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与西域灵香山结下情谊后的第四个春日,老桃树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繁盛的花期。不同于往年,今年的桃花盛放时,枝头竟缀满了淡粉与浅白相间的花朵——浅白的花瓣带着灵桃的清润气息,淡粉的花瓣仍留着江南晨露的清甜,百姓们都说,这是江南老桃与西域灵桃心意相通的征兆,也是两地情谊愈发深厚的见证。
这日清晨,沈念暖刚带着儿子沈承泽在老桃树下练完道法,就见海边的小路上,一队牵着马匹、载着行囊的身影正缓缓走来。为首的人身着西域服饰,腰间却系着一枚用桃花绳编织的挂坠,正是灵香山族长的孙子阿依古丽。沈念暖心中一喜,连忙带着沈承泽迎了上去。
“阿依古丽,你们怎么来了?怎么没提前捎信来,我们也好去村口接你们。”沈念暖笑着拱手,目光扫过她身后的队伍,只见随行的灵香山百姓手中,有的提着装满灵桃干的陶罐,有的抱着缝制精美的西域挂毯,还有的背着装着灵桃树苗的竹筐,脸上满是赶路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欢喜。
阿依古丽翻身下马,解下腰间的桃花绳挂坠,笑着说:“念暖大哥,我们本想提前捎信,可族长说,要给你们一个惊喜。这次来,一是给你们送今年新晒的灵桃干和培育好的灵桃树苗,想试试把灵桃树种在江南海边,让两地的桃树能并肩生长;二是我跟着族里的老匠人学了些西域的刺绣手艺,想过来和江南的姐妹们交流,也想再跟着晓冉姐学做桃花糕,把灵桃和桃花的味道融合得更好。”
说话间,苏晓冉也带着几个江南女子赶了过来。她一眼看到阿依古丽,立刻上前拉住她的手,笑着说:“阿依古丽,可把你盼来了!我早就想着,等你来了,咱们一起试试用灵桃干做桃花酥,肯定比单纯的桃花糕更香甜。”阿依古丽闻言眼睛一亮,从行囊里掏出一块绣着灵桃图案的手帕递给苏晓冉:“晓冉姐,这是我在路上绣的,你看看,要是把这灵桃图案绣在桃花糕的包装上,是不是很合适?”苏晓冉接过手帕,只见手帕上的灵桃栩栩如生,边缘还绣着几枝江南桃花,两种图案相映成趣,忍不住连连称赞:“太合适了!等咱们做桃花酥时,就用这个图案做包装,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两地手艺的融合。”
沈念暖安排族中子弟将灵香山的百姓安置在海边的小屋后,便带着阿依古丽和灵香山的匠人来到老桃树下,挑选种植灵桃树苗的地方。“阿依古丽,你看这里怎么样?靠近老桃树,既能沾到老桃树的灵气,又能感受到大海的湿润,应该很适合灵桃树苗生长。”沈念暖指着老桃树东侧的一片空地说。阿依古丽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又摸了摸土壤的湿度,点头说:“这里的泥土很肥沃,湿度也刚好,和灵香山脚下的土壤很像,灵桃树苗种在这里,肯定能长得很好。”
一旁的灵香山匠人也附和道:“念暖大哥选的地方很合适。我们带来的灵桃树苗,都是用灵香山的泉水和灵桃汁浇灌长大的,种下去后,再用江南的晨露和桃花蜜水浇灌,过不了几年,就能开花结果了。到时候,江南的百姓既能吃到本地的桃花糕,也能尝到西域的灵桃,多好啊。”
沈念暖笑着点头,立刻安排沈承泽和几个年轻子弟,跟着灵香山的匠人一起种植灵桃树苗。沈承泽今年十二岁,性子沉稳,又跟着沈念暖学过不少培育植物的方法,他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按照匠人教的方法挖树坑:“阿依古丽姐姐,这树坑要挖多深啊?是不是要比种桃树的坑深一点?”阿依古丽蹲在他身边,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比划着:“承泽弟弟,树坑不用太深,刚好能放下树苗的根系就行,大概这么深——你看,树苗的根系很娇嫩,挖太深了,根系吸收不到阳光,长得就慢了。”沈承泽认真记下,挖好树坑后,又小心翼翼地将灵桃树苗放进去,再用泥土轻轻填埋,生怕碰伤了树苗的根系。
灵香山的匠人看着沈承泽认真的模样,笑着说:“承泽弟弟这么细心,这树苗肯定能长得很壮。等树苗种好后,我教你一个小窍门,把灵桃干磨成粉,和桃花蜜水混合在一起浇灌树苗,既能给树苗补充养分,还能让树苗记住灵桃和桃花的气息,以后结出的果子,会带着两种味道呢。”沈承泽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谢谢大叔,我记住了!以后我每天都来给树苗浇水,看着它长大。”
接下来的几日,海边处处都是两地百姓忙碌又欢喜的身影。苏晓冉和阿依古丽带着江南与西域的女子,在小屋内忙着做“灵桃桃花酥”。苏晓冉负责准备江南的米粉和桃花干,她将桃花干放在石臼中,轻轻捣成粉末,又用晨露将米粉调成细腻的粉糊;阿依古丽则负责处理灵桃干,她将灵桃干切成细小的碎末,加入西域特有的蜂蜜,搅拌成香甜的馅料。
“晓冉姐,你看这馅料,要不要再加点灵桃汁?这样吃起来会更湿润一点。”阿依古丽拿着勺子,舀起一点馅料递给苏晓冉。苏晓冉尝了一口,点头说:“可以加一点,不过别加太多,不然馅料太稀,不好包进酥皮里。你还记得去年你教我做的西域蜜饯吗?要是把剩下的灵桃汁做成蜜饯,放在桃花酥的顶端做装饰,肯定更漂亮。”阿依古丽闻言连连称好,立刻拿出小锅,将灵桃汁倒入锅中,加入少量白糖,小火慢慢熬煮。
熬煮灵桃汁时,阿依古丽看着苏晓冉熟练地揉着酥皮,轻声说:“晓冉姐,上次在灵香山,你教我做桃花糕的时候,我总把米粉糊调得太稠,你耐心地教我加晨露的量,我到现在都记得。那时候我就想,要是能经常和你一起做点心,肯定能学到很多东西。”苏晓冉笑着说:“我也一样啊,你教我做西域刺绣的时候,我总绣不好灵桃的轮廓,你手把手地教我针法,还告诉我,刺绣要用心,要把对百姓的心意绣进去,这样绣出来的图案才鲜活。现在我教孩子们刺绣,也总把这句话告诉他们呢。”
两人说说笑笑间,灵桃汁已经熬成了浓稠的蜜饯,桃花酥的酥皮也揉得恰到好处。她们一起将灵桃馅料包进酥皮里,再将灵桃蜜饯放在顶端,放入蒸笼中蒸制。半个时辰后,蒸笼掀开,一股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桃花的清甜与灵桃的甘润交织在一起,引得屋外的孩子们纷纷探头张望,小声念叨着“什么时候才能吃桃花酥”。
另一边,沈念暖和灵香山的匠人则忙着制作“桃灵同心摆件”。他们选取江南老桃树的枝干和西域灵桃树的枝干,将两种木材切成大小相同的木块,再由沈念暖雕刻江南的桃花图案,灵香山匠人雕刻西域的灵桃图案,最后将两块木块拼接在一起,做成小巧的摆件。
“念暖大哥,你雕刻的桃花真好看,线条这么流畅,就像真的桃花一样。”灵香山匠人拿着沈念暖雕刻好的木块,忍不住赞叹道。沈念暖笑着说:“你雕刻的灵桃也很好啊,果实饱满,看起来就很香甜。咱们把这两种图案拼接在一起,做成摆件送给两地的百姓,让大家看到摆件,就想起两地的情谊。”
匠人点头,拿起胶水,小心翼翼地将两块木块拼接在一起。拼接时,他轻声说:“念暖大哥,以前我总觉得,西域和江南离得那么远,肯定不一样。可这几次和你们相处,我发现不管是江南百姓,还是西域百姓,都很善良、很热情。就像这两种桃树,虽然生长在不同的地方,可都能结出香甜的果子,都能给百姓带来快乐。”沈念暖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说得对,不管是江南还是西域,百姓们都向往安宁、幸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能成为亲人的原因。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当年守护百姓,就是希望所有百姓都能安居乐业,现在我们做的,就是在延续他们的心意。”
这日午后,沈承泽像往常一样,提着装有灵桃粉和桃花蜜水的小桶,来到灵桃树苗旁浇水。他蹲下身,将混合好的水缓缓浇在树苗根部,一边浇一边轻声说:“小树苗,你要快点长大啊,等你开花结果了,我就用你的果子做桃花酥,送给阿依古丽姐姐和灵香山的百姓,也送给江南的爷爷奶奶们。”
就在这时,他腰间的小桃木剑突然泛起淡淡的光芒——这把小桃木剑是沈念暖特意为他做的,用的是老桃树的枝干,还系着阿依古丽送的桃花绳。沈承泽心中一动,伸手摸了摸小桃木剑,又看了看身边的灵桃树苗,突然想起苏晓冉教他的“引灵护苗”之法。他站起身,握着小桃木剑,按照口诀缓缓运转灵力,将灵力注入灵桃树苗中。
起初,灵力运转得有些生疏,可随着他心中想着“希望树苗快快长大,希望两地百姓永远平安”,灵力渐渐变得顺畅起来。只见灵桃树苗的枝干轻轻晃动,几片嫩绿的新叶缓缓舒展,根部还冒出了细小的根须,仿佛在回应他的心意。
恰好此时,阿依古丽和沈念暖路过这里,看到这一幕,都惊讶地停下了脚步。阿依古丽笑着说:“承泽弟弟,你太厉害了!这树苗竟然在你的灵力滋养下长出新叶了!等它长大,肯定能结出很多很多灵桃。”沈念暖也摸了摸沈承泽的头,眼中满是欣慰:“承泽,你记住,刚才你能让树苗长出新叶,不是因为你的灵力有多强,而是因为你心中装着对树苗的期盼,装着对两地百姓的祝福。这就是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一直教我们的——守护的核心是心意,只要心中有善意、有祝福,就能带来希望。”
沈承泽似懂非懂地点头,紧紧握着小桃木剑,看着灵桃树苗上的新叶,心中满是欢喜。
几日后,“灵桃桃花酥”和“桃灵同心摆件”都做好了。沈念暖带着两地百姓,在老桃树下举办了一场“桃灵同心会”。百姓们围坐在老桃树旁,手中拿着香甜的桃花酥,欣赏着精致的同心摆件,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阿依古丽拿着一块桃花酥,递给身边的江南老人:“张阿婆,您尝尝这桃花酥,里面加了灵桃干,是我和晓冉姐一起做的,看看合不合您的口味。”张阿婆接过桃花酥,咬了一口,眼中满是惊喜:“好吃!既有桃花的香,又有灵桃的甜,太好吃了!阿依古丽,你们以后要常来江南啊,每次来都给我们做这么好吃的点心。”阿依古丽笑着点头:“张阿婆,您放心,我们以后每年都会来,等灵桃树苗开花结果了,我们还会用江南的灵桃做更多好吃的。”
沈念暖看着眼前的景象,摸了摸腰间的传承贝壳,轻声说道:“墨尘爷爷,苏清鸢奶奶,您看,江南的老桃和西域的灵桃已经心意相通,两地的百姓也像亲人一样相处。我们把您的守护精神传到了西域,也把西域的善意带回了江南,以后,不管是江南海边,还是西域灵香山,都会永远安宁、永远温暖。”
话音刚落,贝壳就泛起了柔和的青白色光芒,老桃树的枝桠轻轻晃动,淡粉与浅白的桃花纷纷飘落,如同一场美丽的花雨。同时,西域灵桃树苗的枝干也轻轻摇曳,与老桃树的枝桠遥相呼应。两道温和的声音从贝壳中传来,正是墨尘与苏清鸢:“念暖,承泽,阿依古丽,还有两地的百姓们,我们看到了,也感受到了你们的心意。江南与西域,虽隔千山万水,却因桃树结缘,因善意相连,这份情谊,比任何山海都坚固。”
“守护从来不是一方的付出,而是彼此的扶持;情谊从来不是一时的相遇,而是代代的延续。你们用桃花与灵桃,串联起两地的心意;用手艺与善意,传递着守护的精神,做得比我们当年更好。我们会永远化作老桃与灵桃的灵气,化作两地百姓心中的温情,守护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守护着每一个心怀善意的人。”
沈念暖与两地百姓闻言,纷纷对着老桃树与灵桃树苗深深鞠了一躬。桃花雨中,江南百姓与西域百姓的笑声交织在一起,与海浪声、风声融合,在海边久久回荡。
几日后,灵香山的百姓准备返回西域。离别时,阿依古丽拉着沈承泽的手说:“承泽弟弟,等灵桃树苗开花了,一定要给我捎信,我要来看它,还要和你一起做桃花酥。”沈承泽点头,将自己雕刻的小桃木牌递给阿依古丽:“阿依古丽姐姐,这是我雕刻的桃木牌,上面有桃花和灵桃的图案,你带着它,就像看到了江南的老桃树和我一样。”阿依古丽接过桃木牌,小心翼翼地系在腰间,眼中满是不舍。
灵香山的百姓渐渐远去,沈承泽依旧站在灵桃树苗旁,望着他们的背影。沈念暖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承泽,不用不舍,明年春天,他们还会来的。而且,等灵桃树苗长大了,我们也可以带着江南的桃花干和桃木种子,去西域看他们。”沈承泽抬头看着沈念暖,又看了看灵桃树苗上的新叶,笑着说:“爹,我知道了。以后我要好好练习道法,好好照顾灵桃树苗,还要跟着晓冉姐学做桃花糕,跟着匠人们学做摆件,等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把江南的善意和守护精神,传到更远的地方。”
沈念暖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守护”与“互助”的种子,已经在沈承泽的心中生根发芽,也在两地百姓的心中深深扎根。
此后,每年春日,江南的老桃树与西域的灵桃树苗都会一同盛放,淡粉与浅白的桃花,跨越山海,遥相呼应。沈家子弟代代带着桃花干与桃木种子前往西域,灵香山的百姓也年年带着灵桃干与灵桃树苗来到江南。墨尘与苏清鸢的传奇,不再局限于江南与西域,而是随着两地的情谊,传到了更多地方;“守护”与“互助的精神,也随着桃花与灵桃的香气,融入了更多百姓的心中。
岁月流转,江南的老桃树依旧枝繁叶茂,西域的灵桃林也愈发繁盛,两地的桃树并肩生长,开花结果,见证着跨越山海的情谊。沈家的传承贝壳,依旧在每一个春日泛起柔和的光芒,传递着墨尘与苏清鸢的温情与守护。这份关于爱、善意与守护的传奇,会在桃花与灵桃的年年盛放中,永远鲜活,永远温暖,守护着每一片土地,每一个百姓,直至千秋万代,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