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跨社区的串联
林夏蹲在工厂后门的阴影里,看着穿蓝色工装的工人陆续走出大门,每个人的肩膀都垮着,像被抽走了骨头。最前面的老郑摘下安全帽,露出被汗水泡得发白的发根,手里攥着张揉皱的减重协议,边缘被指腹磨得起了毛。
“签吗?”有人凑过来问,声音发哑。
老郑把协议往墙上一拍,纸页裂开个小口:“签了就是卖命!上周三车间的老李,签完当天就被强制减了5斤,现在还在医院躺着,医生说他胃黏膜都磨破了。”
林夏缩了缩脖子,把改装过的健康手环往袖子里塞了塞。这是她和张凯连夜改的第三十只手环,内侧贴着层薄铜片,能屏蔽规则组的信号扫描。昨天她混进工厂时,正好撞见工头拿着名单点名,每个名字后面都标着“应减重量”——20到50岁的工人统一减20斤,16到20岁的学徒减10斤,唯独厂长的侄子,明明23岁,却在备注栏写着“豁免”。
“可规则组说了,不签就不给原料。”年轻的学徒小王蹲在地上,手指抠着工装裤上的破洞,“咱们车间的织布机都快停了,再不开工,我妹妹的学费都交不上了。”
他的话像块石头砸进人群,议论声突然低了下去。林夏看见有人偷偷摸出藏在饭盒里的窝头,掰了半块塞给旁边的人——这在厂里是违禁的,规则手环会监测热量摄入,吃一口就能触发警报。
这时,仓库的卷帘门突然“哗啦”一声拉开,厂长挺着圆滚滚的肚子走出来,手里把玩着只新上市的智能手环,屏幕上亮着他的体重:85公斤,比上个月还重了3斤。“都愣着干嘛?”他踹了脚旁边的废料桶,“规则组的人下午就来检查,没签协议的赶紧签,签了的去领‘营养剂’——人家特供的,喝了不饿。”
林夏看见他身后跟着两个穿黑制服的人,正是巡逻队的,手里的扫描仪发出滋滋的声响,显然在监测工人的手环信号。她赶紧转身钻进废料堆,后背被铁丝划破了也没敢吭声——昨天张凯就是在这里被扫描仪扫到,现在还在医院处理电击留下的灼伤。
“那营养剂能喝?”老郑啐了口唾沫,“上周我偷偷尝了一口,跟掺了沙子似的,喝完拉了三天肚子,体重倒是掉得快。”
“不光是这,”旁边的女工突然开口,声音发颤,“我男人在隔壁食品厂,他们签协议的时候,工头说每签一个人,他能拿10斤特供粮食。那些粮食啊,都是我们加班加点种出来的,凭什么他能随便拿?”
林夏的心猛地一跳。她想起张凯从规则组服务器里扒出来的文件:工厂主每促成10人签署协议,就能兑换100公斤特供粮,还能给家人争取“减重豁免权”。难怪厂长天天催着签字,他办公室的窗台上,总摆着罐进口奶粉,罐子上的标签,和规则组高层特供粮的标签一模一样。
中午换班时,林夏跟着人群溜进食堂,看见墙上的大屏幕正在播放规则组的宣传片:“科学减重,健康生活”的标语下面,是群笑盈盈的工人,胸前的工牌亮着“已完成减重”的绿光。可林夏认得,站在最前面的那个,明明上周还在车间哭着说自己孩子发烧没钱看医生。
“看什么看?”巡逻队的人突然出现在身后,扫描仪的红光扫过她的手腕,“把袖子卷起来!”
林夏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刚要动手,老郑突然撞了她一下,手里的饭盒“啪”地掉在地上,窝头滚了出来。“对不住对不住!”他一边捡一边喊,“这孩子是新来的学徒,手笨得很!”
巡逻队的人被吸引了注意力,林夏趁机把手环转到手腕内侧,铜片贴着皮肤,传来冰凉的触感。等她再抬头时,看见小王正偷偷把只改装手环塞进老郑的口袋——那是张凯特意留的,说老郑有糖尿病,经不起折腾。
下午,规则组的检查车刚到门口,车间突然停电了。老郑带着工人把织布机往门外推,小王和几个学徒举着铁棍守在门口,林夏则爬上屋顶,把最后几只改装手环扔给翻墙过来的张凯。
“南边纺织厂的人来了!”有人大喊。
林夏探头往下看,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涌过来,每个人的手腕上都闪着微弱的绿光——那是改装手环的信号。老郑站在最前面,手里举着张纸,是他偷偷抄的工人名单,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个小小的对勾。
“我们要吃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喊声像潮水般涌起来,“拒绝强制减重!”“还我们粮食!”
巡逻队的扫描仪疯狂报警,却分不清哪个是改装手环的信号。林夏坐在屋顶上,看着阳光下的人群,突然想起张凯说的话:“当每个人都敢把藏起来的窝头亮出来,规则就管不住我们了。”
她摸出最后一只手环,扣在自己手腕上,铜片贴着皮肤,传来和无数工人相同的温度。远处的警报声还在响,但这次,林夏觉得那声音不再刺耳,反而像春天的雷声,闷闷的,却带着破土而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