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千恩万谢的刘婶祖孙,外面的雨也渐渐停了。
墨竹看着刘婶的背影:“小宝耳朵真能好?”
“风寒引起的疼痛,辛温散寒,疏通经络,止痛不难。”林芷道。
锦书感叹:“幸好咱们药圃鲜药足,葱姜苏叶都是现成的。”
冬梅看着后院雨后被冲刷得更加青翠的药苗,小声说:“药材……就是用来救人的。”
暴雨过后,空气清新,药圃里的植物喝饱了水,长得更加精神。
冬梅种下的金银花藤沿着林芷搭好的简易竹架攀爬,已经开出了几簇黄白相间的小花,散发出清雅的香气。
这天上午,林芷正在药圃里采摘金银花。清晨的花朵香气最浓,药效也佳。
“林大夫!忙着呢!”胡大哥的大嗓门在院门口响起。他今日来得比平时早。
林芷捧着刚摘的花篮转身:“胡大哥,今日这么早?”
胡大哥乐呵呵地走进来,眼睛却被那篮子金银花吸引住了:“哟!这花开得真好!闻着也香!林大夫,这就是您上次说的金银花?”
“对。”林芷点头,“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夏天常用。”
胡大哥凑近仔细看了看,又用力嗅了嗅:“好东西啊!林大夫,您这金银花……卖不卖?”
“卖?”林芷微感意外,“胡大哥要这花做什么?”
胡大哥搓着手:“嘿嘿,我船上那些兄弟,常年在水上漂,湿热重,不少人背上爱长些红疙瘩,痒得难受!”
“我听人说,用金银花煮水擦洗或者泡澡,能管用!您这花看着就新鲜,比药铺买的干花强多了!”
林芷明白了:“原来如此。这花我们自己也要入药做凉茶……”
胡大哥连忙道:“不用多!您匀我一些就行!按市价给钱!干花什么价,我给您什么价!”
锦书闻声也走了过来:“胡大哥,金银花干品市价大概三十文一斤。咱们这是鲜品……”
胡大哥爽快道:“鲜品更好!就按干品价!林大夫,您看行不?”
林芷略一沉吟。药圃的金银花刚开,产量有限,主要供应芷兰堂自用和凉茶。
但胡大哥船上兄弟的疾苦也是实情。
“胡大哥,这样吧。”
林芷做出决定,“今日采的这篮鲜金银花,约莫半斤多,算你十五文。以后花开了,若有富余,再匀你一些。但量不会太大,需以芷兰堂自用为先。”
胡大哥大喜:“行行行!十五文!太谢谢您了林大夫!您真是菩萨心肠!”
他立刻掏钱递给锦书。
林芷让冬梅用干净油纸包好金银花递给胡大哥:“告诉兄弟们,取一小把煮水,待温凉后擦洗患处,一日数次。若严重,还是要看大夫。”
“知道啦!谢谢林大夫!”胡大哥提着花,又取了酱和糕,高高兴兴走了。
送走胡大哥,锦书看着手里的十五文钱:“林妹妹,这鲜花按干品价卖,咱们倒是不亏。”
林芷道:“能帮到人,又能贴补药圃,是好事。锦书,记下这笔收入。另外,胡大哥的需求提醒了我。”
“咱们药圃的金银花,日后可以适当多种些,既能自用,也能少量外售鲜品。”
锦书点头:“好。我记下。冬梅,金银花藤还能再引种几株吗?”
冬梅看着那片攀爬的藤蔓:“能插枝,那边有空地……”
林芷道:“嗯,冬梅,这事交给你。金银花好养,多育些苗。”
“嗯。”冬梅应下。
下午,芷兰堂来了一位面生的妇人,脸色发黄,精神不振。
“大夫,我最近总提不起劲,吃饭没胃口,还老觉得腹胀……”
妇人坐下后,有气无力地说。
林芷仔细诊脉,又看了舌苔,问道:“是否常觉口淡无味,四肢困重?”
妇人连连点头:“对对对!就是!浑身没力气!”
“此乃脾虚湿困。”林芷提笔开方,“需健脾化湿。方中需用陈皮理气燥湿……”
锦书抓药时,小心地称量着所剩无几的上好陈皮。
妇人拿了药,付钱离开。
锦书看着药柜,对林芷说:“林妹妹,上等陈皮真快见底了。周记那边……”
林芷走到药柜前,看着那所剩无几的陈皮:“李记的新货还没到?”
锦书摇头:“没消息。”
林芷沉吟片刻,打开存放枳叶的竹匾。里面是冬梅早上新摘的嫩枳叶,青翠欲滴,香气扑鼻。
“枳叶虽好,但药力终究不及陈年陈皮。”
林芷捻起一片叶子,“锦书,把库房那些中等陈皮碎片,再仔细筛一遍,挑出最完整、色泽最好的部分,单独存放,只供高价方剂所需。”
“普通方剂,以枳叶加量替代。”
锦书道:“也只能这样了。枳叶用量大,咱们那三株枳树……”
林芷看向药圃:“冬梅!”
冬梅闻声过来。
“枳树嫩叶采摘要适度,不能影响生长。若不够用,可暂缓凉茶的枳叶添加,确保处方优先。”林芷吩咐。
“嗯。今天……只采了凉茶用的。”冬梅指了指小簸箕里刚摘好的嫩叶。
“好。”林芷点头,又对锦书说,“明日你再跑一趟李记,催问新货何时到。”
“知道了。”锦书记下。
傍晚,胡大哥又来取酱,脸上带着喜色:“林大夫!神了!您给的金银花水,我船上几个兄弟擦了,背上的红疙瘩消下去不少!没那么痒了!都托我再来谢谢您!”
林芷微笑道:“有效便好。不过鲜花不易得,日后若有富余,再匀你。”
胡大哥忙道:“不急不急!您先用着!对了,兄弟们还说,那陈皮糕扎实顶饿,就是跑船久了,想吃点咸香的,问有没有……”
墨竹快嘴道:“咸香的?冬梅姐做的紫苏酱就是咸香的呀!”
胡大哥笑道:“酱是好,但总不能光吃酱。他们意思是,能不能用那酱料,做出点能存放、能带着吃的咸味点心?”
冬梅看向林芷。
林芷思索片刻:“咸味点心……冬梅,你觉得呢?紫苏酱拌入米面,做成咸糕或烙饼?”
冬梅眼睛亮了亮:“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