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夏季转会窗口关闭前的最后一刻,一则消息如同深水炸弹般投入了中国足球略显平静的湖面,瞬间炸起了滔天巨浪,以及无数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
【官方: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宣布,法国前锋安东尼·马夏尔正式加盟!】
评论区瞬间爆炸,一秒万评。
“卧槽?!马夏尔?!是我知道的那个马夏尔吗?!”
“新亨利?姆巴佩模板?那个男人他来了?”
“申花这是捡到宝了?不对,这宝是不是有点……过期了?”
“曼联电子厂最后一任厂长,远渡重洋,来指导中国足球的电子厂建设了?”
“欢迎马厂长莅临中超视察工作!鼓掌!”
“申花这是病急乱投医啊?这哥们儿现在还能踢吗?”
“楼上的不懂了吧?这叫技术扶贫!马厂长是来传授《论如何优雅地躺拿高薪并让球迷无FUcK说》的先进经验的!”
“谐音梗扣钱!‘马’上就能‘下’班了?‘尔’等替补席看好饮水机?”
此时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VIp通道外早已被闻风而来的球迷和媒体挤得水泄不通。长枪短炮严阵以待,球迷们举着写着“wele martial”、“马厂长辛苦了”甚至“电子厂申花分厂招聘中”的牌子,气氛热烈中透着一股浓郁的沙雕气息。
当安东尼·马夏尔的身影终于出现时,现场响起了一阵欢呼和……些许压抑不住的笑声?
无他,只因为马厂长这身打扮,实在太有范儿了。墨镜、耳机、潮牌外套,表情淡漠,步伐从容,仿佛不是来踢球的,而是来参加某个时装周活动,或者……刚刚下夜班准备回家的厂区时尚Icon。
他接过球迷递来的笔,熟练地签名,面对镜头,露出了一个标准的、经过千锤百炼的、看似礼貌但实则拒人千里之外的微笑。
好不容易挤上俱乐部安排的专车,马夏尔摘下墨镜,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与他印象中截然不同的现代都市景观,微微有些出神。经纪人在一旁喋喋不休:
“安东尼,放轻松点。这里是中超,压力比曼联小多了。这里球迷很热情,媒体……呃,比较有创意。你只需要拿出你七八成功力,不,五六成就够用了。你就是这里的王……”
马夏尔淡淡地“嗯”了一声,目光依旧看着窗外。压力?他早习惯了。从天之骄子到“电子厂厂长”,他什么没经历过?他现在只关心这里的食堂怎么样,以及……宿舍的床垫够不够软。毕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需要全方位的休息。
翌日,申花俱乐部为马夏尔举办了盛大的亮相仪式。虹口足球场涌入了几千名球迷,想一睹“法国帝星”的风采。
主持人热情洋溢:“下面,让我们欢迎,曾经的法兰西超级新星,拥有风一样速度的艺术型前锋——安东尼~~马夏尔!!!”
聚光灯打下,马夏尔小跑着出场,对着看台挥手。气氛很热烈。
然后是保留节目:颠球展示。
马夏尔气定神闲,用几个简单的动作颠着球,姿态优雅,功底依稀可见。球迷们送上掌声。
接着,他需要一脚将球踢向看台,送给幸运球迷。
马夏尔助跑——姿势潇洒——起脚——
足球划出一道……略显疲软的弧线,堪堪飞过广告牌,落在……第一排座位前面空地上。甚至没碰到一个球迷。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主持人赶紧打圆场:“哈哈哈!看来我们的新援是想把机会留给最前面的球迷!谁抢到就是谁的!马夏尔真是……呃……雨露均沾啊!”
看台上不知哪个大聪明喊了一句:“厂长大气!下放权限,让员工自己抢!”
顿时哄笑一片。
马夏尔听不懂中文,但他能感受到那种笑声似乎并不全是恶意,更像是一种……调侃?他维持着脸上的微笑,心里嘀咕:这地方,好像有点意思。
训练日第一天,主教练斯卢茨基(Slutsky)特意安排了队内对抗赛,考察马夏尔的状态。
队员们也都想看看这位大名鼎鼎的前队友,到底还剩几成功力。
第一次触球,马夏尔在中场背身拿球,轻巧地一拉一扣,摆脱了上前逼抢的吴曦,动作连贯写意,依稀可见当年灵气。
“哇哦!”场边传来低声惊叹。
然而,下一秒,当队友直塞他身前空档,指望他发挥速度优势时,人们只看到马夏尔启动……跑了两步……然后就开始……匀速前进?
球被回追的后卫轻松破坏。
斯卢茨基捂住了脸。
队友:“???”
马夏尔摊了摊手,表示这球传得稍微大了点,我启动慢了情有可原。
对抗赛继续。马夏尔偶尔能闪现出精妙的触球和传球,但大部分时间,他仿佛在参加一场马拉松,而不是足球比赛。他的跑动覆盖范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球场漫步者”。
一次绝佳的反击机会,三打二!马夏尔在左路接球,他面前是一片广阔的草原般的空档!
所有人心都提起来了:来了吗?新亨利的速度?姆巴佩的冲击?
只见马夏尔抬头观察了一下中路包抄的队友,然后……开始内切……一步,两步……速度不紧不慢……仿佛在等待后卫回防到位,增加进球难度似的。
最终,球被补防的后卫破坏。
斯卢茨基在场边气得差点把战术板摔了:“安东尼!跑啊!冲起来!你的速度呢?!”
马夏尔慢悠悠地走回来,用带着法语口音的英语平静地回答:“教练,我需要保持节奏。冲刺,不利于我的……续航。”
“续航?!”斯卢茨基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你当你是电动车吗?!还要考虑续航?!”
旁边的翻译憋着笑,努力把“电动车”翻译成一个更委婉的词。
从此,马夏尔在队里多了个外号——“续航哥”,或者直接叫“电动马”。
球迷和媒体是苛刻的。几场替补登场表现平平后,质疑声浪越来越大。
“这就是世界级前锋?我看是世界级散步大师!”
“‘马’上进球?我看是‘马’上打卡下班!”
“申花这是买了个电子厂厂办书记吧?主要负责视察工作?”
“建议查查马夏尔是不是在踢一种很新的足球,叫做‘办公室足球’,主要活动区域是中圈弧附近的‘工位’。”
“谐音梗虽迟但到:这表现,不是‘马’到成功,是‘马’失前蹄,‘夏’唬谁呢,‘尔’虞我诈!”
甚至有人把他当年天价转会曼联的视频挖出来,配上他在申花散步的集锦,做成了鬼畜视频,标题是:【从新亨利到新“横沥”(申花基地附近一地名)】播放量爆表。
马夏尔并非完全看不到这些评论,虽然他看不懂中文,但那些配有他比赛画面的搞笑视频,全球通用。他的经纪人试图安慰他:“别在意,安东尼,这些都是热度。中超就是这样……”
马夏尔只是撇撇嘴:“他们不懂。足球不是只有奔跑。艺术,需要沉淀。”
经纪人:“……”您这沉淀得都快沉底了哥们儿!
转机发生在一场对阵联赛副班长的关键比赛(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再不胜斯卢茨基真要下课了)。申花久攻不下,第六十分钟,斯卢茨基忍无可忍,用马夏尔换下了表现急躁的中锋。
马夏尔上场时,看台上甚至传来零星的嘘声。
上场三分钟,马夏尔第一次触球。他在禁区弧顶背身接球,身边立刻围上来两名对方后卫。
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回传。
然而,就在那一瞬间,马夏尔仿佛突然被“新亨利”灵魂附体!
只见他脚底轻轻一拉,身体优雅地半转身,用一个近乎舞蹈般的动作,从两名后卫的夹缝中抹了过去!
整个动作轻巧、灵动、充满想象力!完全不同于中超常见的硬桥硬马!
过掉两人后,他面对门将,没有发力爆射,而是脚尖轻轻一挑——
足球划出一道美妙的抛物线,越过目瞪口呆的门将,坠入网窝!
球进了!!!!
整个虹口足球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安静了一秒,然后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巨大欢呼声!
这球……太他妈的艺术了!太他妈的马夏尔了!
进球后的马夏尔,没有疯狂庆祝,只是站在原地,微微扬起下巴,露出了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仿佛在说:看,这就是艺术。你们这些凡人,刚才还在嘘我?
队友们疯狂地冲过来拥抱他,摇晃他,他这才仿佛从自己的世界里回过神来,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这个进球,彻底点燃了申花也点燃了马夏尔。
虽然他的跑动依然算不上积极,但他的每一次触球,都仿佛带着魔法。十分钟后,他在左路拿球,看似慢悠悠地内切,突然送出一记手术刀般的直塞,精准地找到了前插的于汉超,助攻后者推射破门!
2比0!
助攻后的马夏尔,这次主动张开双臂,和于汉超拥抱了一下。
最终,申花拿下了这场久违的胜利。而马夏尔,用一传一射,宣告了“厂长”的归来——虽然可能只是临时下生产线活动了一下筋骨。
赛后,社交媒体再次爆炸。
“对不起马厂长!我说话声音大了点!”
“这球值回票价!黑子们出来道歉!”
“什么叫天赋?这就叫天赋!散步九十分钟,闪光一分钟决定比赛!”
“申花电子厂宣布,马厂长因技术革新立功,奖励豪华电竞椅一把!”
“谐音梗虽迟但到:从此不叫‘马’失前蹄,叫‘马’踏飞燕!‘夏’不为例,‘尔’等膜拜!”
“厂长:平时我负责管理,关键时刻我亲自上手拧螺丝!”
更衣室里,气氛热烈。斯卢茨基用力拍着马夏尔的肩膀:“安东尼!我就知道!你就该这么踢!”
马夏尔揉了揉肩膀,淡淡地说:“教练,我说了,我需要节奏。偶尔,也需要一点……灵感。”
“灵感?对对对!灵感!”斯卢茨基现在看马夏尔哪哪都顺眼,“以后你就负责灵感!其他人!负责跑!给他创造灵感的时间!”
从那天起,马夏尔在申花的地位变得奇特。他依然是那个“续航哥”,是“电动马”,是“球场散步艺术家”,但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嘘他。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下一次“灵感迸发”会在什么时候。
他可能八十九分钟都在梦游,但第九十分钟就能给你来个绝杀。
球迷们也接受了他的设定,甚至开发出了新的助威口号:
“马厂长!搞点艺术!”
“电动马!充电五分钟,续航两小时……呃不对,闪光两秒钟!”
“马夏尔!‘马’上灵感!‘夏’次还敢!‘尔’实牛逼!”
而马夏尔,似乎也很享受这种独特的氛围。他依然保持着他的优雅和……慵懒。但在某些瞬间,那双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眼睛里,会闪过一丝属于天才的光芒。
也许,在中超这个略显“魔幻”的舞台上,“电子厂厂长”安东尼·马夏尔,真的能找到一种让他感到“舒适”的节奏,然后偶尔,为所有人上演一出名为“天赋”的、昂贵而又短暂的魔法秀。
至少,在段子手和谐音梗方面,他已经为中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