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老街中心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热闹得跟过年一样。
临时搭建的两个灶台相隔十米,泾渭分明,仿佛楚河汉界。
界线的一头,张师傅已经严阵以待。
他身着一尘不染的雪白厨师服,领口扣得一丝不苟,气场堪比准备进行一场精密心脏手术的主刀医生。
他面前的料理台上,从德制主厨刀到瑞士多功能削皮器,每一件工具都按照特定角度摆放,精确到毫米,强迫症看了都得当场治愈。
身后,一条鲜红的横幅迎风招展,上面是“味控联盟”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注解:“料理即纪律”。
这阵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米其林三星大厨空降视察。
张师傅并没有急着处理食材,而是像个科技产品发布会的主讲人,当众展示他的“神兵利器”。
他先是拿出一个手持设备,对着一颗番茄扫了一下,设备屏幕上立刻跳出一连串数据:“糖度8.7,酸度0.43,含水量94.5%,鉴定为A+级圣女果。”围观的大爷大妈们发出一阵“不明觉厉”的惊叹,纷纷掏出老花镜想看个究竟。
接着,他又戴上一双银色的温控手套,拿起一把造型酷似未来武器的分子调味枪,对着空气“滋”地喷了一下,淡淡的烟雾散开,一股纯净的咸味弥漫开来。
“我靠,这是做饭还是造高达?”人群中,举着手机直播的影刃忍不住吐槽,“这科技与狠活也太足了。”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张师傅的“黑科技”吸引时,一阵悠闲的“叮铃铃”声由远及近。
陆远骑着一辆小黄车,慢悠悠地挤进人群,一个漂亮的甩尾停在了另一边的灶台旁。
他穿着洗得发白的t恤和沙滩裤,脚上趿拉着一双人字拖,那松弛感,仿佛下一秒就要去海边度假。
更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他的食材——共享单车的车筐里,一个塑料袋装着几个平平无奇的鸡蛋,两颗看起来刚从菜市场c位淘汰下来的番茄,以及一把……叶子都有些发黄,蔫头耷脑仿佛对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希望的小葱。
“不是,哥们儿你认真的吗?”有人忍不住喊道,“这葱都快入土为安了,你确定它还能出战?”
陆远把那把蔫葱拎出来,对着太阳看了看,满不在乎地笑道:“没事,生活压力大,它只是有点emo了,下锅前给它做做心理疏导就好。”
这番话逗得众人一阵哄笑,紧张的气氛瞬间被冲淡了不少。
街道办的刘主任清了清嗓子,走到台前,拿着大喇叭宣布规则:“各位街坊邻居,今天的厨王争霸赛决赛正式开始!比赛项目,就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不过的——番茄炒蛋!限时十五分钟,胜负由我们现场选出的十位居民代表投票决定!”
宣布完规则,他走到张师傅身边,不动声色地递了个“你懂的”眼神,压低声音说:“张师傅,你可是我们社区推广‘智慧餐饮’的标杆,一定要让大家看看,什么叫科学的料理,未来的味道。”
张师傅自信地点点头,眼神中透着对胜利的绝对把握。
就在这时,人群里挤出一个小小的身影,是小豆子。
他像个小特务一样,飞快地溜到陆远身边,趁人不注意,往他手里塞了张皱巴巴的纸条,然后一溜烟跑了。
陆远展开纸条,上面是几行娟秀又带着一丝急切的字迹:“师父说,他当年研究过,番茄炒蛋的油温绝对不能超过187.3c,那个是蛋白质完美凝固和风味物质析出的黄金临界点。超过了,就算违规。”
陆远看着纸条上的数字,嘴角勾起一抹无奈又好笑的弧度。
他抬头望向人群中某个方向,仿佛能穿透人海看到那个躲在暗处的老头子,轻声自语:“呵,他还记得这小数点后一位的温度,却忘了这口铁锅,要烫到锅底冒烟,呛出那股子烟火气,才叫够劲。”
“比赛开始!”刘主任一声令下。
张师傅那边立刻进入了“手术”模式。
他先用削皮器给番茄完美去皮,再用小刀划出十字,放入恒温热水中浸泡30秒,取出后切成大小完全一致的1.5厘米方丁,并用电子秤精确称重。
接着,他将平底锅放在电磁炉上,设定预热温度160c。
一切都有条不紊,冷静得像一台人工智能。
他拿起鸡蛋,在碗沿轻轻一磕,蛋壳裂缝均匀,没有一丝多余的碎屑。
蛋液入碗,他拿起蛋抽,不多不少,顺时针搅拌了整整12圈。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工业时代的美感和纪律性。
反观陆远这边,画风突变。
他压根没看灶台上的电子点火器,而是闭着眼睛,像个武林高手一样,单手摸索着那口黑漆漆的铁锅,感受着它的质感。
随即,他猛地拧开煤气阀,将火力开到最大。
熊熊的蓝色火焰瞬间舔舐着锅底,铁锅在烈火中干烧,很快,锅身就从黑色变成了带着一丝诡异的微微发蓝。
围观群众吓了一跳:“这哥们要干啥?炼丹吗?”
就在众人以为锅要烧穿的时候,陆远动了。
他单手拎起油桶,手腕一抖,一圈清油如游龙般滑入锅中,“刺啦”一声,白烟冲天而起。
紧接着,他拿起一个鸡蛋,看也不看,对着锅沿猛地一磕,然后手掌发力,仿佛用上了内功,将鸡蛋“摔”进了滚油里。
“啪!”
一声爆响,热油四溅,声势骇人,前排的观众吓得齐齐后退了一步。
那鸡蛋在热油中瞬间膨胀、起泡,边缘变得金黄焦脆。
陆远手腕翻飞,铁勺与铁锅碰撞出激昂的交响乐,他一边快速颠勺,一边嘴里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我妈说过,炒蛋这事儿,就得像两口子吵架一样,要够凶,够猛,番茄那小样的才能被你彻底拿捏,服服帖帖地把酸甜味儿全交出来。”
话音未落,他将切好的番茄块一股脑倒进锅里,火焰再次窜起,将整个铁锅吞没。
他单手持锅,另一只手抄起那把蔫了吧唧的小葱,随手一撒。
奇妙的一幕发生了,那些看似毫无生气的葱花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落入锅中时,竟然鬼使神差地排列成了一个北斗七星的形状。
“卧槽!天罡北斗阵?”影刃的直播间瞬间被弹幕刷爆了。
十五分钟转瞬即逝。两盘番茄炒蛋同时端到了评委席上。
张师傅的作品,堪称艺术品。
金黄的炒蛋蓬松如云朵,鲜红的番茄丁均匀点缀其中,色泽鲜亮,摆盘精致,甚至连葱花都切成了同样大小的菱形。
而陆远的那一盘,就显得“粗犷”多了,蛋块大小不一,有的地方甚至带着点焦边,番茄也炒得有些烂,汤汁和油水混在一起,卖相上差了一大截,但那股子扑面而来的浓烈香气,却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勾得人肚里的馋虫直打滚。
十位评委——包括刘主任和那位退休教师在内,先是品尝了张师傅的作品。
“嗯,口感很好,蛋很滑嫩,酸甜度也恰到好处,挑不出毛病。”一位评委点头称赞。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但表情更多的是礼貌性的认可,缺少了一丝惊喜。
接着,轮到陆远的那一盘。
评委们起初还有些犹豫,但当第一勺入口,所有人都集体沉默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刘主任拿着勺子的手停在半空,他刚刚咬下第一口,眼眶毫无征兆地就红了。
一股熟悉的味道,如同坐上了时光机,瞬间将他拉回了二十年前那个闷热的夏日午后。
病床上的母亲已经虚弱得说不出话,却还是撑着最后一口气,颤巍巍地为他炒了最后一盘番茄炒蛋。
味道一模一样,就是这种带着点焦香的、不那么完美的味道,是妈妈的味道。
另一位白发苍苍的退休教师,更是激动得浑身颤抖,他放下勺子,声音哽咽:“这个味道……这个味道是……是我当年下乡插队时,我们知青点那个总被大家批评火候掌握不好的上海女同学,偷偷给我做的那一盘。她怕我觉得酸,背着人,在里面偷偷给我加了一勺糖……”
一时间,评委席上,有人落泪,有人追忆,有人陷入长久的沉默。
全场观众看着这一幕,都安静了下来。
数秒之后,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雷鸣般的掌声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影刃激动地举着手机,对着镜头大吼:“看见没!家人们都看见没!真正的料理,不是用仪器控制出来的,是被人惦记着、等着吃的那一口热乎饭!”
结果毫无悬念,陆远以十比零的压倒性票数获胜。
张师傅呆立在原地,像一尊石化的雕像。
他看着自己那盘几乎没怎么动的“完美作品”,又看了看陆远那边已经被评委们一扫而空的盘子,脸上的自信和骄傲寸寸龟裂。
他喃喃自语:“不可能……这不科学……”
突然,他像是被什么刺激到了一样,猛地抓起桌上的食材检测仪,用尽全身力气狠狠摔在地上!
“砰”的一声脆响,精密的仪器四分五裂。
“我练了三十年的精准控温,三十年的数据分析,竟然……竟然还不如他这一锅乱七八糟的胡炒?”他嘶吼着,声音里充满了迷茫和崩溃。
整个广场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粗重的喘息声。
陆远端着评委们吃剩下的最后一碗残羹,走到他面前,递了过去,语气平静:“要不要尝尝?其实,失败的味道有时候也挺不错的。”
张师傅血红着眼睛瞪着陆远,又看了看碗里那点卖相不佳的剩菜。
他的身体在抗拒,但那股无法抵挡的香气却在引诱着他的灵魂。
迟疑了许久,他像是认命般,一把夺过碗,低头喝了一大口。
汤汁入口的瞬间,张师傅的身体猛然一震,整个人僵住了。
那一刻,没有复杂的风味层次,没有精准的酸甜配比,只有一股暖流,从舌尖直冲天灵盖。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模糊又清晰的画面——那是在乡下老家的土灶台边,一个穿着围裙的女人,一边手忙脚乱地炒着菜,一边笑着回头骂那个偷吃的小男孩:“你个小馋猫,毛手毛脚的,小心烫着!”
那是……妈妈的味道。
是他为了追求所谓的“纪律”与“精准”,早已遗忘在记忆深处的,最原始的温暖。
两行清泪,无声地从这位“味控联盟”精英的脸颊滑落。
也就在这一瞬间,陆远的脑海中,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见的半透明面板悄然浮现:
【叮!隐藏任务“烟火的对决”完成,食客灵魂受到强烈触动!】
【恭喜宿主,“家常烟火诀”正式激活!
所有基础菜肴将附加‘回忆唤醒’被动效果!】
张师傅缓缓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陆远,那是一种混杂着震惊、挫败、迷茫,以及一丝……探寻的目光。
他没有再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将碗里的最后一点汤汁喝得干干净净,然后深深地看了陆远一眼,转身,拖着失魂落魄的脚步,消失在了人群中。
陆远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件事还没完。
对于一个将毕生信念都寄托在“数据”和“精准”上的人来说,今天的冲击,足以颠覆他的整个世界。
果然,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那一天之后,张师傅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
然而,陆远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深夜食堂的街角对面,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默默地注视着这里。
那道目光里,不再有最初的敌意和傲慢,而是多了一种他暂时还读不懂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