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清磊难得的没有惜字如金:“我和简校长研究过,你的问题不是问题。简校长还打算安排你参加教师培训,具体的简校长会安排。”
那句你的问题不是问题。母女俩都听懂了。母女两个握着对方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沈瑜也为她们高兴。她有意的提她们娘俩,就是想把墙画标语的事安排给她们。一是不想她们的才华被埋没,二是这样可以给她们一个露脸的机会。春耕时,领导们会各个大队走访察看,可能会有什么机遇也不一定。
在乡下这样贫困的地方,这些他乡的黑五类子女大多是没有人揪着不放的。这里不像城里,大家饭都吃不饱呢,谁有空管你那些闲事。只要他们都安安分分的不惹事,几乎都能平安度过。当然被盯上的那些除外。
田大娘一家子在村里极其低调,也从不争抢。加上他们本就性子良善,和村里人都相处和睦。所以时间久了更没人关心她的成分问题了,只是她自己心灵受伤太重,一直活的谨小慎微而已。
田大娘本名王昭。可在村子里她从不提及。就连相处的好的邻居都是叫她田家妹子,或者田姐姐。都默认她本就姓田,而不是夫家姓田。
时书记这样的安排确实更好一些。在标语宣传画这方面她们当助手还行,现在她们娘俩还独立完成不了,而且她们的性子也根本不敢接这样的大活。
就这样沈瑜带着田蕊从青山大队开始又负责了两个大队的宣传画。
沈瑜有意锻炼田蕊,让她也画些画稿和一些标语设计。但是田蕊的性子保守,画得几乎都是沈瑜之前差不多的东西。沈瑜有前世的见识,那每幅字画肯定都是不重样的。
田蕊的钢笔字写得很好,毛笔字就不行了。直接用刷子写大字更是不行。沈瑜现在倒是练得不错了,简单的排版,画上上下平行线,就可以用刷子直接写了。
不过为了锻炼田蕊,她还是从基本入手,手把手的教她怎么排版,怎么打格子....
这给了田蕊更多的学习机会。她觉得跟着沈瑜自己的进步非常大。不光是她教的这些写字画图方面的知识。和沈瑜聊天她都觉得涨知识和见识。
沈瑜和她妈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她妈妈要她夹着尾巴做人,沈瑜告诉她要挺起腰板做人。
“见人要抬头、挺胸、直视。不敢说话就微笑...
他们不是洪水猛兽。咱们也不吃他们家的米粮...
田蕊原来虽然性子腼腆一些,可是见人也是也会很有礼貌的打招呼的。只是婚后的遭遇让她不敢面对别人同情怜悯或者嘲讽鄙视的目光以及那些蜚短流长。所以她几乎是足不出户的,见人也是能躲就躲,差不多都要自闭了。
沈瑜性格外向嘴又甜。见到人基本都是主动打招呼型的。队里人对她那无论老少更是热情无比。在沈瑜的带动下,田蕊由原来的低头跟随,到跟着点头示意,再到微笑问好也只用了三天。
她们在大队部的外墙写画时,路过的都要停下来看看。还没有春耕,闲人比较多,跟着看热闹的不少。
对于围观的人,沈瑜都是心无旁骛的工作,田蕊开始紧张到冒汗、手抖。可是看到淡定的沈瑜又汗颜自己比人家大那么多还不如个孩子。于是强迫自己冷静,慢慢也就适应了。虽然心里还是发慌,但能正常工作了。
对于别人的夸赞沈瑜都是愉快的接受的,并且还会回夸几句。总之人们不管是不是笑着来的,肯定是笑着走的。对于沈瑜这样的情商田蕊自叹不如,不过也记在心里,希望自己能多多学习。而且总被人夸,被人艳羡也让她自信不少,心情也不一样了。
她的变化不小,笑容多了,话多了。整个人都明显的开朗自信了。晚饭后帮忙洗碗收拾后就认认真真的写文章,画连环画,还拉着她妈妈帮她提意见。田家父母看着女儿这样朝气蓬勃,精神十足的恨不得给沈瑜磕几个。
田大爷之后山上弄到什么好东西,都要给沈瑜家里送去一份。不要都不行。尤其留心药材,都连根挖回来给云璟送去。田大娘,现在是王老师了,更是做了什么好吃的都得给在校的沈楠尝尝。那宠沈楠的劲儿都胜过田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