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吉普车扬起的雪尘尚未完全落定,靠山屯镇口的气氛却依旧凝重。瓦西里中尉那句“承担全部责任”的警告言犹在耳,像一块寒冰压在宁安支队几位主官的心头。
“他娘的,这老毛子,鼻孔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李满仓支队长望着空荡荡的镇口道路,啐了一口,满脸不忿,“要不是看在共同打鬼子的份上,真当老子怕了他?”
王指导员相对冷静,他扶了扶眼镜,看向林锋:“林队长,这次多亏了你周旋。不过,瓦西里最后那句话,不像是空穴来风。苏军对我们,戒心很重啊。”
林锋点了点头,目光锐利:“示弱不可取,硬顶更不明智。他们看重实力,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我们并非他们想象中只会钻山沟的‘土八路’。我们有我们的章法,有我们的价值。”
“你的意思是?”李满仓挑眉。
“一次有限的‘装备展示’。”林锋沉声道,“不是炫耀,而是沟通。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军事素养,告诉他们,我们是一支值得认真对待的力量,合作比对抗对他们更有利。”
王指导员沉吟片刻,表示赞同:“有道理。既要打消他们的部分轻视,也不能暴露我们的全部底牌。这个度要把握好。”
李满仓一拍大腿:“行!就按你说的办!老子也憋屈够了,让这帮老毛子开开眼!”
主意已定,林锋立刻返回“雪狼”驻地,进行部署。他挑选了参与展示的人员和科目,强调:“这次不是演戏给首长看,是给潜在的、傲慢的‘盟友’看。要拿出百分百的精神,动作、精神面貌,甚至眼神,都要到位!但要记住,只展示常规军事技能,涉及核心战术和特殊装备一律回避。”
几天后,经过初步沟通,瓦西里中尉带着几名苏军军官,其中甚至包括了之前与林锋打过交道的伊万少校,果然“应邀”前来宁安支队的野外训练场“观摩交流”。伊万少校依旧板着脸,但眼神深处比瓦西里多了一丝探究。
训练场设在靠山屯外一片背风的林间空地上,积雪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尽管寒风依旧凛冽,但“雪狼”支队挑选出的几十名队员精神抖擞,队列整齐,虽然身上的棉衣依旧五花八门,有些还打着补丁,但那种经过血火淬炼和严格训练后形成的精干气质,却让伊万少校的眼神微微动了一下。
展示的第一项是精度射击。靶位设在百米之外,用的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和中正式步枪。
水生作为狙击教官,亲自带队。他没有追求极致的远距离,而是在风速、光线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要求队员们进行快速瞄准和精准击发。
“啪!啪!啪!”
枪声清脆而富有节奏,报靶员挥动小旗,成绩几乎都在八环以上,更有几个十环。尤其是一名年轻队员,在模拟目标移动的速射环节中,五发子弹全部命中胸靶区域,引得一名苏军军官低声用俄语嘀咕了一句。
伊万少校面无表情,只是微微颔首。
第二项是班组突击协同。周大海带领一个班,模拟进攻一处“敌军”占据的土木掩体。
没有华丽的动作,只有简洁有效的手势沟通、交替掩护、精准投弹和迅猛的冲击。队员们利用地形地物接近,火力压制与机动突进结合得恰到好处,最后以一阵精准的刺刀突刺(木枪)结束了演练。整个过程中,队伍始终保持着严密的队形和强大的压迫感。
瓦西里中尉抱着胳膊,嘴角似乎撇了撇,但眼神却认真了许多。
第三项,林锋特意安排了一项“土法”与“巧技”结合的展示。他让老张带着几名队员,推上来几件利用缴获零件和自制工具改造的装备:有加装了简易雪地滑橇、便于在深雪中拖运物资的爬犁;有利用报废枪管和弹簧改装的、威力可控的炸药投射器(没装药,只演示结构);还有一套利用缴获的日军水壶和铜管改造的简易野战蒸馏净水装置。
老张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结结巴巴地讲解着原理和用途。林锋在一旁用流利的俄语进行补充翻译,强调这些都是在极端缺乏物资条件下,为适应东北战场环境而进行的实用性创新。
伊万少校这次明显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甚至走近仔细看了看那套净水装置,还用手摸了摸冰冷的铜管。
展示结束后,伊万少校没有多做评价,只是走到林锋面前,用俄语说道:“林队长,你的士兵,训练很有特点。尤其是……他们的眼神,很坚定。”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你们对装备的……利用,也很有想法。”
这已经是这位高傲的苏军少校所能给出的、相当程度的认可了。
瓦西里中尉则依旧硬邦邦地说:“基础训练还算扎实。希望你们能把这份精力,用在维持地方治安上。”
送走苏军观摩团,李支队长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嘿,看见没?那个伊万少校,最后看咱们那眼神,不一样了!”
王指导员也笑道:“林队长这一手,确实高明。既展示了肌肉,又没亮出全部獠牙,还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的‘利用价值’。这下,他们再想随便拿捏我们,就得掂量掂量了。”
林锋看着苏军车队远去,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他清楚,这次展示最多只是让苏军收起了部分明目张胆的轻视,距离真正的平等对话还差得远。实力的差距,不是靠一两次表演就能弥补的。
他转身,对集合的“雪狼”队员们肃然道:“都看到了?老毛子认这个!今天大家做得很好,没给咱们支队,没给咱们联军丢脸!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尊重,要靠我们在未来的战场上,用敌人的血和我们的胜利来换取!都给我记住,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解散后,各排带回,继续训练!”
“是!”队员们轰然应答,声音在寒冷的林间空地上回荡,带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
这次有限的装备展示,如同一颗投入冰湖的石子,虽未激起滔天巨浪,却在苏军与这支他们眼中的“地方武装”之间,划下了一道微妙的界线。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我们或许装备简陋,但我们绝非可以随意轻视的弱者。
而林锋和“雪狼”支队,也在这不断与各方势力的周旋和展示中,悄然成长,等待着真正证明自己价值的那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