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一座深藏地下的国家级战略论证中心内,气氛庄重而肃穆。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坐着华夏最高决策层的成员、各领域顶尖科学家、军方代表以及陈三七领导的罗布泊基地核心团队。全息投影在会场中央缓缓旋转,展示着太阳系星图和那个令人敬畏的遥远星际坐标。
“各位领导,专家,”陈三七站在主讲台前,目光扫过全场,“今天我将陈述‘星槎’计划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太空探索项目,而是关系到人类文明存续的战略计划。”
他挥手调出第一组数据,那是月球遗址器灵提供的星域坐标放大图。“根据玄清宗遗留信息,这个位于猎户座旋臂的星域,距离地球约1500光年。在那里,可能存在着解决地球当前危机的关键,也可能是未来更大威胁的源头。”
会场响起一阵低语。一位资深航天专家皱眉道:“1500光年?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即使是以光速飞行,也需要1500年。这完全不现实。”
陈三七点头:“确实,传统化学推进或甚至核聚变推进都无法实现这种跨度的航行。但‘星槎’计划采用的不是传统航天思路。”
他切换投影,展示出一系列复杂的设计图。“我们计划建造的是一艘‘灵能跃迁飞船’,利用修真科技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全新原理。核心动力来自三部分:一是改进型聚变反应堆提供基础能量;二是灵能转换矩阵,将灵气转化为跃迁能量;最关键的是第三部分——基于玄清宗星际传送阵原理设计的‘空间折叠引擎’。”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的设计震撼了。
张院士补充道:“根据月球遗址的研究,玄清宗曾经建立过星际传送网络。虽然大部分已经损坏,但其基本原理可以被借鉴。我们不需要飞行1500光年,而是通过折叠空间,创造一条捷径。”
一位经济学专家提出质疑:“这样的项目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在国家面临多重危机的当下,是否值得如此巨大的投入?”
陈三七调出全球威胁评估报告:“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重点——必要性。首先,资源需求:地球灵气正在复苏,但高阶修行需要的特殊矿物和能量形式在地球上极其稀少甚至不存在。那个遥远星域中,可能存在着丰富的修真资源。”
他展示出月球遗址中记载的几种关键矿物:“比如‘星辰金’,是炼制高阶法宝的核心材料;‘虚空晶石’,是构建跃迁引擎的关键;还有各种地球上根本不存在的灵草灵药,对修行突破至关重要。”
军方代表敏锐地注意到一点:“这些资源对提升国防能力有什么具体帮助?”
赵宇接过话头:“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能获得足够的星辰金,我们就可以大批量生产相当于元婴期攻击力的灵能武器。有了虚空晶石,可以建立全球瞬间传送网络,实现兵力的即刻投送。”
会场响起一阵惊叹声。
陈三七继续道:“第二点,应对星际威胁。我们已经知道,那些外星构造体是被某个遥远星域的势力操控的。被动防御永远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必须主动了解对手,甚至找到反制手段。”
他展示了一段从月球遗址获取的加密信息:“玄清宗记载显示,那个星域中可能存在与地球修真文明同源的势力,但也可能有完全敌对的文明。不了解情况,我们就像蒙着眼睛的拳击手,永远处于被动。”
第三点他说得格外沉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文明延续。地球已经多次面临灭绝危机,我们不能永远指望侥幸。‘星槎’不仅是科考船,更可能是人类文明的‘方舟’,当不可抗拒的灾难来临时,为文明保留火种。”
一位社会科学专家提问:“如此庞大的计划,技术上真的可行吗?我们面临的最大技术难题是什么?”
陈三七坦诚相告:“三大技术难题:第一,空间折叠的稳定性控制。我们已经有理论基础,但需要大量实验验证。第二,灵能长期维持系统。飞船需要能够自给自足地产生和循环灵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导航系统。”
他放大星图:“在折叠空间中航行,传统导航方式完全失效。我们计划结合修真者的神识感知与现代量子定位技术,开发全新的‘神识星图’导航系统。但这需要至少化神期级别的神识强度。”
会场沉默片刻。一位长老缓缓开口:“计划很有吸引力,但风险也同样巨大。如果航行失败,或者那个星域比想象中更危险...”
“所以我们有阶段性计划,”陈三七早有准备,“第一阶段:建造小型试验船‘星槎一号’,进行太阳系内试航,验证关键技术。第二阶段:建造中型科考船‘星槎二号’,前往最近的恒星系。最后才是第三阶段:建造真正的星际飞船‘星槎三号’,前往目标星域。”
他展示了详细的时间表:“整个过程需要15-20年,分阶段投入资源,降低风险。同时,每个阶段都能产生可观的科技成果反馈地球。”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和质询,论证会进入最后阶段。在闭门商议后,最高决策层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
“经过全面评估,‘星槎’计划具有战略必要性和技术可行性,”首席代表庄严宣布,“国家将全力支持该计划,列入特级战略工程,代号‘寻路者’。”
但决策也附加了重要条件:“第一阶段必须在5年内见到明确成果,否则重新评估后续投入。同时,计划必须与国际社会适当分享,争取形成全球合力。”
会议结束后,陈三七和团队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在国家级资源的支持下,“星槎”计划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被召集,古武世家也派出精通阵法和炼器的高手参与。
三个月后,第一个重大突破出现:基于玄清宗传送阵原理的小型空间折叠装置试验成功,实现了实验室内的微观尺度空间扭曲。
六个月后,灵能循环系统取得进展,能够在封闭环境中维持灵气平衡长达三十天。
但最大的挑战依然是导航系统。化神期级别的神识需求,对当前人类来说几乎是不可能达到的要求。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发现。在整理月球遗址资料时,林薇注意到一段关于“神识放大器”的记载。这种上古法器能够利用灵能将使用者的神识放大,从而达到用金丹期使用元婴甚至化神期灵器的效果。
“如果能够建造一个神识放大器,再有金丹期修士的神识,或许能达到近似化神期的效果!”她兴奋地向陈三七报告。
这个想法开启了新的可能性。团队立即开始设计“神识导航系统”,计划仅需要一位金丹期修士的神识,来满足航行需求。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星槎”计划的反响复杂。多数国家表示支持并希望参与,但也有一些势力表现出明显的担忧甚至敌意。
最令人不安的是,在计划公布后,太空中的外星构造体活动模式发生了改变。它们似乎加强了对地球特定区域的监控,特别是几个关键的研发中心。
“它们在对‘星槎’计划做出反应,”赵宇警惕地说,“看来某些势力不愿意我们看到星空后的真相。”
就在“星槎一号”开始建造时,基地收到了一个神秘信息。信息直接发送到陈三七的私人频道,内容简短而惊心:
“星空之路,死生莫测。彼岸所在,非汝所想。止步则安,进则难返。”
信息源无法追踪,但技术团队分析发现,其加密方式与月球遗址中的某些记录有相似之处。
“这可能是来自那个遥远星域的警告,”张院士面色凝重,“或者说,威胁。”
陈三七凝视着星图,目光坚定:“正因为有人不想让我们去,我们才更必须去。人类不能永远被困在摇篮里,无论前方有什么在等待。”
他转身对团队说:“加快进度,‘星槎一号’必须在三年内首航。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星空之路,人类走定了!”
在遥远的星空中,某个未知的存在似乎也感知到了这个决心。猎户座方向,一颗原本暗淡的恒星突然异常增亮,仿佛在回应地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