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时节,柴府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之中。
朱红绸带似灵动的赤蛇,蜿蜒缠绕于雕花廊柱之上;金箔精心剪就的“囍”字,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朱漆门窗,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就连院中新栽不久的海棠,仿佛也知晓今日是个好日子,赶忙绽满了枝头。粉艳的花瓣如轻盈的仙子,纷纷扬扬地飘落于红毡之上,更衬得整个府邸喜气盈门。
今日,正是柴家长子景明迎娶秦府嫡女秦方好的大喜日子,也是汴京世家圈开春以来最为隆重的一桩婚事。
天还未破晓,柴府的丫鬟仆妇们便如同忙碌的蜜蜂,脚不沾地地穿梭于各个角落。
厨房的火灶自寅时便熊熊燃起,炉火舔舐着锅底,蒸煮着寓意多子多福的子孙饽饽,烤制着香气四溢的全羊,温着新酿的梅子酒。那酸甜的酒香与醇厚的肉香相互交融,悠悠地飘散至半条街巷。
西苑里,经验丰富的嬷嬷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赤金镶珠的头冠,轻手轻脚地给景明打理仪容,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新人的祝福。
康宁身着正红色绣鸾鸟纹的褙子,端坐在镜前,由丫鬟们为她梳理着高耸的发髻。她一边梳理着秀发,一边还不忘叮嘱管家:“迎亲队伍定要按规矩走朱雀街,多安排些侍从,备足喜糖喜钱,莫要让围观的百姓拥堵了道路。”
柴母坐在正厅的罗汉床上,身旁的丫鬟正细心地为她戴上赤金抹额。她笑容慈祥地对康宁说道:“今日是景明的好日子,你也莫要太过操劳。一会儿拜堂,还得你这主母受礼呢。”
康宁微笑着应下,又赶忙让人把备好的“催妆礼”。一对温润的玉如意、两匹精美的云锦,搬到迎亲的马车上。
辰时三刻,景明身着一袭绛红色公服,头戴进贤冠,腰束玉带,端坐在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上,英姿飒爽,气宇轩昂。
身后,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宛如一条五彩斑斓的长龙,缓缓前行。吹鼓手们鼓足了腮帮子,吹奏着欢快的《庆新郎》喜乐,那悠扬的乐声在空气中飘荡,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侍从们则小心翼翼地捧着雁、币、绸缎等聘礼,杜明夷等几个表兄弟作陪同,陪伴在景明身旁。
杜明夷前几日刚从青州赶回,身边还跟着个身着青衫的少年郎,正是他在青州结识的好友李岁颐。李岁颐初见景昭时,脸上还带着几分拘谨。
景昭性格直率,索性拉着他去酒楼痛饮了一顿。几杯梅子酒下肚,两人越聊越投机,从兵器武艺聊到诗词歌赋,竟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
此刻,李岁颐也跟着迎亲队伍,帮着搬抬聘礼,忙得不亦乐乎。
迎亲队伍刚到秦府大门,便被秦无拘带着几个堂兄弟拦住了去路。按照婚俗,“拦门”这一环节,本就是要“讨利市”、考考新郎。
秦无拘双手叉腰,手中晃着一块帕子,笑嘻嘻地说道:“姐夫想娶我姐姐,得先过我们这关!第一关,你且说说,往后打算如何待我姐姐?若说得不好,这门可就不开啦!”
景明勒住马缰绳,神色认真地说道:“我往后定将方好视若珍宝。她若喜欢弹琴,我便为她建造一座雅致的琴室;她若想逛庙会,我便陪她走遍汴京的大街小巷。此生,我定不负她。”
周围的宾客听闻,顿时纷纷鼓掌叫好。秦无拘却故意摇了摇头,说道:“空口说白话可不算数!第二关,我们这儿有几个灯谜,你得猜中三个才算过关!”
说着,便让人举过写着灯谜的牌子,第一个灯谜是 “‘两小无猜’(打一字)”,第二个是 “‘举案齐眉’(打一器物)”。
景明略一思索,便胸有成竹地答道:“‘两小无猜’是 ‘奈’ 字,‘举案齐眉’是 ‘托盘’。” 轮到第三个灯谜 “‘洞房花烛夜’(打一成语)” 时,景明的脸不禁微微泛红,一时语塞。还是杜明夷在一旁小声提醒道:“‘新婚燕尔’。” 景明这才顺利过了关。
秦无拘还想再出些难题,秦大人从门内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身宝蓝色常服,腰束玉带,面带微笑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说道:“好了,莫要再刁难姐夫了,别耽误了吉时。景明既已答得上来,便让他们进来吧,莫要失了世家礼数。” 秦无拘这才罢休,领着迎亲队伍往里走去。
进了秦府正厅,景明按照规矩行 “奠雁礼”,将一对活雁轻轻地放在案上,取 “忠贞不渝” 之意。随后,他恭恭敬敬地给秦大人、秦夫人敬茶。
秦大人接过茶盏,语气郑重地说道:“方好自小被我们宠爱着,性子较为柔弱。往后在柴府,还望你多多包容她。” 景明躬身应道:“丈人、丈母放心,我定不会让方好受半分委屈。”
吉时一到,秦方好身着凤冠霞帔,盖着大红盖头,由秦府兄长小心翼翼地背着出门,轻盈地跨上迎亲的马车。
迎亲队伍原路返回,沿途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争相围观这热闹非凡的场面。侍从们一路撒着喜糖喜钱,孩童们像欢快的小鸟,跟着马车奔跑嬉戏,欢呼声、唢呐声与马蹄声交织在一起,热闹的声响传遍了整条朱雀街。
回到柴府时,正厅早已布置好了拜堂的礼台。一条鲜艳的红毡从大门一直铺到厅内,两侧燃烧着丈高的龙凤红烛,烛火摇曳,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宾客们按照身份地位,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柴母坐在正厅主位的太师椅上,柴安、康宁分坐两侧;寿华、福慧等女眷坐在东首,有往来的同行坐在西首。满厅的人都满怀期待地等着见证新人拜堂。
司仪高声唱喏:“吉时到 —— 新人拜堂!”
“一拜天地!” 景明与秦方好并肩跪下,虔诚地对着厅外的春日暖阳叩首。温暖的阳光洒落在两人的红袍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二拜高堂!” 两人转向柴母、柴安、康宁,柴母笑容满面地递过装满金银的红包,嘴里念叨着 “早生贵子”。
“夫妻对拜!” 景明看着盖头下的秦方好,眼底满是笑意,轻轻弯腰叩首。礼成后,侍从们簇拥着两人往洞房走去。
洞房内布置得格外喜庆:大红帐幔上绣着栩栩如生的鸳鸯戏水图案,桌上摆放着子孙饽饽、和合酒,还有一对 “长命灯” 燃烧得正旺。
景明刚想掀开秦方好的盖头,就被杜明夷、知许等人拉着往外走:“新郎官莫要急着入洞房!前厅的喜酒还未喝呢,今日定要把你灌得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