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成绩像一面冰冷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每个人的薄弱环节。对于米小圈而言,物理的电学部分和化学的酸碱盐成了他冲击市一中路上面临的最大绊脚石。几次小测验的失利,让他原本因艺术节和薄荷糖而雀跃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霾。
李黎将他的焦虑看在眼里。她自己的理科成绩一如既往的稳定,甚至可以说是优秀,但她明白,米小圈缺的不是聪明,而是对某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知识体系的串联。
一个周五的晚上,刚结束晚自习,天空飘起了细碎的雪花,在路灯的光晕下如同飞舞的精灵。同学们裹紧围巾,匆匆赶往温暖的宿舍或家。米小圈收拾好书包,看着窗外越来越密的雪势,叹了口气,准备回家继续和那些电路图、化学方程式死磕。
“米小圈。”李黎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
他回过头,看到李黎已经穿戴整齐,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站在教室门口,眼神平静地看着他。
“嗯?怎么了?”米小圈有些疑惑。
“你家附近那个小公园的亭子,晚上灯还亮吗?”李黎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
“亮……亮啊。”米小圈更困惑了。
“那走吧,”李黎语气自然,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把你期中考试的物理和化学卷子拿出来,还有错题本。电学和酸碱盐那块,我给你顺一下思路。”
米小圈愣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外面天寒地冻,还下着雪,她……要给他补习?
“啊?现在?外面下雪呢,太冷了吧……”
“就是因为冷,脑子才清醒。”李黎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而且家里太暖和,容易犯困。就半个小时,把核心框架讲清楚,比你回去自己啃一晚上效率高。”
看着她那双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清亮坚定的眼睛,米小圈所有推拒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一股混合着感激、愧疚和莫名激动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用力点了点头,手忙脚乱地从书包里翻出那几张“惨不忍睹”的试卷和写得密密麻麻的错题本。
雪夜的街道格外安静,行人稀少。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又缩短,周而复始。雪花落在他们的头发、肩膀和围巾上,带来冰凉的触感。他们都没有说话,只是并排走着,脚步踩在薄薄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公园里果然很安静,那个仿古的小亭子亮着昏黄的灯光,在飘雪的夜色中像一个温暖的孤岛。亭子里的石凳冰凉刺骨,他们也没有坐,只是将书包和书本放在石桌上。
李黎翻开米小圈的试卷和错题本,就着亭子里不算明亮的灯光,开始讲解。她从最基本的电路串并联判断讲起,到欧姆定律的应用,再到复杂的动态电路分析,条理清晰,层层递进。
“你看,这里的关键不是记住公式,而是理解电流的‘路径’和电压的‘分配’……”她一边说,一边用笔在草稿纸上画着简图。
米小圈紧挨着她站着,专注地听着。冬夜的寒气无孔不入,即使穿着厚厚的羽绒服,站久了也能感觉到寒意从脚底往上冒。他偶尔会因为某个点没立刻理解而微微蹙眉。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李黎在停顿思考,或者强调某个重点时,会不自觉地微微呵出一口气。白色的水汽在昏黄的灯光下氤氲开,像一朵朵短暂绽放的透明小花,模糊了她瞬间认真的侧脸,然后又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里。
这一幕,像带着魔力的特写镜头,深深地刻进了米小圈的脑海里。寒冷的冬夜,昏暗的灯下,飘飞的雪花,还有她呵着白气、耐心为他讲题的模样。
“……所以,抓住不变的那个电阻,才是解开这类题的关键。明白了吗?”李黎讲完一个类型,抬起头看向他,又呵出一团白气。
“明白了!”米小圈重重地点头,感觉之前像一团乱麻的电路图,此刻在她清晰的讲解下,仿佛被抽出了一根清晰的线头,豁然开朗。不仅仅是懂了这道题,更是摸到了解决这一类题目的门道。
接着是化学。李黎用类似的方法,帮他梳理酸碱盐的通性和特性,以及它们之间反应的规律,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联成网。
过程中,米小圈的手冻得有些僵硬,笔都快要握不住。李黎瞥见了,停下讲解,从口袋里掏出那盒熟悉的薄荷糖,倒出两颗,自己吃了一颗,另一颗递给他。
“补充点能量,也提提神。”她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
米小圈接过糖,塞进嘴里。熟悉的清凉感再次蔓延,却奇异地驱散了一些身体的寒意。他看着李黎被冻得微微发红的鼻尖,和她依旧专注认真的眼神,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涨得满满的,又酸又暖。
半个多小时很快过去,李黎果然如她所说,高效地帮他梳理完了最核心的疑难杂症。雪似乎下得更大了些,亭子周围已经积了薄薄一层。
“好了,剩下的就是你自己消化和练习了。”李黎合上笔记本,收拾东西,“回去吧,太晚了。”
两人再次走入风雪中。回去的路似乎比来时温暖了许多。米小圈感觉自己的大脑因为刚才高效的输入和寒冷的刺激,异常清醒和活跃。
走到分别的路口,米小圈停下脚步,看着李黎,非常非常认真地说:“李黎,谢谢你。真的……太感谢了。”
这一次,他没有结巴,没有不好意思,只有发自内心的诚挚。
李黎在路灯下抬起头,雪花落在她的睫毛上,像缀上了细碎的水晶。她看着他,那双总是冷静的眼睛里,似乎也融化了冬夜的寒意,漾开一丝极淡的暖意。
“不用谢。”她轻声说,顿了顿,补充道,“别忘了我们的目标。”
说完,她转身,走进了纷飞的雪幕中。
米小圈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许久没有动。口腔里薄荷的清凉尚未完全散去,身体因为站立过久而有些僵硬寒冷,但他的心却像是被点燃了一簇小火苗,温暖而明亮。
这个寒冷的冬夜,那路灯下呵着白气讲题的身影,那混合着薄荷清甜的耐心声音,成为了他冲刺路上最坚实、最温暖的力量。他知道,他必须更加努力,才不负这雪夜里的陪伴,不负那双清澈眼睛里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