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钟摆,精准而单调地重复着。每天被试卷、讲评、背诵填满,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翻动书页的哗啦声中飞速流逝。开学时那堆令人望而生畏的“书山”,在日复一日的啃噬下,似乎也渐渐显露出被征服的迹象。
在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推进中,第一次全市统一的模拟考试,如同一次预演,悄然来临。
没有过多的渲染,但气氛却比平日更加凝滞。考试前一天,晚自习的教室里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每个人都在进行最后的查漏补缺。米小圈翻看着自己那本日渐厚重的错题本,上面红黑蓝三色笔迹交错,记录着他这两个月来的攻坚历程。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李黎,她正闭目养神,手指却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划动着,像是在默写某个复杂的公式。她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紧绷的线条透露出不容置疑的专注。
米小圈深吸一口气,合上本子。他知道,检验他们开学以来努力成果的时刻到了。
模考持续两天。考场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息和一种无形的张力。米小圈摒弃杂念,将全部心神投入到眼前的试卷中。遇到卡壳的题目,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心慌,而是按照和李黎讨论过的方法,先标记,保证会做的题目拿满分,再回头攻坚。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解题思路比高二时清晰了许多,速度也提升了不少。
李黎依旧稳定得如同精密仪器,答题卡涂写的声音均匀而迅速,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考试结束,短暂的放松后,便是更加焦灼的等待。老师们阅卷的效率惊人,三天后,成绩和排名便张榜公布。
课间,成绩榜前围得水泄不通。同学们伸长脖子,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脸上表情各异,有欣喜若狂,有黯然神伤,也有如释重负。
米小圈没有急着往前挤,他站在人群外围,心跳有些快。他对自己这次的发挥有一定信心,但面对全市统一的排名,还是不免忐忑。
就在这时,他看到李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无波的表情,但细看之下,眉眼间似乎比平时松快了一些。
“怎么样?”米小圈忍不住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问。
李黎看了他一眼,语气平淡地报出一个数字:“年级第十二。”
年级第十二!米小圈心中一震。要知道,他们学校是重点高中,年级前二十都已经是顶尖水平,第十二名这个成绩,比她高二期末时的排名又前进了一小步,在强手如林、竞争白热化的高三第一次模考中,能稳住并略有提升,已是极为不易!这充分证明了她在暑假和高三开学这两个月的高效与扎实。
“太好了!”米小圈由衷地为她感到高兴。
李黎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依旧拥挤的人群:“你呢?不去看看?”
米小圈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挤了进去。他的目光飞快地在榜单上游走,从后往前,心跳如同擂鼓。终于,在榜单中上游的位置,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班级第五!年级第六十八名!
班级第五!这正好达到了他们目标清单上设定的“保持班级前五”的初步要求!而年级排名,比他高二期末时,前进了整整二十多名!
一股巨大的、混杂着惊喜和释然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他几乎要原地跳起来,好不容易才克制住,但嘴角已经不受控制地咧到了耳根。他挤出人群,快步走到等在外围的李黎面前,眼睛亮得惊人。
“第五!班级第五!年级六十八!”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李黎看着他毫不掩饰的狂喜,那双沉静的眼眸里,清晰地闪过一丝笑意,如同春风吹过湖面泛起的涟漪。她点了点头,语气带着明确的赞许:“很好,稳步上升。”
简单的五个字,却让米小圈觉得比任何夸张的表扬都更受用。他知道,李黎的认可向来吝啬而珍贵。
“你的弱科,物理和化学,这次单科排名都进了班级前十五。”李黎补充道,用数据说话,“方法对了,坚持下去。”
米小圈用力点头,感觉这两个月来挑灯夜战、反复钻研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回报。他不仅达成了阶段性目标,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自己切实的进步轨迹,这比名次本身更让他充满信心。
放学路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虽然疲惫,但脚步却格外轻快。他们没有过多地讨论考试的细节,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共同跨越了一道坎后的默契与欣慰。
“看来我们的清单,开局不错。”米小圈笑着说,语气里带着小小的得意。
“嗯。”李黎应了一声,目视前方,“但只是第一次。后面难度会加大,不能松懈。”
“明白!”米小圈收敛了笑容,神情重新变得认真,“一起加油!”
这次模考,像一剂强心针,驱散了高三开局以来的部分迷茫和压力。它用实实在在的排名和分数告诉他们,他们的方向是对的,努力是有效的。那份共同制定的目标清单,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化作了前进路上清晰可见的里程碑。
名次的稳步上升,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欣慰,更是继续投身于那片“书山题海”的无穷动力。高三这条漫长的跑道,他们才刚刚跑完第一个弯道,但彼此陪伴、互相见证的每一步,都让前路显得不再那么孤单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