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蝉鸣聒噪不休,阳光透过香樟树叶的缝隙,在操场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毕业典礼结束后的校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伤感、释然与无限憧憬的复杂气息。穿着统一毕业礼服的学生们如同潮水般涌动,寻找着熟悉的同学、敬爱的老师,在校园的各个角落留下最后的影像。
米小圈穿着略显宽大的学士服(学校为营造气氛统一租借的仿制款),头戴方帽,感觉有些新奇又有些不自在。他手里攥着刚刚领到的鲜红毕业证书,目光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铁三角的姜小牙和车驰已经勾肩搭背地拍了好几张搞怪照片,但他心里最想定格的那个画面,还没有完成。
终于,在图书馆前那棵标志性的老槐树下,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李黎同样穿着黑色的学士服,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她没有像其他女生那样忙着整理帽穗或补妆,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微微仰头看着图书馆熟悉的窗户,目光沉静,仿佛在无声地告别。阳光洒在她身上,方帽的阴影投在她清秀的脸上,带着一种沉静而温柔的力量。
米小圈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了过去。
“李黎。”他叫了一声,声音因为紧张而略显干涩。
李黎闻声转过头,看到是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她轻轻“嗯”了一声。
“那个……我们,”米小圈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举起手机,“拍张合照吧?就当……留个纪念。”
他说得有些磕绊,眼神里却充满了真诚的期待。这是他们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天,或许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如此轻易并肩站在一起的最后机会。他想留下点什么,证明这段互相照耀的岁月真实地存在过。
李黎看着他眼中那份小心翼翼的恳切,又看了看周围成群结队、欢声笑语拍照的同学,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点了点头:“好。”
没有多余的言语,两人自然而然地走向老槐树下那片相对安静的树荫。背景是红砖砌成的、承载了他们无数个安静下午的图书馆,以及头顶那片郁郁葱葱、见证了三年光阴的树冠。
米小圈调整好手机的角度,将两人都框进取景框内。屏幕里,他们并肩站着,中间隔着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显得疏远,也不过分亲密。黑色的学士服将他们笼罩在同一种庄重又略带青涩的氛围里。
“我数三二一。”米小圈说着,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
“嗯。”李黎应道,微微侧身,面向镜头。
透过手机屏幕,米小圈能看到李黎微微抿着的嘴唇,和那双总是清澈的眼眸里,此刻盛着的、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混合着感慨与释然的复杂情绪。他自己的心跳声在耳边放大,握着手机的手心微微出汗。
“三、”他轻声念着,看着屏幕里的她和自己。
“二、”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慢了下来,无数个一起走过的画面在脑海中飞速闪回——初为同桌时的陌生,放学路上的陪伴,图书馆靠窗的座位,深夜视频里的灯光,互相鼓励的纸条,考点踩点的认真,查分时刻的尖叫……
“一!”
在“一”字落下的瞬间,仿佛有一种无形的默契,两人不约而同地,嘴角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清晰而明亮的笑容。
那不是夸张的大笑,也不是拘谨的假笑。米小圈的笑容一如既往地带着点阳光和傻气,却比平时多了几分沉稳和满足;李黎的笑容则如同冰雪初融,清澈的眼眸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嘴角的弧度温柔而真切,那是卸下了所有重担后,发自内心的、轻松而喜悦的绽放。
“咔嚓!”
快门声轻响,画面定格。
这一刻,蝉鸣、风声、远处的喧闹仿佛都被隔绝。镜头里,只有蓝天、绿树、红砖图书馆作为背景,以及并肩而立的少年与少女。他们穿着同样的毕业服,戴着同样的方帽,脸上带着同样发自内心的、灿烂而充满希望的微笑。那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样,是奋斗过后最酣畅的释然,也是对彼此、对这段岁月最无声却最深情的告白。
米小圈看着手机屏幕上定格的照片,久久没有移开目光。照片里的他们,笑容是如此真实而动人,仿佛将整个高中三年的重量,都凝聚在了这一个瞬间。
“拍得很好。”李黎的声音在旁边轻轻响起,带着一丝罕见的温和。
米小圈抬起头,看向她,也笑了起来,重重地点头:“嗯!”
他将这张照片小心翼翼地保存下来,设置成了手机里一个单独的、加密的相册,里面只存放着与他们两人相关的、最重要的记忆。
这张并肩微笑的毕业合照,成了他们高中时代最后的、也是最完美的句点。它定格的不只是影像,更是那段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鎏金岁月,是汗水与泪水浇灌出的硕果,是“一起”这个词最生动鲜活的诠释。无论未来走向何方,这张照片都将是最珍贵的行囊,提醒着他们,曾经有那样一个人,与自己并肩,走过了青春里最明亮、最拼搏的一段旅程。这并肩的微笑,是给过去最好的告别,也是给未来,最美好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