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零六年,春。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忘尘居内,那几株海棠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缀满枝头,微风拂过,落英缤纷。
姜承宇正蹲在花圃边,小心翼翼地打理着他心爱的兰花。他穿着一身宽松的素色棉袍,裤脚挽起,露出一小节脚踝,脸上沾了些许泥土,却丝毫不见狼狈,反而多了几分田园生活的质朴与惬意。这几年的闲居岁月,磨平了他眉宇间的锐利,让他整个人都变得温润如玉。
苏慕言则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中拿着一把团扇,轻轻摇着。他面前的石桌上,放着一壶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袅袅茶香与海棠的芬芳交织在一起,令人心旷神怡。他看着不远处专注打理花草的身影,嘴角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眼中是化不开的温柔。
退隐后的生活,简单而宁静。没有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没有了案牍的堆积如山,他们终于有时间去享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姜承宇迷上了园艺,把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四季花开不断;苏慕言则重拾了年少时的爱好,除了读书,还开始练习书法绘画,他的字画渐渐在京城的文人雅士间流传开来,虽不署名,却因其清丽脱俗的风格而备受推崇。
“承宇,歇会儿吧,喝杯茶。”苏慕言轻声唤道。
姜承宇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笑着走了过来:“好啊,正好渴了。”他在苏慕言对面坐下,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还是慕言你沏的茶好喝。”
苏慕言无奈地摇了摇头,递过一方手帕:“慢点喝,没人跟你抢。看你,脸上都脏了。”
姜承宇接过手帕,胡乱擦了擦脸,却把脸颊擦得更花了。苏慕言见状,不由得失笑,伸手替他细细擦拭干净。指尖拂过温热的皮肤,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满的情意,一时之间,庭院里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这样的时光,平静而美好,仿佛能一直持续到地老天荒。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这日,忘尘居的院门被再次敲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姜承宇打开门,看到门外站着的是新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李德全。李德全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一见姜承宇,便连忙躬身行礼:“老奴参见靖安公。”
“李公公不必多礼。”姜承宇心中一沉,有种不好的预感,“不知陛下派公公前来,有何要事?”
“回靖安公的话,”李德全喘了口气,说道,“陛下请您和文靖公即刻进宫,有急事商议。”
“急事?”姜承宇和闻讯赶来的苏慕言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新帝登基以来,一直勤政爱民,朝局稳定,会有什么急事需要他们这两个退隐之人即刻进宫呢?
“公公可知是何事?”苏慕言问道。
“老奴不知详情,只知道陛下接到了西北急报,脸色十分难看,立刻就命老奴前来请二位大人了。”李德全说道。
西北急报?姜承宇和苏慕言心中咯噔一下。西北边境与西域诸国接壤,虽然近年来一直相安无事,但那里民族众多,局势复杂,最是容易出乱子。
“好,我们即刻随公公进宫。”姜承宇不敢耽搁,立刻说道。
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跟着李德全匆匆赶往皇宫。
皇宫内,御书房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新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手中紧紧攥着一份奏折。姜毅也在书房内,脸色同样十分难看。
“儿臣(臣)参见陛下!”姜承宇和苏慕言躬身行礼。
“二位爱卿免礼,快请坐。”新帝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焦虑,“朕今日急召你们前来,是因为西北出大事了。”
他将手中的奏折递给姜承宇:“你们自己看吧。”
姜承宇接过奏折,快速浏览起来。苏慕言也凑了过去,两人越看脸色越沉。
原来,西北的“回鹘部落”联合了周边几个小部落,突然起兵反叛,攻占了西北的重镇“凉州”,杀死了凉州刺史和守城将士,气焰十分嚣张。而且,他们还与西域的“大食国”暗中勾结,得到了大食国的兵力和物资支持,大有继续东进之势。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姜承宇看完奏折,沉声道,“回鹘部落向来臣服我朝,此次突然反叛,又有大食国相助,显然是早有预谋。若不尽快出兵镇压,恐怕西北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苏慕言也道:“陛下,凉州乃西北咽喉要道,一旦失守,整个西北都将暴露在叛军和大食国的威胁之下。而且,西北的其他部落也可能会受到影响,纷纷反叛,到时候局面就更难控制了。”
新帝点了点头,叹了口气:“朕也知道此事的严重性。只是,如今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大多镇守在北境和南疆,西北兵力空虚,朕实在不知道该派谁领兵出征。”
他看向姜毅:“姜老将军,您是我朝的开国元勋,经验丰富,朕想请您挂帅出征,不知您意下如何?”
姜毅连忙起身,躬身道:“陛下,臣虽愿为陛下分忧,但臣年事已高,身体大不如前,恐怕难以担当此重任。若是有负陛下所托,耽误了战机,那可就罪该万死了。”
新帝无奈,又看向姜承宇和苏慕言:“二位爱卿,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姜承宇和苏慕言对视一眼,都陷入了沉思。朝中年轻的将领虽然不少,但大多缺乏独当一面的经验,此次西北战事复杂,对手又有外援,确实需要一位有勇有谋、经验丰富的将领来统帅大军。
“陛下,”姜承宇突然开口,“臣愿举荐一人,定能平定西北叛乱。”
“哦?不知是何人?”新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臣举荐前北境副将,如今正在家中休养的‘秦岳’秦将军。”姜承宇说道,“秦将军久经沙场,作战勇猛,又熟悉西北的地形和部落情况,当年在北境之战中,也曾立下赫赫战功。由他挂帅出征,定能马到成功。”
苏慕言也附和道:“陛下,姜大人所言极是。秦将军确实是难得的将才,而且他对朝廷忠心耿耿,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新帝点了点头:“秦岳?朕也记得此人,确实是个可用之才。好,朕就封秦岳为西北远征军主帅,命他即刻领兵出征。”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秦将军久未征战,此次出征,身边也需要有得力的助手。承宇,慕言,你们二人虽已退隐,但朕希望你们能再次出山,辅佐秦将军一同前往西北。承宇你熟悉粮草物资的调配,慕言你刚正不阿,可负责监察军纪,防止出现贪污挪用军饷之事。不知你们愿意吗?”
姜承宇和苏慕言心中一凛。他们知道,此次西北之行,必定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国家有难,他们实在无法坐视不管。
“臣等愿往!”两人齐声应道,“定不辱使命,协助秦将军平定叛乱,收复西北失地!”
“好!”新帝龙颜大悦,“朕就知道你们不会让朕失望。你们即刻准备,明日便与秦将军一同启程。所需兵力、粮草、物资,朕会命户部和兵部全力配合。”
“臣等遵旨!”
离开皇宫后,姜承宇和苏慕言并没有立刻返回忘尘居,而是直接前往秦岳的府邸。
秦岳得知皇帝的任命和姜承宇、苏慕言要来辅佐自己,心中十分激动。他早就渴望能再次为国效力,如今终于有了机会。
三人在秦岳的府邸内详细商议了出征的计划,对兵力部署、粮草供应、行军路线等问题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回到忘尘居时,已是深夜。月光洒在庭院里,一片宁静。
“慕言,又要辛苦你了。”姜承宇看着苏慕言,眼中满是愧疚。他知道,苏慕言其实很喜欢现在的闲居生活,是自己拖累了他。
苏慕言微微一笑,握住他的手:“说什么傻话。我们是伴侣,理当同甘共苦。而且,能为国家效力,也是我们的荣幸。等平定了西北叛乱,我们再回到这里,继续过我们的安稳日子。”
“嗯。”姜承宇点了点头,紧紧地握住苏慕言的手,“等我们回来,我一定好好补偿你,带你去江南看最美的风景。”
“好啊,我等着。”苏慕言靠在姜承宇的肩上,眼中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清晨,姜承宇和苏慕言便收拾好行装,与秦岳一同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西北方向进发。
忘尘居的院门再次关上,只留下满院的花草,在春风中静静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大军一路西行,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军,终于抵达了西北的“甘州”。甘州是西北的军事重镇,距离叛军占领的凉州只有三百多里。
秦岳立刻下令大军在甘州安营扎寨,休整待命。同时,他派人前往凉州附近侦查叛军的情况。
姜承宇则忙着与当地的官员协调,调拨粮草和物资,确保大军的供应。苏慕言则深入军营,巡查军纪,严禁士兵骚扰百姓,贪污受贿。
经过几天的侦查,侦查兵终于带回了叛军的消息。回鹘部落联合其他部落,共有兵力五万余人,加上大食国派来的援军一万余人,总兵力达到了六万余人。他们在凉州城外布下了坚固的防线,显然是做好了与朝廷大军长期对峙的准备。
而且,叛军的粮草充足,武器精良,士气也十分高昂。
得知这些情况后,秦岳、姜承宇和苏慕言在中军大帐内召开了军事会议。
“各位将军,”秦岳看着帐下的将领们,沉声道,“叛军兵力雄厚,又有大食国相助,实力不容小觑。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才能一举击败叛军。”
“主帅说得对。”一名将领说道,“叛军占据凉州,易守难攻。我们若是强行攻城,恐怕会损失惨重。”
“那依将军之见,当如何应对?”秦岳问道。
“末将以为,我们可以派人前往凉州,劝说回鹘部落首领投降。”那名将领说道,“若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不过了。”
“不妥。”苏慕言开口道,“回鹘部落此次反叛,显然是早有预谋,而且他们又有大食国的支持,绝不会轻易投降。若是我们派人劝降,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更加助长他们的气焰。”
“苏大人说得有理。”姜承宇附和道,“我认为,我们应该先派一支精锐部队,突袭叛军的粮草囤积地。叛军粮草充足,若是能烧毁他们的粮草,他们的士气必定大受打击,到时候我们再趁机发动总攻,定能一举攻破凉州。”
秦岳点了点头:“承宇说得好!就这么办!我命你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连夜突袭叛军的粮草囤积地‘黑风谷’。一定要成功烧毁他们的粮草,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姜承宇躬身应道。
“苏大人,”秦岳又道,“我命你率领一支军队,在凉州城外布阵,牵制叛军的主力,为姜将军的突袭创造机会。”
“末将领命!”苏慕言也躬身应道。
会议结束后,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姜承宇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趁着夜色,悄悄地朝着黑风谷进发。黑风谷位于凉州以西五十里处,地势险要,是叛军囤积粮草的重要地点,有一千余名叛军守卫。
姜承宇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他命令士兵们马蹄裹布,人衔枚,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
经过几个时辰的急行军,他们终于抵达了黑风谷外。姜承宇仔细观察了地形,发现黑风谷的入口处守卫森严,想要正面进攻难度很大。
他沉思了片刻,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从正面进攻,吸引叛军的注意力;另一路由副将率领,从谷后的一条小路绕进去,突袭叛军的粮草营。
计划制定好后,姜承宇下令发起攻击。
“杀!”随着一声令下,正面的士兵们呐喊着冲向谷口的叛军。
叛军猝不及防,一时之间乱了阵脚。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奋力抵抗。
就在双方激战之际,副将率领的另一路人马已经从谷后的小路绕了进去,悄悄地摸到了叛军的粮草营。
粮草营内的叛军还在睡梦中,根本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副将一声令下,士兵们立刻冲了进去,放起火来。
“熊熊——”大火迅速蔓延开来,烧毁了大量的粮草。
谷口的叛军看到粮草营着火,顿时慌了神。姜承宇趁机率领大军发起猛攻,一举攻破了谷口的防线。
叛军失去了粮草,士气大跌,纷纷四散逃跑。姜承宇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斩杀了不少叛军,取得了突袭的胜利。
与此同时,苏慕言率领的军队在凉州城外与叛军的主力展开了对峙。他故意示弱,引诱叛军主动进攻。叛军果然上当,倾巢而出,朝着苏慕言的军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苏慕言率领军队边打边退,将叛军引到了一处预先设好的埋伏圈。
“放箭!”随着苏慕言的一声令下,埋伏在两侧山上的士兵们立刻射出密集的箭矢。
叛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死伤惨重。
就在这时,秦岳率领大军主力赶到,与苏慕言的军队汇合,对叛军发起了总攻。
叛军本来就因为粮草被烧而士气低落,现在又遭到朝廷大军的两面夹击,更是不堪一击。他们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求饶。
回鹘部落的首领见大势已去,想要率领残部逃跑,却被秦岳亲自率军追上,一举擒获。
大食国的援军见叛军已经投降,也不敢恋战,纷纷撤回了西域。
一场声势浩大的西北叛乱,在秦岳、姜承宇和苏慕言的齐心协力下,终于被平定了。
凉州城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姜承宇和苏慕言离开凉州城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掌控之中。姜承宇和苏慕言立刻组织人手,安抚百姓,清理战场,修复城池。同时,他们还派人将叛乱的首领和俘虏押解回京城,听候发落。
西北局势稳定后,秦岳奉命率领大军留在西北,镇守边疆。姜承宇和苏慕言则完成了使命,准备返回京城。
离开凉州的那天,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夹道欢送。他们为姜承宇和苏慕言献上了鲜花和美酒,感谢他们平定叛乱,拯救了西北的百姓。
姜承宇和苏慕言看着百姓们感激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回到了沧京城。
新帝得知他们平定了西北叛乱,龙颜大悦,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在城门外迎接。他对姜承宇和苏慕言进行了重赏,封姜承宇为“护国大将军”,苏慕言为“镇国大将军”,赏赐无数。
然而,姜承宇和苏慕言却再次向新帝奏请,希望能继续退隐,回到忘尘居过安稳的生活。
新帝无奈,只得再次批准了他们的请求。他知道,这两位功臣已经为国家付出了太多,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了。
回到忘尘居的那一刻,姜承宇和苏慕言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庭院里的海棠依旧盛开,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花香。
“慕言,我们终于回来了。”姜承宇握住苏慕言的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是啊,我们回来了。”苏慕言靠在姜承宇的肩上,眼中满是疲惫,但更多的是幸福,“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就一直在这里,过我们的小日子。”
“嗯,再也不分开了。”姜承宇紧紧地抱住苏慕言,在他的耳边轻声说道。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忘尘居的庭院里,也洒在这对历经风雨的恋人身上。他们的爱情,如同这庭院里的海棠花一般,历经风雨,却依旧绽放得如此美丽。他们的故事,也将在长明国的历史长河中,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而他们,也将在这忘尘居里,携手共度余生,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