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暖意,轻柔地拂过斐济苏瓦国际机场的停机坪,却吹不散岛国居民眉宇间深植的忧虑。高小凤与高小琴、哈立德的专机缓缓降落时,马尔代夫总统易卜拉欣·穆罕默德·索利赫、图瓦卢总统卡乌塞亚·纳塔诺、基里巴斯总统塔内希·马茂已联袂等候在舷梯旁,三位总统神情凝重,身后的背景板上,“拯救家园——生态共富,守护海岛”十二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图瓦卢总统纳塔诺率先上前,紧紧握住高小凤的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焦灼与哽咽:“高女士,我们的家园正在被大海吞噬!过去十年,图瓦卢的海平面整整上升了8厘米,已有两个世代居住的小岛被彻底淹没,1.2万民众被迫背井离乡,迁往斐济等国;剩余的岛屿也岌岌可危,涨潮时海水甚至会漫进村庄,淹没农田和房屋。马尔代夫的1200个珊瑚岛中,近三分之一面临被淹风险,珊瑚白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导致渔业大幅减产,依赖珊瑚礁的旅游业也岌岌可危;基里巴斯的淡水资源被海水入侵,地下井水变得苦涩难饮,农田大面积盐碱化,粮食自给率不足20%,全靠国际援助度日。我们试过所有能想到的办法,却无力对抗全球变暖的浪潮,Abc大国曾承诺提供气候援助,却从未兑现,反而继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剧环境恶化。高女士,大夏和您推动的共富模式,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马尔代夫总统索利赫补充道:“高女士,单纯的移民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的文化、历史、根都在这些海岛上。我们渴望保住自己的家园,更希望能在守护生态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让子孙后代还能在这片海岛上繁衍生息。您让索马里、海地等国重获新生,也一定能帮我们走出绝境!”
高小凤望着三位总统眼中深切的期盼,又看向远处的海平线——蔚蓝的海水与天空无缝衔接,看似平静辽阔,却暗藏着吞噬家园的致命危机。她下意识地握紧胸前的“生态守护领袖奖章”,语气郑重而坚定:“守护家园、共谋发展,是‘小国振兴专项计划’的核心初心,也是‘外国丝绸之路’的不变追求。针对岛国的特殊困境,我们将启动‘生态守护+家园存续+经济转型’三位一体专项计划,不仅要帮你们抵御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保住赖以生存的家园,更要让你们在生态保护中实现经济富裕,真正做到‘护生态即能富’。”
当天下午,在驻斐济使馆的见证下,高小凤与马尔代夫、图瓦卢、基里巴斯三国政府正式签订“岛国生态共富专项协议”:亚洲联盟首期投入40亿美元,启动三大核心工程——一是建设“环岛生态防护带”,在三国沿岸大规模种植耐盐红树林、开展珊瑚礁人工修复,搭配环保材料搭建的人工防波堤,形成“天然屏障+人工防护”的双重防线,抵御海水侵蚀和风暴潮袭击;二是建设“海水淡化与土壤改良中心”,引入全球领先的海水淡化技术和盐碱地改良方案,解决淡水短缺和农田盐碱化两大难题;三是推动经济转型,重点发展生态旅游、高端海洋养殖和碳汇交易三大产业,构建可持续的收入体系。同时,联合“小国振兴专项计划”的65个参与国,正式成立“全球气候治理联盟”,整合各国技术、资金、人才资源,共同研发低碳减排技术,推动全球碳排放总量下降。
协议签订的消息一经公布,各国的支援迅速集结,这一次的配合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展现出“全球一盘棋”的协作力量。中国第一时间派出由200名海洋生态专家、水利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带来了经过基因改良的耐温暖海水珊瑚苗和红树林幼苗,牵头“环岛生态防护带”的核心建设;荷兰作为低地国家,拥有数百年的防洪防潮经验,派遣50名顶尖水利工程师协助设计人工防波堤,分享“围海护陆”“生态护岸”的成熟方案,确保防护设施既坚固耐用,又不破坏海洋生态;日本捐赠了10套大型海水淡化设备和全套土壤改良技术,派遣30名技术人员常驻岛国,手把手教当地民众操作设备、掌握改良技巧;德国则提供了先进的低碳能源技术和设备,协助岛国建设规模化太阳能电站、海上风电场,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全球气候治理联盟”的成立,更是凝聚了强大的技术合力。瑞典作为碳汇交易的先行者,派出专业团队分享碳汇核算、交易流程等经验,协助岛国将红树林、珊瑚礁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资产,通过“外国丝绸之路”碳交易平台销往全球;巴西带来了热带雨林保护与碳汇计量的成熟技术,帮助岛国建立科学的碳汇监测体系,确保碳汇数据真实可信;加拿大则提供了极地冰川监测技术和海平面预警系统,协助岛国实时监测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趋势,及时调整防护方案。
马尔代夫的珊瑚礁修复现场,中国海洋生态专家李教授带着当地民众潜入清澈的海底,小心翼翼地将人工培育的珊瑚苗固定在礁石上:“这些珊瑚苗经过多年培育,已经适应了温暖的海水环境,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它们长成后,不仅能形成天然的防波屏障,还能吸引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让海洋生态系统重新焕发生机。”马尔代夫青年艾哈迈德跟着李教授学习珊瑚种植技术,每天潜水作业数小时,皮肤被晒得黝黑,却始终充满干劲:“以前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珊瑚白化死去,看着海洋生物越来越少,心里既着急又无助。现在有了中国专家的帮助,我们终于能亲手守护自己的海洋家园了。我要学会所有技术,一辈子守护这些珊瑚礁。”
图瓦卢的防波堤建设工地上,荷兰水利工程师扬·范德萨带领团队顶着烈日勘测地形,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高女士,图瓦卢的地质条件比较特殊,海底多为松软的珊瑚砂,传统防波堤容易沉降。我们设计的防波堤采用生态混凝土和废旧贝壳混合材料,既环保又能适应海底地质,还能为海洋生物提供附着点。我们会全力配合联盟的进度,确保防护带在两年内全面建成,给图瓦卢民众一个安稳的家园。”
在各国技术团队的联合攻关和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下,“生态守护”工程成效显着。一年后,三国的环岛生态防护带已初具规模:成片的红树林郁郁葱葱,沿着海岸延伸,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修复后的珊瑚礁逐渐恢复色彩,吸引了大量鱼类、海龟、海豚等海洋生物栖息,有效削弱了海浪对海岸的侵蚀,风暴潮造成的损失下降了70%;10座海水淡化中心全部投入运营,每天可供应50万吨优质淡水,彻底解决了三国的饮水短缺问题,居民再也不用为“喝上干净水”发愁;土壤改良技术让大片盐碱化农田重新焕发生机,岛国居民成功种植出耐盐水稻、海水蔬菜和热带水果,粮食自给率从不足20%提升至60%,基本实现了口粮自给。
经济转型计划同步稳步推进,各国的资源互补优势充分显现,形成了“各展所长、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泰国派出顶尖的旅游规划专家团队,协助马尔代夫打造“生态旅游专线”,突出珊瑚礁观赏、红树林探险、海洋生物观测等特色,同时分享旅游服务标准化、民宿管理等经验,提升旅游体验;中国的“丝路优品”跨境电商平台为三国开辟了“生态产品专区”,马尔代夫的海洋护肤品、图瓦卢的手工编织品、基里巴斯的有机海产干货等特色产品,通过平台销往全球,订单源源不断,仅马尔代夫的海洋护肤品,年销售额就突破了5000万美元;瑞典的碳汇交易团队帮助三国完成了首批生态碳汇核算,仅红树林和珊瑚礁的碳汇交易,每年就为三国带来超3亿美元的稳定收入,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
基里巴斯渔民塔尼原本靠近海捕鱼为生,随着海洋生态恶化,渔获越来越少,家庭生活举步维艰。海洋生态改善后,在泰国旅游专家的指导下,他转型成为生态旅游向导,带着游客乘坐环保游船观赏珊瑚礁、寻找海洋生物;同时,在联盟农业专家的帮助下,他成立了小型有机海产养殖合作社,养殖的石斑鱼、海虾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中国、日本等国。“以前捕鱼越来越难,有时候出海一整天都一无所获,全家人只能饿肚子。现在我带着游客观赏珊瑚礁,每个月有稳定收入,养殖的有机海鱼销量也很好,收入比以前翻了五倍!”塔尼看着家里新买的渔船和电器,激动地说,“感谢大夏和各国的帮助,让我们不用离开家园,也能过上富足的好日子!”
然而,气候治理的挑战远未结束。Abc大国虽因全球舆论压力,暂时暂停了对参与“小国振兴专项计划”国家的制裁,但仍在暗中阻挠气候技术合作,通过媒体散布“低碳技术无用论”“生态保护拖累经济发展”等谣言,试图破坏“全球气候治理联盟”的凝聚力,拉拢部分摇摆国家退出联盟。在联合国举办的全球气候峰会上,Abc大国代表再次发难,公然指责联盟“过度投入气候治理,忽视经济发展,给参与国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
面对无端指责,高小凤当即邀请马尔代夫、图瓦卢、基里巴斯三国总统走上演讲台,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质疑。她举起手中的平板电脑,向全场展示三国的发展数据:“图瓦卢的环岛生态防护带让家园免受淹没威胁,碳汇交易和生态旅游两大产业带动Gdp增长8%,失业率下降12%;马尔代夫的珊瑚礁修复让旅游业强势复苏,去年游客数量较前年增长50%,旅游收入突破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基里巴斯通过海水淡化和土壤改良,彻底摆脱了粮食依赖,海洋养殖和碳汇交易成为支柱产业,人均收入翻了两倍。这些事实充分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高小凤的发言得到了多数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随后的致辞中明确表态:“‘岛国生态共富计划’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全新路径,大夏及‘全球气候治理联盟’参与国的全力配合与无私支持,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内涵,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峰会结束后,又有10个国家主动申请加入“全球气候治理联盟”,联盟成员增至75个,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两年后,太平洋岛国彻底焕发新生,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全球样板。马尔代夫成为全球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清澈湛蓝的海水中,五彩斑斓的珊瑚礁错落有致,成群的热带鱼穿梭其间,游客们乘坐环保游船观赏海洋生物、潜入海底体验珊瑚种植,当地民众通过旅游服务、手工艺品销售、碳汇交易实现了富裕生活,不少家庭盖起了漂亮的海景别墅,孩子们走进了现代化的学校;图瓦卢的环岛生态防护带坚不可摧,成功抵御了多次强风暴潮的袭击,新建的低碳小镇整齐有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宽阔的街道,海水淡化后的淡水滋养着成片的农田和果园,居民们过上了“开门见绿、出门见海”的宜居生活;基里巴斯的规模化海洋养殖基地年产有机海产超5万吨,出口量稳居南太平洋前列,碳汇交易成为重要财政来源,政府用这笔收入建设了医院、养老院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民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幅提升。
在“全球生态共富峰会”上,马尔代夫总统索利赫代表三国,向高小凤颁发了“生态守护领袖奖章”——这枚奖章由深海珍珠、珊瑚玉石和低碳合金镶嵌而成,正面刻着“生态共富,守护地球”的字样,背面印着三国国旗和联盟标志。索利赫动情地说:“高女士,您不仅帮我们保住了世代居住的家园,更让我们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现在的马尔代夫,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民众收入越来越高,社会越来越稳定,这都是‘外国丝绸之路’的红利,是各国全力配合、携手协作的成果。我们会永远做‘全球共富’‘全球气候治理’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与所有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国家一道,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峰会期间,祁同伟通过卫星电话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最新数据:“小凤,截至目前,‘小国振兴专项计划’已覆盖75个国家,累计带动全球5亿人脱贫,参与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7.2%,跨境贸易额较参与前增长4倍;‘全球气候治理联盟’研发的10项核心低碳技术已在30个国家推广应用,全球碳排放增速较去年下降15%,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全球范围内落地生根。”
高小凤掏出手机,拍下了一张跨越海洋的合影——马尔代夫的珊瑚礁旁,中国生态专家与当地民众一起潜入海底种植珊瑚;图瓦卢的生态小镇上,荷兰工程师与居民围在一起交流防波堤维护经验;基里巴斯的海洋养殖基地里,泰国旅游顾问正在指导渔民拍摄产品宣传视频;背景中,“外国丝绸之路”的货轮正缓缓驶入港口,各国国旗在海风中迎风飘扬。她将照片发给联盟所有伙伴,配文写道:“从灾后重建到生态守护,从经济帮扶到全球气候治理,‘外国丝绸之路’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各国的全力配合与无私支持。当人类放下分歧、摒弃私利,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就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既能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又能让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人都共享发展红利,让和平、繁荣、和谐的光芒照亮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很快,手机屏幕上弹出了熟悉的消息:钟小艾发来女儿的新画,画面里,蓝色的地球被绿色的植被和清澈的海洋环绕,不同肤色的人们在海边种树、在海上养殖、在小镇上和谐生活,天空中“生态共富,地球一家”的字样闪闪发光,配文“守护地球家,幸福千万家”;哈立德收到了来自全球75个国家护企队的联合祝福视频,队员们身着各自的制服,齐声喊道:“高女士,我们会继续坚守岗位,用生命守护家园、守护共富之路,让和平与繁荣的光芒永远照亮地球!”
高小凤与高小琴、哈立德站在马尔代夫的海边,望着远处湛蓝的海水、翱翔的海鸟和洁白的沙滩,胸前的三十三件信物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碰撞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驻斐济使馆参赞快步走来,递上一份标注“紧急”的加密文件,语气急促而凝重:“高女士,驻德国、法国、波兰等欧洲多国使馆传来消息,近期欧洲中部、东部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大量农田被淹、房屋损毁,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损失惨重,多个国家请求将其纳入‘小国振兴专项计划’,希望联盟牵头,联合各国推进防洪设施建设与农业灾后复苏工作!”
高小凤接过文件,快速浏览着里面的灾情照片和救援需求,眼神瞬间变得坚定而悠远。从亚洲到非洲,从美洲到欧洲,从海岛到大陆,从贫困帮扶到气候治理,从灾后重建到生态共富,这条“外国丝绸之路”的道路,因各国的全力配合而愈发宽广,因全人类的共同坚守而生生不息。她知道,只要各国继续秉持“互利共赢、携手同行”的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这条承载着全人类希望与担当的道路,终将让生态之美、法治之光、和平之愿、共富之梦,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绽放出永恒的光芒,书写出属于全人类的和谐共生传奇。而这传奇,还将在更多需要守护的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