旧帝已不可挽回,而朕……这个最大的藩王,反而成了唯一能拯救这个国家,并且……有可能实现你郡县制理想的人时,你的立场,就自然转变了?”

陈相坦然点头:“不错。四皇子景禹殿下,虽仁厚有德,然魄力不足,且重伤难愈,非拨乱反正之主。他在弥留之际,曾对老臣言,‘萧凡为君,必能带领大梁走向新的高度’。老臣深以为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在京都血战中展现的能力、魄力与担当,在朝堂之上碾压旧势力的智慧与力量,尤其是……您并未因旧怨而大肆清洗,反而以‘稳定’为重,安抚百官,既往不咎……这一切,都让老臣看到,您并非一个只知揽权、割据一方的普通藩王。您心中有天下,有苍生,更有实现这天下安定、苍生富足的能力与格局!”

“形势而已。”陈相最后总结道,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当削弱藩王有利于天下稳定时,老臣便削弱藩王;当支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新皇,更有利于天下稳定,并能推行老臣毕生所愿的郡县制时,老臣便支持新皇。你我的目标,在此时此地,已然一致。那么,老臣支持你,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萧凡默然良久。陈相的逻辑清晰而冰冷,完全摒弃了个人好恶,纯粹从国家利益和政治理念出发。这是一种极致理性,甚至可以说冷酷的忠诚,但恰恰是这种忠诚,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朕,明白了。”萧凡缓缓点头,对这位老臣,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不是一个可以单纯用“忠奸”来定义的人,他是一个有着自己坚定政治理想,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包括背负“背叛”骂名的……复杂的士大夫。

夜风更凉了些,吹动城头旗帜,发出猎猎声响。

沉默了片刻,萧凡忽然转过头,目光如电,紧紧盯住陈相,问出了一个埋藏在他心底最深处的疑问,一个关乎他此次“名正言顺”登基最核心的法理基础的问题。

“陈相,”他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当日你在朝堂之上,公之于众的百年秘辛……告诉我,我真的是萧风烈的嫡系后裔?太祖嫡长房萧风烈的后代?!那个本该继承皇位,却主动让贤,最终后代被不断打压、边缘化的悲情血脉直系?”

这个问题,远比之前的权谋探讨,更触及根本。这关乎他的出身,他的血脉,他此刻坐在(即将坐上)这个位置的“天命所归”是否真实。

萧风烈,大梁太祖,开国雄主。传闻其嫡长子英年早逝,或因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最终将皇位传给了弟弟一系,也就是萧衍他们的祖先。而萧风烈的嫡系后裔,则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凋零,被刻意打压,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一些似是而非的传说。

陈相对上萧凡那锐利如鹰隼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没有立刻回答,昏黄的灯光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让他显得愈发高深莫测。

他缓缓踱开两步,手扶着冰冷的雉堞,望向皇城深处,那片象征着萧氏皇权传承的、供奉着列祖列宗的太庙方向。

良久,他才收回目光,重新看向萧凡,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抛出了一个反问:

“陛下,”他的声音平静无波,“这……现在还重要吗?”

萧凡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

陈相缓缓说道,语气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所谓百年秘辛,所谓血脉传承,说到底,不过是一个‘说法’,一个‘由头’。它是一面旗帜,可以用来凝聚人心;它是一柄利器,可以用来攻击对手;它更是一层……最华丽、最无可指摘的外衣,可以用来遮盖权力交替过程中,所有不那么光彩的、血淋淋的现实。”

他走近一步,目光恳切而深沉:“陛下,您仔细想想。即便您不是萧风烈的后裔,那又如何?您于南疆砺剑,保境安民;于京都血战,挽狂澜于既倒;于朝堂之上,凭借绝对的实力与人心所向,终结乱局!这天下,是您一步步打下来,是您在废墟之上亲手拯救出来的!这满朝文武,是因为惧怕您的兵锋而臣服?还是因为感念您的活命之恩而效忠?天下百姓,会在意坐在龙椅上的人,血脉是否百分百纯正吗?他们只在乎,这个人,能否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能否让他们远离战火,安居乐业!”

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着萧凡的内心。

“萧衍倒是名正言顺的皇帝,血脉纯正,可他给了天下什么?是猜忌,是党争,是腐败,是外敌入侵,是民不聊生!他坐在那个位置上,德不配位,便是最大的‘不正’!”

“而您!”陈相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的力量,“您有无与伦比的威望,有横扫六合的实力,有安定天下的仁心,更有带领大梁走向强盛的格局与能力!您缺的,恰恰就是那一点‘名分’,一点让那些恪守陈规的腐儒、让那些心怀观望的士大夫,能够心安理得、自欺欺人地接受您取代旧朝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老臣所提供的‘太祖嫡长房后裔’的身份,就是这块最合适、最金光闪闪的遮羞布!”陈相的语气变得极其严肃,“它让您的登基,从‘篡逆’,变成了‘拨乱反正’、‘重归正统’!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部的阻力与动荡,为陛下,也为这个刚刚经历创伤的国家,赢得了最宝贵的稳定时间!”

“所以,陛下,”陈相最后凝视着萧凡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道,“现在,您还执着于,您‘究竟是不是’吗?比起这个虚无缥缈、已不可尽考的血脉身份,您握在手中的力量,您展现出的能力,您即将为这个天下带来的改变,不是更加真实,更加重要千倍万倍吗?”

萧凡站在原地,任由夜风吹拂。陈相的话,如同洪钟大吕,在他心中回荡。

是啊,重要吗?

他想起自己在南疆,从无到有,打造虎啸营的铁血岁月;想起京都城下,与柳听泉枪剑合璧,力挽狂澜的惊世一战;想起朝堂之上,碾碎旧皇所有希望的绝对掌控;更想起他俯瞰这片山河时,心中涌起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的权力,来自他的战功与实力。

他的威望,来自他的拯救与担当。

他的未来,将取决于他的治理与作为。

那个一百多年前的祖先是谁,那个血脉传说是否百分之百真实……在这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重要的是,”萧凡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卸下了最后一丝无形的枷锁,“朕,是萧凡。是即将带领大梁走向新生的皇帝。”

他看向陈相,眼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清明与决断:“陈相,朕明白了。往事已矣,来者可追。重要的是现在,是未来。”

陈相看着萧凡眼中那彻底明悟的光芒,脸上露出了由衷的、轻松的笑容,他深深一揖:“陛下圣明!如此,老臣便放心了。”

两人再次并肩,望向城楼下那万家灯火,望向那无垠的、等待着他们去开创的未来。

血脉或许存疑,但权力与责任,无比真实。而一个新的时代,就在这真实之上,悄然开启。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