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盯着场上训练拼刺刀的队员,激动得连连拍手,“好!这才叫拼刺刀!不是瞎抡胳膊蛮干,每一下都扎在点子上!”
旋即,他猛地转身,目光直勾勾看着陈锋,“小子,这拼刺刀技术是你自创的,还是从别人那学来的?
陈锋微笑点头,“这是我针对小鬼子的特点,自创的拼刺刀技术,队员们训练后,确实提高了不少战斗力。”
“上次在马道岭,你应该也见识过,一对一的情况下,小鬼子基本不是我们特战队的对手。”
“呼!”
李云龙深吸一口气,有些自责道:“当时正在打仗,我没有特别留意,还以为是个别的队员身手较好,才轻松干掉了小鬼子。”
没等陈锋回话。
李云龙突然扭头吼道:“警卫员!把我警卫班的都叫来!”
不一会儿,李云龙的警卫班的十几个战士跑了过来。
李云龙指着其中一名身材魁梧的战士,“小徐,你上!记住,只是切磋学习,点到为止,不要下手没轻没重的。”
被李云龙点到的战士名叫徐锐,是警卫班有些功夫底子的老兵。
平时在团里拼刺刀比试中,算是前几名的好手。
好几次战斗时,从鬼子的刺刀下救过李云龙。
“是,团长。”
徐锐当即出列,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走到场中央,“特战队的弟兄们,你们谁来跟我切磋切磋。”
熊大山以前是警卫班的班长,知道徐锐的本事。
他笑了笑,目光看向队里身手最差的方日、方天两兄弟,“方日,你上,跟小徐比划比划。”
方日、方天两兄弟,道士出身,擅长两仪合击术。
两人联手,在作战中队可以力敌多人。
但单打独斗的话,对上任何一人都不行。
方日刚准备走出来。
岂料陈锋瞪了熊大山一眼,“瞎胡闹,作战中队的队员怎么能上,那不是欺负人吗?让特战支援中队的队员上就行了。”
说完,他目光看向李长生身边的一名战士,“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是劳工营出来的川军兄弟吧?”
那名战士马上出列,立正敬礼,“报告大队长,我叫曹磊,原川军出身,是大队长您把我从劳工营救了出来,加入特战队已经三个月了。”
“我当时参加过作战中队的比武考核,没能打过熊队长。”
陈锋笑了笑,“好,那你今天就跟警卫班的这位弟兄比划比划,让我看看你最近进步了没有。”
“是,大队长。”曹磊立正敬礼,转身走进场中。
徐锐双手紧握木棍,摆开架势,“来,咱俩比划一下!”
曹磊把木棍搁在肩上,勾了勾手指,“我让你先出手。”
徐锐眼中闪过一丝怒气,“小子,别狂过头了。”
说罢,他一个箭步冲上去,举起木棍向曹磊胸口刺去。
“杀!”
徐锐木棍前端距离曹磊尺许时,曹磊暴喝一声,猛地竖棍一挡。
旋即,他趁着挡开徐锐木棍刹那,手中木棍顺势往前一滑,直刺徐锐右臂腋下。
徐锐反应也很快,右臂猛地一抬,左手抓起木棍,继续挑向曹磊面门。
岂料,曹磊比他反应更快,身子一扭,就滑步到了徐锐身侧。
“噗!”
一声闷响,木棍前端包的布团,重重刺在徐锐的腰肋位置。
徐锐身子猛地一僵,刚要扭身。
曹磊手中木棍轻轻转了一圈,咧嘴一笑,“兄弟,你输了。”
如果在战场上,曹磊转的这一下,等于是搅烂了徐锐的伤口。
徐锐必死无疑。
旁边观战的李云龙,直接愣在了原地,嘴里的烟卷掉了都没顾上。
“好本事,漂亮。”
好一会,他才蹦出一句,搓了搓手,“这他妈是练的啥章法?刚才那步咋挪的?戳得又准又狠!”
“团长,我想再比一次。”徐锐还有些不服气。
李云龙点点头:“好,既然你小子不服气,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不过,这次不比单打独斗了,小鬼子拼刺刀爱用三人小组战术,再上两个人。”
说着,他转身点了两名警卫班战士。
二人立刻步入场中。
陈锋笑了笑,也随手点向特战支援中队的两名队员:“你们上去,记住,别戳要害。”
“是,大队长!”两人快步出列,与曹磊并肩站定。
曹磊和他们对视一眼,比了个特殊暗号。
二人点头,表示领会。
李云龙摆摆手:“你们拉开距离,模拟鬼子冲锋刺杀。”
两组人闻言,各自后退数步,在相距约十米处站定。
“开始!”李云龙大喝。
“杀!”
“杀!”
两组人几乎同时暴喝,如出闸猛虎般对冲而去。
“当当当……”
眨眼间,六人厮杀成一团。
不过一两分钟,三名警卫班战士便“壮烈牺牲”。
李云龙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一幕,咂了咂嘴:“他娘的,这刺刀技术看着就几下子,却透着股狠劲,真犀利。”
“而且小组作战时,攻、退、防,三人配合得严丝合缝,专克小鬼子那种疯狗式打法。”
“咱们八路军战士,要是都学会这套拼刺战术,基本能补上力量不足的短板,以后跟小鬼子拼刺刀,就再也不用怵了!”
夏祖盛也满脸兴奋,在一旁附和:“团长,您说得太对了!这套战术必须全团推广。”
“甚至得上报旅部,让旅长也下来瞧瞧!”
“嗯!”
李云龙重重点头,一把攥住陈锋的手腕,“小子,这刺刀训练的法子,你必须给我!”
“画图!怎么练步伐、怎么突刺、怎么格挡,都画清楚了,连木棍咋握、劲儿往哪儿使,半点儿都别漏!”
“还有,不光是拼刺战术,那些枪法训练、体能训练的法子,包括你上次提的三三制步兵战术,全汇总好写给我!”
说完,李云龙目光投向训练场,语气沉了几分,带着股语重心长:“陈锋,你知道吗?”
“自打抗战爆发以来,咱们跟小鬼子殊死拼杀,战损比基本在四比一、六比一左右。”
“这里头,战士们身体素质差、武器装备落后是一方面。”
“更关键的,是小鬼子的训练方法比咱们先进。”
“一旦咱们八路军战士都练会了这些本事,我敢说,咱们跟小鬼子的战损比,绝对能拉到二比一,甚至一比一!”
话音落时,李云龙眼眶已微微泛红。
每一次战后,他看到战报上的悬殊战损比,都恨得直咬牙。
但他又没有太好的办法,去改变这些。
而今天,他终于看到了扭转这一切的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