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瑜~有你的信!沈瑜,出来拿你的信。”
“我来拿,我来拿!邮递员叔叔,是我姐姐的信,你给我吧!”在外边和孩子们玩儿的沈楠听到有姐姐的信,飞快的跑过来取。
“两封,你拿好。还有两张汇款单,需要你姐姐签字。”正说着,沈瑜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水出来。“叔叔,大冷天的你先喝碗热乎水暖暖,我这就签。”
“哎!你这孩子就是客气。谢谢啦。”邮递员大叔总帮沈瑜代寄信也算熟悉了,乐呵呵的接过碗小口小口的喝着。是甜的,竟然还放了糖。喝完全身都暖洋洋的。
沈瑜也签好了字,把本子递给他。
“谢谢小丫头啦!叔叔啊!浑身都热乎喽!”
送走邮递员,沈瑜回屋看信。
第一封是京城报社寄来的,对她的两篇文章给予了肯定。对她的工作热情给予了赞扬,并且鼓励她多多投稿,多多反映基层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有汇来的带有特殊奖励性质的二十元稿费...
第二封信来自南岛。
安安吾妹:原谅二哥忙于工作,对你们多有疏忽。才获悉你和楠楠下乡支援农村建设...
原来是二堂哥沈现的来信。这声揭开了沈瑜尘封的记忆。原身小名。小时候家里人都是那样称呼她的,可对于现在的沈瑜来说相对陌生。毕竟从她穿来,连她妈妈都叫她周瑜的。
信是二堂哥执笔,但却是代大伯母传信的。
他们刚知道沈瑜姐弟下乡了,大伯母很担心,给她汇了三十元钱,让她买点粮食贴补一下别饿着。还给她邮寄了一些东西,让沈瑜记得去邮局取。并且说以后每个月都会给她汇二十块钱...信很官方,里面还有主席语录,沈瑜明白部队来往的信件都是要审查的。
沈老爷子去世时,大伯父已经去了海岛,并没有来得及赶回来见最后一面。
大伯母和二堂哥是在处理完老爷子的后事后去的海岛。他们走后沈之意才出事的,那时候沈瑜还没穿过来。原身记忆里也就对大伯母印象最深最好了。
记忆里原身小时候是去过几次军营的,可是她很不喜欢,嫌训练完的哥哥们臭、嫌他们粗鲁、还嫌大伯和哥哥们总掐自己脸...反正仅有的那点记忆里都是嫌弃,每次哭闹着回来不肯再去的。
教沈楠打的军体拳是跟着前世师父学的最早的拳法,但跟沈楠他们说的是,自己从小在军营长大,看看就会...反正那时候还没有沈楠,她怎么说怎么是。而且沈楠一向对自己深信不疑。即便原身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不进厨房,可自己刀工了得还会做饭沈楠都归于我姐姐就这么厉害,就是什么都会!看看就会,想想就会....
信里二堂哥还说了几个月前大姐夫牺牲了,所以本来刚到海岛水土不服的大伯母病了很久。沈瑜算算那时候自己刚穿来不久。海岛本就闭塞,大伯母又生病,所以对于她家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什么稀奇。想着一个人带三个孩子的大堂姐,以前对原身很好。
大伯母要操心她,现在又要记挂自己姐弟,信封里的二十斤全国粮票简直沉的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