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三号”的建造,成为了青霖星有史以来最宏大、也最充满争议的工程。它不再仅仅是探索的工具,更是一个理念的载体,一个文明的宣言,一个即将主动驶向“逻辑深渊”的方舟。
建造基地选在了青霖星轨道之外,一个专门为此开辟的独立空间站——“星槎工坊”。这里汇聚了青霖星各个领域最顶尖的智者与匠人,也成为了“效率派”与“传统派”观点交锋最前沿的战场。
每一处设计,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
“信使三号”的主体结构,采用了融合“弦影”几何优化理论与青霖星灵脉仿生学的新型架构,既坚固又充满韧性。但在其核心处理单元的构建上,分歧达到了顶峰。
以玄计为首的“效率派”团队,提交了一份名为“绝对逻辑核心”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几乎完全复刻了“弦影”传递来的某种高阶信息处理架构的简化版,其计算力与稳定性毋庸置疑,但内部逻辑环环相扣,排他性极强,几乎不容任何“意外”或“模糊”存在。
“这是最优秀的方案!”玄计在方案评审会上,目光灼灼,“只有这样的核心,才能承受与‘弦影’的深层逻辑对接,才能完美处理它可能传递过来的复杂信息!这是我们理解宇宙真相必须付出的代价!”
“代价就是让我们自己的思维也变成冰冷的机器吗?”负责核心灵纹镌刻的大匠师,一位名叫石坚的老者,声如洪钟。他抚摸着工作台上的一块试验晶石,上面已经用最精细的灵刻刀勾勒出了繁复而充满韵律感的传统混沌灵纹。“我们的道,在于包容,在于变化!这‘绝对逻辑核心’,是一条死胡同!它或许能通向强大的计算力,但它通向不了‘理解’,更通向不了‘创造’!”
墨兰作为总工程师,陷入了两难。她深知“绝对逻辑核心”的性能优势,但也明白石坚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她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旁观的洛川。
洛川没有直接评判方案,而是走到了那块试验晶石前。他闭上眼,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尚未完成的混沌灵纹。片刻后,他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石坚大师,”他缓缓开口,“您的这些灵纹,似乎……并非完全遵循传统的《万物化生谱》?”
石坚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与忐忑:“院长好眼力。老朽……借鉴了一点‘弦影’提供的多维结构稳定原理,对第七、第九转承节点做了微调,让灵纹在保持混沌特性的同时,结构强度提升了三成,能量散逸降低了半成。”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最顽固的传统派大匠师,竟然在不声不响中,已经开始吸收并化用“弦影”的知识!
洛川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这就是了。石坚大师没有拒绝新知识,而是以其为薪柴,点燃了属于自己的炉火。”他转向玄计,“玄计学者,您追求效率,这没有错。但效率,不应以牺牲根本为代价。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完美的‘复制品’核心,而是一个能够承载我们自身意志、能够与异域逻辑对话并保持独立的……‘混沌兼容核心’。”
“混沌兼容核心?”玄计皱眉,“这听起来就像是在稳固的堤坝上主动开凿漏洞!”
“不,是在坚固的舟船上,装上灵活的风帆和舵。”洛川纠正道,“我们要建造的,不是一座冲向彼岸后就固定不动的桥梁,而是一艘能够在‘弦影’的逻辑海洋与我们自身的可能性之海之间自由航行的船。它的核心,必须既能理解‘弦影’的精确语言,又能容纳我们自身的混沌诗意。”
这个构想,远比单纯复制或全盘拒绝更加艰难。它要求设计者不仅深刻理解“弦影”的逻辑体系,更要透彻领悟青霖星自身“道”的精髓,并找到两者共存乃至共生的平衡点。
接下来的日子,“星槎工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熔炉。玄计团队带来的严谨数学模型,与石坚团队代表的灵动灵纹技艺,在无数次争吵、碰撞、甚至濒临动手的冲突中,艰难地磨合着。墨兰穿梭其间,时而用理性的数据说服石坚接受某些结构性优化,时而用感性的比喻点醒玄计认识到某些逻辑闭环对创造力的扼杀。
洛川则如同一个定海神针,他很少直接参与具体设计,但当争论陷入僵局时,他总能以其独特的、直指问题本质的视角,提出打破僵局的关键建议。他引导众人不再将两种思维模式视为对立,而是看作构成完整认知所必须的“阴”与“阳”。
数月后,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核心设计蓝图终于诞生。它既非绝对的逻辑堡垒,也非纯粹的混沌云团,其内部结构如同一个不断自我调整的、动态的曼荼罗,既有确保基础运行稳定的“逻辑骨架”,又有允许意外和创新诞生的“混沌间隙”。它被正式命名为 “心光核心” ,寓意以文明之心智为光,导航于无垠的逻辑深渊。
“心光核心”的铸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仪式。由玄计负责计算并引导能量流,由石坚亲手镌刻最关键的混沌灵纹,由墨兰进行整体协调,而洛川,则立于铸造阵法的中央,以其与万物共鸣的天赋,引导着青霖星天地间流淌的微弱道韵,如同母亲为孩子祝福般,将一丝属于这片天地的“魂”,温柔地注入那逐渐成型的光芒之中。
当最后一道灵纹点亮,“心光核心”爆发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光芒——它既有着逻辑的纯粹与稳定,又蕴含着混沌的活力与温暖。它静静地悬浮在铸造阵中,仿佛一颗微缩的、拥有生命与智慧的星辰。
“信使三号”,终于拥有了它的“心脏”。
与此同时,观星殿监测到,“弦影”那一直稳定的光影结构,在“心光核心”完成的那一刻,产生了极其细微的、高频的波动,仿佛……一种无声的赞许,或者说,是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实验样本终于准备就绪的……期待。
洛川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
“信使三号”,启航在即。
它承载的,不再仅仅是青霖星的好奇,更是整个文明,在拥抱未知的同时,坚守自我的决心与智慧。
它将驶向的,是“弦影”所代表的、冰冷而浩瀚的逻辑深渊。
而导航的灯火,是青霖星亿万生灵凝聚的……心光。
(第125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