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典结束后,跨域守护联盟的首个落地项目——“跨域学堂”,在长明国与苍梧国交界的“青禾镇”正式筹备。此地地势平坦,又因两国商旅往来频繁,兼具多元文化氛围,是学堂的绝佳选址。姜玥瑶作为联盟发起人之一,亲自牵头规划学堂布局,从课程设置到师资调配,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学堂分为“实践区”与“理论区”:实践区开辟了灵植田、草药圃和模拟边境营地,供学子实操学习;理论区则设有藏书阁,收录了五国的农书、医典、兵法与阵法图谱,连紫穹境的灵脉研究手稿也被境主送来珍藏。课程设计更是兼顾实用与理念——上午教授农耕、医术、巡逻技巧等技能,下午则开设“守护讲堂”,由五国代表轮流分享各自的守护故事。
招生消息一经发布,各国学子踊跃报名。长明国的李承带着皇家学堂的同窗前来,立志学好各国技艺,未来投身跨域联防;苍梧国的林小墨则说服爷爷,成为学堂的草药课助教,想把灵植培育知识传给更多人;安禾国的学子多是农家子弟,背着干粮赶来,只为学习新的农耕技术,让家乡的粮田多一份收成;西域部落的少年们则骑着骏马而来,他们带着部落的弯刀,既想学习长明国的追踪术,也想把草原的野外生存技巧分享给同伴。
开学当日,青禾镇张灯结彩,百姓们自发在街道两旁摆放鲜花,迎接来自五国的学子。姜玥瑶站在学堂门口,看着一张张充满朝气的脸庞,心中满是感慨:“跨域学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连接五国人心的桥梁。希望你们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技能,更能懂得‘同心守护’的真正含义。”
开学第一课,由姜玥瑶主讲“守护的多元形态”。她没有讲大道理,而是拿出五件物品——长明国的巡逻哨笛、安禾国的稻穗、苍梧国的草药、西域的马绳、紫穹境的灵植种子,逐一讲述背后的故事:“这哨笛,是长明国暗卫在边境巡逻时用的,一声哨响,便能召唤同伴,是守护的默契;这稻穗,是安禾国百姓用新粮种种出的,每一粒米,都藏着对丰收的守护;这草药,能治愈伤痛,是苍梧国医者对生命的守护……”
学子们听得入神,西域部落的少年巴特尔(与首领侄子同名)举起手,指着自己的弯刀:“公主殿下,我的弯刀能保护同伴,这也是守护吗?”
姜玥瑶笑着点头:“当然是。但真正的守护,不是只有战斗,就像你们草原的马绳,既能拴住马匹防它走失,也能在危急时拉同伴一把——守护是尊重,是互助,是无论何时都不放弃彼此。”
课后,实践区里热闹非凡。长明国的农匠教安禾国学子如何用改良农具耕地,苍梧国的医者带大家辨认草药,西域少年则演示如何在野外搭建保暖帐篷,紫穹境的灵植师更是现场指导学子们种植青霖籽。
李承和林小墨带着几位学子在灵植田劳作,他们一边松土,一边交流:“你看,青霖籽的根系要舒展,才能吸收更多水分。”“对了,上次在西域学到的固沙方法,或许能用到这里,防止土壤流失。”不同国家的知识在实操中碰撞融合,学子们脸上满是求知的热情。
学堂的“守护讲堂”更是座无虚席。明慧公主曾专程赶来,讲述安禾国从干旱到丰收的经历,当说到百姓们看到新粮种发芽时的喜悦,台下学子纷纷鼓掌;巴图首领则带着部落勇士,用歌舞演绎草原的守护故事,粗犷的歌声与豪迈的舞姿,让学子们感受到了西域的热血与真诚;紫穹境的灵植师则分享灵脉守护的理念,告诉大家“人与自然共生,才是长久的守护”。
一日,学堂附近的村落突发山洪,学子们立刻组成救援小队。长明国学子用巡逻技巧探查地形,西域少年骑马传递消息,苍梧国学子带着草药救治伤员,安禾国学子则帮忙加固房屋。姜玥瑶看着学子们默契配合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跨域学堂播下的守护种子,已在他们心中悄悄萌芽。
山洪过后,村落的百姓带着自家的瓜果来到学堂,感谢学子们的帮助。一位老奶奶拉着姜玥瑶的手,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各国人不一样,现在看这些孩子,不分你我地帮忙,才知道大家都是一家人啊!”
姜玥瑶望着学堂里嬉戏打闹的五国学子,他们有的在灵植田分享种植心得,有的在藏书阁一起查阅典籍,有的则围坐在一起,用不太熟练的通用语交流各自国家的趣事。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能看到未来的模样——这些少年,终将成为跨域守护联盟的中坚力量,将和平与互助的信念,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这日傍晚,姜玥瑶收到了来自紫穹境的传讯水晶,境主笑着说:“听说跨域学堂办得很成功,等秋日樱花再开时,我想邀请学子们来紫穹境,看看灵脉与灵植共生的景象。”
姜玥瑶点头应允,挂了水晶后,她走到学堂的最高处,望着远处的田野。夕阳下,青禾镇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学堂的灯火交织在一起,温暖而安宁。她知道,跨域学堂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那些在少年心中种下的守护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跨越境域的和平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