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十天的军训,终于在汇演这天迎来了高潮。天空作美,连日来的酷暑稍稍收敛,微风拂过操场,带来一丝难得的凉爽。主席台上坐满了校领导和部队首长,看台上则是高一其他班级的学生和部分前来观摩的家长,气氛庄重而热烈。
各个班级方阵穿着笔挺的迷彩服,精神抖擞地排列在操场指定区域,等待着接受检阅。米小圈站在高一(1)班的方阵里,心情既紧张又激动。经过教官根据身高和训练表现的最终调整,他和李黎,被分在了同一排。
他是这一排的第五个,她是第六个。中间只隔了一个人的距离。
这短暂的间隔,在此刻却显得无比珍贵。他能用眼角的余光,清晰地看到她挺直的脊背、扣得一丝不苟的风纪扣,以及她帽檐下露出的、一小截白皙而紧绷的下颌线。他们呼吸着同一片空气,感受着同一阵微风,为了同一个目标而站立在这里。
总指挥一声令下,汇演正式开始。雄壮的进行曲响彻操场,各个方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依次通过主席台接受检阅。
“齐步——走!”教官的口令短促有力。
米小圈立刻集中全部精神,抬腿、摆臂,努力让自己的动作标准,与整个排面保持绝对的整齐。他用眼角的余光,不仅仅是为了标齐排面,更是为了捕捉身旁那个身影的节奏。
李黎显然也是如此。她的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天生的协调感和节奏感。当整个排面需要微微调整步伐时,米小圈几乎能感觉到她身体重心的微妙变化,那是一种无需言语、甚至无需明确眼神交流的感应。他们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同时加快半步,或者同时将步伐放得更加沉稳。
“正步——走!”
更加考验默契和配合的正步走开始了。踢腿、摆臂,要求高度、角度、速度完全一致。米小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全力控制着自己的动作,同时将大部分感知都放在了李黎那边。
抬腿的高度,她似乎比他稍高一点点?他下意识地也将腿抬高了一丝。摆臂的幅度,她的手臂似乎更加紧绷有力?他立刻收紧了自己的核心力量。落地的声音,她的军靴砸在地面上的声音清脆而果断,他努力让自己的脚步声与她融合,汇成同一个厚重的声响。
他们之间隔着的那个同学,仿佛成了他们传递默契的中转站。一种奇异的同步感在整排人中弥漫,而他和她,无疑是这其中最紧密连接的两个点。
当(1)班方阵喊着“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一班一心,争创第一!”的口号,以近乎完美的队形和气势通过主席台时,台上传来了热烈的掌声。
米小圈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下来,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涌上心头。他忍不住微微偏过头,看向李黎。
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李黎也侧过头来看向他。
四目相对。
汗水顺着他们的鬓角滑落,两个人的脸颊都因为运动和激动而泛着红晕。但在彼此的眼睛里,他们都看到了同样的东西——全力以赴后的疲惫,达成目标的兴奋,以及一种无需言说的、属于他们两人的、在共同奋斗中淬炼出的深刻默契。
她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短暂、却无比真实的笑容,像投入湖心的石子,在米小圈的心海里漾开层层涟漪。
他也回以一个灿烂的、带着点傻气的笑容。
汇演结束后,队伍解散,同学们欢呼着冲向各自的班级休息区。米小圈和李黎随着人流往前走。
“刚才,”米小圈忍不住开口,声音还带着点兴奋后的微喘,“我们那一排,走得挺齐的。”
“嗯,”李黎应了一声,目光看着前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同,“你跟上节奏了。”
一句简单的“跟上节奏了”,从她口中说出来,却比任何夸张的赞美都更让米小圈感到高兴。这代表着认可,代表着他们依然在同一个频率上。
军训汇演结束了,高中生活的第一场集体考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站在同一排所培养出的那份独特默契,却像一颗种子,悄然埋在了他们的心底。它不仅仅关乎步伐的一致,更预示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面对学业还是其他挑战,他们都将是彼此最可靠、最懂得配合的战友。这份在烈日和汗水中淬炼出的默契,将成为他们高中生涯中,一份坚实而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