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
无边无际的、冰冷的黑暗。
陆燃的意识在其中沉浮,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只有一种彻底的虚无和疲惫。仿佛他付出的不仅仅是灵能,还有一部分灵魂也被那贪婪的控制台抽走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点微弱的光亮刺破了黑暗。随之而来的是感官的缓慢回归:首先是冰冷的触感,来自身下坚硬的地面;然后是听觉,捕捉到一种极细微的、类似电流通过的嗡嗡声;最后是沉重的、如同被铅块填满的疲惫感,席卷了每一寸肌肉和神经。
他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视线先是模糊,然后逐渐聚焦。他依旧躺在那间球形控制室冰冷的地面上,头顶是半透明的球壁,可以看到外面那个已经稳定下来的暗金色十二面体,以及洞穴远处弥漫的惨绿色幽光。控制台散发着柔和的白光,比之前似乎要稳定许多。
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让他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深刻的虚弱感。他尝试动一下手指,回应他的只有一阵无力的酸麻。他感觉自己像一具被掏空了的躯壳,连呼吸都显得费力。
左眼不再有刺痛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空洞的麻木,仿佛那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他下意识地看向左臂——那道焦黑的电路板痕迹,已经越过了手肘,向着肩膀方向蔓延了明显的一截,颜色更深,如同烧透的木炭。
生命的倒计时,清晰地刻在了他的身体上。
“醒了?”
冷烛的声音从控制台方向传来,平静无波。
陆燃勉强转动僵硬的脖子,看到冷烛依旧站在控制台前,背对着他,似乎在专注地研究着什么。她的身影在柔和的白光下显得有些单薄,但站姿依旧挺拔。
“我……睡了多久?”陆燃的声音沙哑得像是砂纸摩擦。
“不算久,大概十几个小时。”冷烛没有回头,手指在控制台面上滑动着,“你的身体透支严重,修复液只能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灵能的亏空需要时间……或者更多的外部能量来弥补。”
外部能量?陆燃心中苦笑,他现在哪里还有“外部能量”可言。
他挣扎着想坐起来,却浑身无力,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冷烛似乎背后长眼,终于转过身,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支打开的营养膏和一小瓶水。
“吃点东西。你现在的情况,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甚至更虚弱。”
陆燃没有拒绝,他现在确实需要补充能量。他接过营养膏,艰难地吞咽着,味同嚼蜡。冰冷的水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短暂的清明。
“屏蔽……成功了吗?”他更关心这个。
“成功了。”冷烛点头,指了指控制台屏幕,“那些定位信号已经消失。我们暂时安全了。而且,因为你输入的能量,控制台的部分功能似乎恢复了一些,我能调取的信息比以前多了。”
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吗?陆燃不知道。他用几乎全部的生命换来的,只是暂时的安全和一些可能永远用不上的远古信息。
“你发现了什么?”他强迫自己振作精神,问道。既然还活着,就不能放弃。
冷烛沉默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她走回控制台,操作了几下,控制台上方再次投影出那幅浩瀚的星图,但这一次,星图旁边多了一些不断滚动的、更加复杂的符号和数据流。
“我找到了一些关于‘吞噬’的记载碎片。”冷烛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制造这个前哨站的文明,称那种现象为‘熵寂边界’或者‘虚无之潮’。它不是某种生物或势力的攻击,更像是一种……宇宙尺度的自然规律失衡,是秩序走向彻底混沌的终极进程。”
她放大星图上的红色阴影区域:“根据他们留下的观测模型,‘熵寂边界’的扩张速度并非恒定,它会加速。当它吞噬掉足够多的‘有序质量’和‘信息结构’后,扩张会呈现指数级增长。按照目前的模型推算……”
她停顿了一下,看向陆燃,眼神复杂:“距离‘熵寂边界’触及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悬臂,大概还有……三到五个标准世纪。”
三到五个世纪?陆燃愣了一下。这个时间尺度,远远超出了他之前的想象。对于个体生命而言,这几乎等同于永恒。一股荒谬感涌上心头,他们之前如临大敌的宇宙危机,竟然如此“遥远”?
“觉得时间还很多?”冷烛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语气带着嘲讽,“对于一个文明而言,三五百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更何况,这只是一个基于残缺数据的粗略估算,误差可能极大。而且,‘熵寂边界’的到来并非悄无声息,它的前沿效应——空间稳定性下降、物理常数微扰、高维能量泄漏——会提前很久就开始显现。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些怪物,这个空间本身的混乱,很可能就是‘熵寂边界’前沿效应的体现!”
她的话让陆燃的心再次沉了下去。是的,远虑亦是近忧。也许宇宙的终极热寂还很遥远,但其前兆,已经切实地影响到了他们的生存。
“那……有应对的方法吗?”陆燃怀着一丝希望问道。
“有,但几乎等于没有。”冷烛调出了另一组信息,投影出几个极其复杂、看起来像是某种巨型建筑结构的概念图,“这个远古文明提出了几种理论上的方案:一种是建造超大规模的‘现实稳定锚’,强行固化一片空间的物理法则;另一种是寻找或创造‘宇宙常数奇点’,试图从根源上逆转熵增;还有更激进的,是集体跃迁到其他尚处于‘有序年轻期’的宇宙……”
这些方案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远远超出了陆燃的认知范畴。
“他们……成功了吗?”陆燃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控制室内陷入了一片沉默。冷烛没有回答,但答案似乎已经写在了这片废墟般的寂静里。如果成功了,这个前哨站又为何会废弃?那个辉煌的文明,如今又身在何方?
“我找到的,只有这些理论碎片和绝望的观测记录。”冷烛的声音低沉下去,“这个文明,似乎是在徒劳的抵抗中,逐渐耗尽了资源,最终……湮灭了。这个前哨站,就是他们留下的、最后的墓碑和警告。”
绝望的气氛再次笼罩了控制室。知晓了危机,却找不到任何可行的出路,这种感觉比无知无觉地走向毁灭更加折磨人。
就在这时,控制台突然又发出一阵不同于警报的、更加柔和但持续不断的提示音。一道新的全息影像被投影出来——那不是星图,而是一个模糊的、不断闪烁的人形光影!
两人都是一惊!
“检测到……高权限意识残影……符合启动条件……”控制台发出断断续续的、合成的机械音。
那人形光影逐渐变得清晰了一些,能看出是一个穿着类似制服的身影,面容模糊,但似乎透着一股无尽的疲惫和沧桑。
光影“看”向陆燃和冷烛的方向,一个温和但充满倦怠的声音,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响起,用的是一种奇异的语言,但他们却能莫名地理解其含义:
“后来的访客啊……无论你们来自何方……能抵达此地,见证‘寂灭之潮’的真相,即是缘分,亦是责任……”
“吾等‘观星者’文明……已倾尽所有……终未能逆转终局……此哨站乃吾等最后之眼……亦是最初之盾……”
“钥石(指晶核)既已被激活……‘最终协议’的选拔……便已开启……”
“寻找……散落的‘基石’……重启‘方舟’……或许……尚存一线……微光……”
人影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光影也开始闪烁不定。
“时间……不多了……警惕……内部的……阴影……”
最后几个字几乎细不可闻,随即,光影彻底消散,控制台的提示音也停止了。
控制室内,只剩下陆燃和冷烛粗重的呼吸声。
“观星者”文明……“寂灭之潮”……“最终协议”……“基石”……“方舟”……“内部的阴影”……
这突如其来的信息量巨大而破碎,却像一道道闪电,劈开了之前的绝望迷雾!
这个前哨站,不仅仅是墓碑和警告!它似乎还关联着某个未完成的、可能带来一线生机的“最终协议”!而激活晶核的他们,阴差阳错地成为了这个协议的“选拔”对象?
陆燃看向冷烛,发现她也正看向自己。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无法掩饰的震惊、疑惑,以及……一丝重新燃起的、微弱却坚定的光芒。
前路依旧迷茫,危机四伏。但至少,他们不再是盲目地等待毁灭,而是抓住了一根或许能通向未来的、纤细无比的蛛丝。
而这根蛛丝,似乎要求他们,去寻找所谓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