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叫于向东,是去下乡的知青。”坐在对面外侧的男子自我介绍道。
几个人做了介绍,听说沈瑜十五岁已经高中毕业了,都很惊讶。沈楠撇嘴,要是知道他姐姐才十三还不吓死你们!
坐在沈瑜旁边的叫牛丽丽。坐在对面的小姑娘叫林苗苗。他们三个都是同学都十八岁。李想二十岁,是陪着苗苗来下乡的。
没一会沈瑜就看明白了。
四角恋呗!
随着车上的三十多个小时,沈瑜整理如下:
李想和林苗苗家境应该都很好,李想喜欢林苗苗。牛丽丽是苗苗的跟班,暗恋李想,不用问沈瑜怎么知道的。无他,太卑微。牛丽丽看李想就像以前的丫鬟看主子似的。满满的爱恋又卑微得、很明显的隐藏着。也不知道对面两位是真看不出来啊!还是看不出来啊!
于向东那是苗苗的舔狗。也是跟着她来的。
而苗苗是和家里置气,被牛丽丽怂恿来的。
瞧瞧这关系。
过道那边还有个叫张杨的。看起来很拽,也很毒舌。把主动向他示好的林苗苗都要怼哭了。李想还在中间做和事佬。也不知道这算不算五角恋。
沈瑜每顿饭都能从包里拿出香的让人流口水的吃的。
第一顿是一盒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还有两盒米饭,配着一瓶腌制的脆黄瓜。
第二顿是沈瑜自制肉夹馍--馒头夹酱牛肉。
第三顿她拿出一只密封很好的烤鸭!还用热水瓶里的热水,用饭盒盖热了薄饼。两个人用薄饼卷着撕下来的烤鸭吃得满嘴流油。
第四顿是煎饼卷香肠。好不好吃不知道,香肠的香味飘出去好远。而且两个人吃东西还特别香...
第五顿是车上卖的盒饭。总算让周围的几个人心里平衡点了。可是她又拿出来一个午餐肉罐头...
让这几个一直吃盒饭的都有点咽不下去了。看着她那像百宝箱一样的兜子,真想扒开看看还有什么。
其实能吃得起盒饭的已经算富裕的人家了。大多数人都是带着杂粮干粮啃的。可是被这姐弟俩弄得盒饭都不香了。
连过道那边高冷的张杨都频频侧目。
第三天下午下车时,很多人都蔫了。
沈瑜姐弟背着各自的打成豆腐块的薄被子。沈楠两手拎着暖瓶和盆子之类的生活用品。
沈瑜拎着两个超大的袋子。还斜挎一个。
她瘦瘦小小、细胳膊细腿的,让大家都担心她会不会随时会被东西带倒。看着她有惊无险的来到外面的广场。便去找各自的迎接点。点到名字的被一辆辆汽车接去兵团。
沈瑜姐弟并不去兵团。而是去乡下插队。兵团那时候待遇好,不过更艰苦,女人和男人一样伐木,抬木头。冬天都得在恶劣的气候下干活。
插队虽然也累,好歹劳动强度不一样,有关系大队还能照顾一下。沈瑜姐弟就是关系户,分到了光明公社。
和其他十几个人一起坐上拖拉机去了光明公社。满车的行李,加上这么多人,又颠颠簸簸的,加上柴油味儿,下车时,好几个女孩都吐了。包括牛丽丽和林苗苗。牛丽丽的行李不多,她还抢着帮着李想拿。让李想照顾苗苗。而苗苗的行李都在于向东身上。沈瑜看到这样的情形也是无语了。
到了公社已经快四点了。公社书记简单的讲了些动员宣言,领着喊了口号。又安排拖拉机把他们送往下面的大队。
车上认识的那五个人第一批下车--在上林大队。那里有最大的知青点,听说有二百多人,几乎都是吉省省会城市来的铁路职工的子女。他们离家近些,回家也方便一些,得家里助力也多。比较起来吃的能好一些,穿的也好些,文化活动也搞得好。劳动之余排样板戏,搞慰问演出等等。在县里也有一些名气。老远就看到一排排的砖瓦房,看起来就很气派。他们在其他人羡慕的目光里下了车。
然后是下林大队,又下车了三个。兴华大队下了两个。
就剩沈瑜姐弟最后在青山大队下的车。
队部都是泥坯房,看起来就是一个大写的穷字。与上林大队根本没法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