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夫子们头疼又欣慰的,莫过于雨宸公主秦昭的课业了。她的学习轨迹,堪称一部“惊喜”与“惊吓”并存的有趣史册。
秦昭读书,速度奇快。厚厚一册《基础农学图解》,其他孩子需啃读旬日,她往往翻看一遍,便能将其中图画要点记个八九不离十。夫
子考校时,她甚至能指出某样农具在第几页的哪个角落,其构造如何。
然而,轮到需要背诵的经史篇章时,她就立刻现了原形。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秦昭小脑袋一点一点,昏昏欲睡:“学而……时习之……包子……好吃乎?”
夫子:“……”
同窗们憋笑憋得肩膀发抖。
她并非不聪慧,只是对那些微言大义、之乎者也无甚兴趣,觉得远不如弄清楚曲辕犁为什么省力来得有趣。为此没
少被夫子罚抄书,常常是一边抄,一边小声嘀咕:“记这个有什么用嘛,又不能多种出些粮食……”
格物课是秦昭的最爱。一次,夫子讲解杠杆原理,费力地比划着:“支点在此,力臂长者,则省力……”
秦昭听得两眼放光,突然举手:“夫子!我明白了!”
没等夫子点头,她蹭地跑出学堂,片刻后,竟和她的小黑狗一起,吭哧吭哧地拖来一根长长的竹竿和一块大石头。
在夫子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她现场用竹竿撬起了那块她原本绝对搬不动的石头,兴奋地小脸通红:“夫子你看!真的省力!小黑,快来帮忙压住这边!”
那日格物课的后半段,变成了全班同学轮流体验撬石头,以及和小黑狗玩“压跷跷板”的游戏。夫子看着一片欢腾的“实践课堂”,捻断了几根胡须,最终无奈地笑了:“也罢,也罢,能知行合一,甚好,甚好。”
秦昭的算学天赋极高,尤其善于估算和发现简便算法,但往往跳步骤,让负责批阅作业的夫子看得头晕眼花。
一道题要求计算修一段水渠所需土方。
李昀规规矩矩地测量、计算,写了满满一页纸。孙婉步骤清晰,答案正确。
秦昭的作业本上则只有寥寥数行:(长≈100步)x(宽≈5步)x(深≈3步)=1500(方步)(长≈100步)x(宽≈5步)x(深≈3步)=1500
旁边还画了个小人在挖土。
夫子批注:“步骤不全,数据皆为估算,虽结果相近,不合规范。重做!”
秦昭不服气,拿着作业本去找哥哥嬴琮评理。嬴琮一看,妹妹的估算竟和将作监工匠们精密测算后的结果相差无几!
他只好耐心解释:“昭儿,你的方法又快又准,很好。但治理国家,工程营造,需有精确数据和规范步骤,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也让其他人能看懂、能复核。这叫‘规矩’。”
秦昭似懂非懂,但看在哥哥的面子上,还是乖乖回去补上了“规规矩矩”的步骤,只是在角落偷偷画了个鬼脸。
秦昭的小黑狗“玄墨”如今已是学堂的编外成员。它性情温顺憨厚,深受孩子们喜爱。
秦昭写字时,它就趴在她脚边,毛茸茸的脑袋搁在她鞋面上打呼噜。
秦昭上课走神时,就偷偷拿肉干喂它。
有一次夫子提问秦昭,秦昭答不上来,正尴尬时,玄墨不知是不是被课堂气氛感染,突然“汪”地叫了一声。全班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笑声。连素来严肃的夫子都忍俊不禁,摆手道:“罢了罢了,看来玄墨也想替殿下回答。殿下课后需好好温习。”
从此,小黑犬得了个“伴读犬”的诨名。而秦昭为了不让自己的“伴读”再出丑,听课倒是认真了不少。秦昭后来一想小黑犬那么会读书,要起个好听的名字,一听就有文化,她看玄墨这俩字就挺适合的。
这些学习中的趣事,如同阳光下的泡泡,五彩斑斓,点缀着秦昭的成长之路。
她依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学生”,时常让夫子们哭笑不得,但她那份发自内心的好奇、勇于实践的精神以及偶尔闪现的、惊人的悟性,又让所有人对她抱有极大的期待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